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九 (2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九 (25)

1. 治產後赤白痢諸方

治產後赤白痢。腹中疼痛。不欲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白朮(三分),當歸〔三分(一兩)銼微炒〕,龍骨(一兩),赤石脂(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產後赤白痢。日夜數十行。腹中疼痛。黃連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烏梅肉(三分微炒),敗龜(三分塗酥炙令黃),鹿角屑(半兩炒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當歸(一兩銼微炒),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椰子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產後赤白痢。腹痛。不思飲食。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赤芍藥(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黃芩(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乾薑(一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艾葉煮粥飲下三十丸。

治產後下痢。白多赤少。腹痛不止方。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銼)

上以漿水一大盞。煎取半盞。食前分溫二服。

白話文:

治療產後赤白痢的各種藥方

木香散藥方:

治療產後出現紅色或白色痢疾,腹部疼痛,不想吃東西的狀況。

藥材:木香(約15克),厚朴(約30克,去除粗皮後,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訶子(約30克,煨烤後取皮),甘草(約15克,炙烤至微紅後切碎),黃連(約30克,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白朮(約9克),當歸(約9克,切碎後稍微炒過),龍骨(約30克),赤石脂(約30克),乾薑(約15克,炮製裂開後切碎),阿膠(約9克,搗碎後炒至黃燥)。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服用方法:不限時間,用米粥調服約6克。

黃連丸藥方:

治療產後出現紅色或白色痢疾,一天內多次腹瀉,腹部疼痛的狀況。

藥材:黃連(約30克,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烏梅肉(約9克,稍微炒過),敗龜板(約9克,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鹿角屑(約15克,炒至微黃),乾薑(約15克,炮製裂開後切碎),當歸(約30克,切碎後稍微炒過),阿膠(約15克,搗碎後炒至黃色),椰子皮(約30克)。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再搗製數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方法:不限時間,用米粥送服約30顆丸劑。

白朮丸藥方:

治療產後出現紅色或白色痢疾,腹痛,不想吃東西的狀況。

藥材:白朮(約30克),赤芍藥(約30克),當歸(約30克,切碎後稍微炒過),黃連(約30克,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厚朴(約30克,去除粗皮後,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黃芩(約30克),肉豆蔻(約30克,去除外殼),乾薑(約30克,炮製裂開後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末,用棗泥混合搗成泥狀,再搗製數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方法:不限時間,用艾葉煮的粥送服約30顆丸劑。

治療產後腹瀉藥方:

治療產後腹瀉,以白色分泌物為主,紅色分泌物較少,腹痛不止的狀況。

藥材:黃連(約60克,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吳茱萸(約30克,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稍微炒過)。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丸劑,如梧桐子大小。服用方法:不限時間,用米粥送服約30顆丸劑。

又一方:

藥材:甘草(約15克,炙烤至微紅後切碎),川烏頭(約15克,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部後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用約240毫升漿水煎煮至約120毫升,飯前分溫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