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九 (4)
卷第十九 (4)
1. 治風癔諸方
夫風邪之氣。若先中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眼下鼻人中左右。有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體而強直者。皆死也。
白話文:
外來的風寒之氣,如果首先侵襲陰陽,導致五臟生病,那麼病狀會突然發作,神志昏迷,喉嚨裡發出喘息聲,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出汗後身體虛弱,眼下、鼻孔、人中兩側若出現白色,表示可以治療。如果出現一黑一紅的泡沫,表示無法治療。沒有出汗,身體僵直,都表示會死亡。
治風癔。舌強不能言。四肢拘急。心神恍惚。不知人。宜服麻黃散方。
白話文:
治療風癲病。舌頭僵硬無法說話,四肢緊張拘束,心神不定恍惚,不認識人。應該服用麻黃散。
麻黃(二兩去根節),石膏(二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芎藭(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茯神(一兩),桂心(一兩),黃芩(一兩),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咽喉作聲。言語蹇澀。心胸不利。宜服桂心散方。
白話文:
麻黃(120 克,去除根和節) 石膏(120 克) 當歸(60 克,切碎並略微炒過) 川芎(60 克) 甘草(30 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茯神(60 克) 桂心(60 克) 黃芩(60 克) 杏仁(50 粒,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尖端和內膜,炒至微黃)
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 每次服用 30 克藥粉。 加入一大碗水。 煎煮至液體剩餘七分。 過濾去渣。 不限時間。 溫熱服用。
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三分),射干(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獨活(三分),細辛(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舌強不能言。四肢拘急。迷悶不識人。宜服防風散方。
白話文:
材料:
- 桂心:3 錢
- 防風:3 錢(去除蘆頭)
- 前胡:1 兩(去除蘆頭)
- 枳殼:1 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 羚羊角粉:3 錢
- 射干:1 兩
-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 獨活:3 錢
- 細辛:半兩
製作方法:
將所有材料粗略搗碎,過篩成粉末。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半兩藥粉,加入一大碗水。煎煮至液體剩下七分之三,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防風〔一(二)兩去蘆頭〕,麻黃(二兩去根節),白朮(一兩),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漢防己〔一(半)兩〕,芎藭(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
白話文:
防風(一兩需去掉蘆頭),麻黃(二兩需去掉根節),白朮(一兩),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漢防己(一兩半),芎藭(一兩),人參(一兩去掉蘆頭),甘草(一兩炙至微紅並切碎),附子(一兩炮裂後去掉皮和心),杏仁(一兩用湯浸泡去掉皮和尖端,雙仁麩炒至微黃)。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服後有汗。宜避風為妙。
又方。
白話文:
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杯水。放半分生薑。煮沸後將藥汁減至六分滿。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服用後如果有出汗,最好避風。
獨活(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二兩),羚羊角屑(一兩),茯神(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赤芍藥(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葛根(二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癔。咽中作聲。舌強語澀。心膈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白話文:
獨活(兩) 甘草(一兩,烤至微微發紅,研成粉末) 桂心(兩) 羚羊角屑(一兩) 茯神(一兩) 酸棗仁(一兩,略微炒過) 赤芍藥(一兩) 麻黃(兩,去除根和節) 葛根(兩,研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研磨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半碗水和半片生薑。煮沸後煮至只剩六分之一。過濾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羚羊角屑(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芎藭(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秦艽(一兩去苗),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赤箭(一兩微炒),天南星(一兩炮裂),蟬殼(半兩),獨活(一兩),茯神(一兩),檳榔(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桑螵蛸(半兩微炒),乾蠍(半兩微炒),牛黃(一錢研入),硃砂(半兩細研),麝香(一錢細研)鉛霜(一分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末。
入研了藥。重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白話文:
羚羊角粉(60克),前胡(60克,去除蘆頭),桂心(60克),芎藭(60克),麻黃(60克,去除根部和節點),秦艽(60克,去除幼苗),防風(60克,去除蘆頭),附子(60克,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肚臍),赤箭(60克,微炒),天南星(60克,炮製後裂開),蟬蛻(30克),獨活(60克),茯神(60克),檳榔(60克),枳殼(60克,炒成微黃色,去除果肉),桑螵蛸(30克,微炒),乾蠍子(30克,微炒),牛黃(6克,研磨放入),硃砂(30克,研磨細),麝香(6克,研磨細),鉛霜(6克,研磨放入)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
2. 治風痙諸方
夫風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體痙直者。死也。此由風邪傷於太陽之經。復遇寒濕。則發痙也。診其脈。如似弦直上下者。是風痙也。
治風痙。口噤身體強直。不知人事。宜服羚羊角散方。
白話文:
發作風痙的人,嘴巴緊閉無法張開,背部僵硬挺直,像癲癇發作的樣子。病情嚴重的,會出現耳朵劇痛,身體突然痙攣挺直的現象,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死亡。這是因為風邪侵襲太陽經,又遭遇寒濕,導致發作痙攣。診脈時,如果脈象像琴絃一樣筆直,上下跳動,這就是風痙。
羚羊角屑〔半(一)兩〕,麻黃(一兩半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一兩銼微炒)桂心(一兩),獨活(一兩半),防風(一兩去蘆頭),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天麻(一兩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一中盞。煎至一盞五(三)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風痙。身體強直。口噤不能言。神思昏悶。宜服麻黃散方。
白話文:
原料:
- 羚羊角粉(10克或15克)
- 麻黃(15克,去除根和節)
- 附子(10克,炮裂後去除皮和肚臍)
- 當歸(10克,切片後略微炒過)
- 桂心(10克)
- 獨活(15克)
- 防風(10克,去除蘆頭)
- 阿膠(10克,搗碎後炒黃)
- 天麻(15克)
做法:
- 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細粉。
- 每次取4克藥粉,加入一碗水和一碗酒。
- 煎煮至剩下約一碗半的量。
- 去除藥渣,不限時間。
- 分成兩次服用,每次溫服。
麻黃(三分去根節),羌活(三分),桂心(半兩),黃芩(半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赤茯苓〔三(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藭(三分)蔓荊子(半兩),酸棗仁(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白話文:
藥材:
- 麻黃(3錢,去除根部和節結)
- 羌活(3錢)
- 桂心(半兩)
- 黃芩(半兩)
- 防風(3錢,去除蘆頭)
- 羚羊角屑(半兩)
- 附子(3錢,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 赤茯苓(3錢)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並切碎)
- 芎藭(3錢)
- 蔓荊子(半兩)
- 酸棗仁(半兩)
使用方法:
- 將藥材搗碎成細粉。
- 每服用4錢藥粉。
- 以一中碗(約200毫升)水送服。
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衣覆汗出。避風。
治風痙搖頭口噤。身體強直。宜服當歸散方。
白話文:
煎煮藥材至剩下一半份量,過濾去除藥渣。加入一合淡竹瀝。繼續煎煮一兩次沸騰。不必計算煎煮時間。藥效溫熱時服用。蓋上被子,讓身體發汗。並避開風寒。
當歸(一兩銼微炒),細辛(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獨活(二兩),麻黃(二兩去根節),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薏苡仁(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痙口噤。腰背強直。不可轉側。宜服天麻散方。
白話文:
當歸(一兩,切成小片後稍作炒製),細辛(一兩),防風(一兩,去掉根部),桂心(一兩),獨活(二兩),麻黃(二兩,去掉根和節),附子(一兩,炮製後去掉皮和根),芎藭(一兩),薏苡仁(一兩)等藥材。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粉末。每次取四錢,用半水半酒的混合液,加入半片生薑煎煮。煎煮至藥液剩餘五分之一時,去掉藥渣。不限服藥時間,溫服即可。
天麻(一兩半),當歸(一兩銼微炒),防風(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半),麻黃(一兩半去根節),桂心(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蔓荊子(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痙口噤。身體強直。迷悶不識人。宜服白附子丸方。
白話文:
天麻一兩半、當歸一兩切片微炒、防風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半、麻黃一兩半去根節、桂心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蔓荊子一兩,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和半杯酒煎煮,加入生薑半片,煎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白附子(一兩炮裂),白殭蠶(一兩微炒),膩粉(一分),天南星(三分炮裂),白花蛇〔一(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去根節),赤箭(二兩),麝香(一兩細研),白朮(半兩),羚羊角屑(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膩粉。研令勻。以糯米粥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十丸。
治風痙。四肢強硬。口噤不開。宜服天麻丸方。
白話文:
準備以下藥材:
- 烏頭(1 兩,炮製後搗碎)
- 白殭蠶(1 兩,稍炒)
- 滑石粉(1 分)
- 天南星(3 分,炮製後搗碎)
- 白花蛇(1-2 兩,浸泡在酒中,炙烤成微黃色,去除皮骨)
- 防風(1 兩,去除蘆頭)
- 麻黃(1 兩,去除根和節)
- 赤箭(2 兩)
- 麝香(1 兩,細研)
- 白朮(半兩)
- 羚羊角屑(3 分)
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麝香和滑石粉。研磨均勻。再用糯米粥和在一起,搗製三至五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服用時,不限時間。用溫酒將 10 粒藥丸研磨溶解,服用即可。
天麻(一兩),烏蛇〔二(一)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白殭蠶(三分微炒),乾蠍(三分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蟬殼(三分),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羌活(三分),細辛(三分),獨活(三分),麻黃(一兩半去根節),天南星(半兩炮裂),羚羊角屑(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
白話文:
天麻(約30克),烏蛇(約60-30克,以酒浸泡,烤至微黃後去皮去骨),白殭蠶(約9克,微炒),乾蠍子(約9克,微炒),附子(約30克,炮製裂開後去皮去臍),乾薑(約15克,炮製裂開後搗碎),桂心(約9克),防風(約9克,去除根莖),蟬殼(約9克),川烏頭(約9克,炮製裂開後去皮去臍),羌活(約9克),細辛(約9克),獨活(約9克),麻黃(約45克,去除根和節),天南星(約15克,炮製裂開後),羚羊角粉(約30克)。
將上述藥材搗成粉末。
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酸棗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一丸。
治風痙。身體強直。牙關緊急。心神昏昧。宜服牛黃丸方。
白話文:
將蜂蜜煉製後與藥材混合,搗三五百下。製成如酸棗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不拘時間,用溫酒研化一丸服下。 適用於治療風痙、身體僵硬、牙關緊閉、神志不清的情況,建議服用牛黃丸。
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龍腦(一分細研),白殭蠶(半兩微炒),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白花蛇(二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白附子(一兩炮裂),天麻(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赤茯苓(一兩),白芷(一兩),羌活(一兩),獨活(一兩),蔓荊子,麻黃(一兩去根節),漢防己(一兩),木香(一兩),檳榔(一兩),藁本(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乾蠍(一兩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
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十丸。
白話文:
細研:
- 牛黃:1 分
- 麝香:1 分
- 硃砂:3 分(研磨成細粉,經水飛提煉,去除雜質)
- 龍腦:1 分
炒製:
- 白殭蠶:半兩(微炒)
- 鹿角膠:半兩(搗碎,炒至金黃乾燥)
- 白花蛇:2 兩(用酒浸泡,烘烤至微黃,去除皮骨)
- 白附子:1 兩(炮製後裂開)
- 白蒺藜:1 兩(微炒,去除刺)
- 防風:1 兩(去除蘆頭)
其他藥材:
- 天麻:1 兩
- 赤茯苓:1 兩
- 白芷:1 兩
- 羌活:1 兩
- 獨活:1 兩
- 蔓荊子
- 麻黃:1 兩(去除根節)
- 漢防己:1 兩
- 木香:1 兩
- 檳榔:1 兩
- 藁本:1 兩
- 乾蠍:1 兩(微炒)
- 當歸:1 兩(切片,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