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 (15)
卷第八 (15)
1. 傷寒三陰三陽應用湯散諸方
葛根湯方
葛根(二兩銼),麻黃(二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葛根半夏湯方
葛根〔一(二)兩銼〕,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麻黃(一兩去根節),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半夏湯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厚朴湯方
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葛根黃連湯方
葛根(二兩銼),黃連(半兩去須),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神丹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川烏頭(一兩半炮裂去皮臍),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赤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五丸。良久吃熱粥一盞投之。以得汗為度。
瓜蒂散方
瓜蒂(一兩),赤小豆(四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溫水調服。藥下便臥。即當有吐。候食頃若不吐。即再服之。如更不吐。即增藥服之。以吐為度。吐出青黃如菜汁者為佳。若吐少病除者。次日如前法更服。可至再三。不令虛也。藥力過時不吐。即服熱湯一盞。以助藥力。若服藥過多者。飲冷水解之。
甘遂散方一名水導散
甘遂(半兩煨令微黃),白芷(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溫水調服。
蒸法出汗
白以薪火燒地。良久掃去火。微用水灑地。取蠶砂桃葉柏葉糠及麥麩等。皆可用之。鋪著地上。令厚二三寸。布席臥。上蓋覆。以汗出為度。不得過熱。當審細消息。汗少。周身便佳。汗不止。後以粉粉之。勿令汗出過多也。
六味青散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桔梗(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防風(一兩去蘆頭),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生薑湯調服。服藥後食頃。不汗出者。飲稀粥一盞以發之。暖覆汗出。漐漐可也。勿令流離汗出。若汗大出不止者。溫溫粉之。如未得汗者。當更服之。以得汗為度。
白話文:
葛根湯方
葛根(約75克,切碎),麻黃(約75克),赤芍藥(約37.5克),桂心(約37.5克),炙甘草(約18.75克,稍微烤過切碎)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約15克,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約3-4片),紅棗三枚,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渣,不拘時間趁熱服用。
葛根半夏湯方
葛根(約37.5或75克,切碎),半夏(約37.5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桂心(約37.5克),炙甘草(約18.75克,稍微烤過切碎),麻黃(約37.5克,去除根部和節),赤芍藥(約37.5克)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約15克,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約3-4片),紅棗三枚,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渣,不拘時間趁熱服用。
半夏湯方
半夏(約37.5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桂心(約37.5克),炙甘草(約18.75克,稍微烤過切碎)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約18.75克,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約3-4片),紅棗三枚,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厚朴湯方
厚朴(約37.5或75克,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味),半夏(約75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人參(約37.5克,去除蘆頭),炙甘草(約37.5克,稍微烤過切碎)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約15克,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約3-4片),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葛根黃連湯方
葛根(約75克,切碎),黃連(約18.75克,去除鬚根),黃芩(約37.5克),炙甘草(約18.75克,稍微烤過切碎)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約15克,用一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神丹丸方
朱砂(約37.5克,研磨成細粉,用水淘洗過),炮製過的附子(約56.25克,裂開去除皮和臍),炮製過的川烏頭(約56.25克,裂開去除皮和臍),半夏(約37.5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物),赤茯苓(約37.5克),人參(約37.5克,去除蘆頭)
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子,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用生薑湯送服五丸,過一會兒吃一碗熱粥,以發汗為度。
瓜蒂散方
瓜蒂(約37.5克),赤小豆(約150克)
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7.5克,用溫水調服。服藥後立即躺下,應當會嘔吐。如果過一段時間沒有吐,就再服一次。如果還是不吐,就增加藥量服用,直到吐出來為止。吐出青黃色像菜汁一樣的為好。如果吐得少,病就好了,第二天按同樣的方法再服,可以重複兩三次,不要使身體虛弱。藥效過時不吐,就喝一碗熱湯幫助藥力。如果服藥過量,就喝冷水解藥。
甘遂散方,又名水導散
甘遂(約18.75克,煨至微黃),白芷(約18.75克)
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3.75克,用溫水調服。
蒸法出汗
用柴火燒熱地面,過一會兒掃去火灰,稍微用水灑濕地面。取蠶砂、桃葉、柏葉、米糠、麥麩等,都可以使用。鋪在地上,厚度約5-7公分。鋪上席子躺下,上面蓋被子,以出汗為度。不要過於熱。要仔細觀察身體狀況。出汗少,全身就會感覺舒適。如果汗流不止,就用粉撲在身上,不要讓汗出得過多。
六味青散方
炮製過的川烏頭(約37.5克,裂開去除皮和臍),桔梗(約37.5克,去除蘆頭),白朮(約37.5克),炮製過的附子(約37.5克,裂開去除皮和臍),防風(約37.5克,去除蘆頭),細辛(約37.5克)
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7.5克,用生薑湯調服。服藥後過一會兒,如果沒有出汗,就喝一碗稀粥來幫助發汗。暖和地蓋著被子,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不要讓汗流不止。如果汗出過多,就用溫粉撲在身上。如果還不出汗,就再服一次,直到出汗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