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一 (2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一 (25)

1. 治婦人血氣心痛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十丸。

治婦人久冷。血氣攻心。疼痛不止方。

吳茱萸(三兩),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

上件藥。以慢火同炒令熟。即揀去茱萸。不計時候。以熱酒嚼下桃仁五枚。

又方。

葉子(二兩細研)

上以醋一升。煎似稠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用醋湯下五丸。

又方。

上取豉一丸。如雞子大。以青布裹。系定。剪卻剩布。燒令煙盡。勿使成灰。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用熱酒送服十顆。

治療婦女長久寒冷,導致氣血衝擊心臟,疼痛不止的藥方:

吳茱萸(三兩),桃仁(一兩或二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

將以上藥材用小火一起炒熟,然後挑出吳茱萸。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用熱酒嚼服桃仁五枚。

又一藥方:

葉子(二兩,仔細研磨成粉末)

將葉子粉末加入一升醋中,用慢火熬煮成濃稠糊狀,然後搓成小豆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不論什麼時候,用醋湯送服五顆。

又一藥方:

取豆豉一丸,像雞蛋那麼大,用青布包裹好並綁緊,剪掉多餘的布,然後燒到冒煙,但不要燒成灰。再把燒過的豆豉搗細磨成散粉。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用熱酒調服二錢。

2. 治婦人血氣心腹疼痛諸方

夫婦人血氣心腹疼痛者。由臟腑虛弱。風邪乘於血。其間與真氣相擊。故疼痛。其痛隨氣上下。或上衝於心。或下攻於腹。故云血氣攻心腹疼痛也。

治婦人血氣攻心腹疼痛。延胡索散方。

延胡索(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芎藭(三分),木香(半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半兩),桂心〔一(三)分〕,熟乾地黃(一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婦人血氣不利。攻心腹疼痛。沒藥散方。

沒藥(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琥珀(一兩),木香(半兩),赤芍藥(三分),麝香(一錢細研),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同研令勻。每服以熱酒調下一(二)錢。日三四服。

治婦人血氣。上攻心腹疼痛。經絡不利。黃瘦虛羸。琥珀散方。

琥珀(一兩細研),麒麟竭(半兩),沒藥(半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延胡索(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牡丹(一兩),蕓薹子(半兩),麝香(一錢細研),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婦人血氣上攻。心腹疼痛不可忍。神情悶亂。烏藥散方。

烏藥(一兩),木香(一兩),桂心(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蓬莪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半兩。拍碎。黑豆半合。同炒令豆熟。入童子小便一中盞。煎三五沸。濾去滓。調下散子二錢。

治婦人久冷血氣。心腹疼痛。乳香散方。

乳香(一分),木香(一分),當歸(三分銼微炒),芎藭(三分),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半兩),沒藥〔一(二)分〕,硇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熱酒調下一錢。

治婦人血氣攻。心腹煩躁悶亂。疼痛不止。琥珀散方。

琥珀(一兩細研),沒藥(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芍藥(一兩),牡丹(一兩),延胡索(一兩),蒲黃(一兩),蓬莪朮(一兩),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婦人血氣攻。心腹疼痛。經脈不調。口乾煩躁。沒藥丸方。

沒藥(半兩),木香(一兩),檳榔(一兩),蓬莪朮(一兩),硇砂(一兩細研),當歸(一兩銼微炒),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米醋熬硇砂成膏。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一十丸。

治婦人血氣攻心腹疼痛。宜服此行經脈。利氣血。神效硇砂丸方。

白話文:

婦女因為身體虛弱,風邪侵入血液,與體內的正氣相互衝突,導致心腹疼痛。這種疼痛會隨著氣的運行而上下移動,有時衝到心口,有時往下攻腹部,所以才說這是血氣攻心腹疼痛。

延胡索散

用延胡索、當歸(稍微炒過)、川芎、木香、桃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並除去雙仁,用麩炒至微黃)、赤芍、桂心、熟地黃、枳實(用麩炒至微黃)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份生薑一起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沒藥散

用沒藥、當歸(稍微炒過)、琥珀、木香、赤芍、麝香(磨成細末)、桂心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細末,加入麝香,一起研磨均勻。每次用熱酒調服一到二錢,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琥珀散

用琥珀(磨成細末)、麒麟竭、沒藥、木香、桂心、延胡索、當歸(稍微炒過)、牡丹、蕓薹子、麝香(磨成細末)、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稍微炒過)、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乾)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細末,加入麝香,研磨均勻。每次在飯前用熱酒調服二錢。

烏藥散

用烏藥、木香、桂心、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乾)、蓬莪朮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細末。每次服用時,用半兩生薑拍碎,與半合黑豆一起炒到豆子熟,加入一中盞童子小便,煎煮三五次沸騰,濾掉藥渣,用此湯調服二錢藥散。

乳香散

用乳香、木香、當歸(稍微炒過)、川芎、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稍微炒過)、桂心、沒藥、硇砂(磨成細末)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細末。每次在飯前用熱酒調服一錢。

琥珀散

用琥珀(磨成細末)、沒藥、當歸(稍微炒過)、赤芍、牡丹、延胡索、蒲黃、蓬莪朮、桂心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細末。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一錢。

沒藥丸

用沒藥、木香、檳榔、蓬莪朮、硇砂(磨成細末)、當歸(稍微炒過)、硃砂(磨成細末)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粉末,用米醋熬煮硇砂成膏,再將藥粉與膏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不拘時間,用熱酒送服十丸。

硇砂丸

用硇砂、水銀、琥珀、硃砂、麝香、硫黃等藥材。先將硫黃和水銀結合成砂狀,然後將所有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酒煎狗膽成膏,再將藥粉與膏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溫酒送服五丸。

蓬莪朮丸

用蓬莪朮、牛膝(去除莖部)、沒藥、當歸(稍微炒過)、木香、桂心、硇砂(另外磨成細末)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粉末,用濃醋熬煮硇砂成膏,再將藥粉與膏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飯前用熱酒送服十丸。

當歸丸

用當歸(稍微炒過)、硇砂(另外磨成細末)、桂心、沒藥、蓬莪朮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粉末,用一大盞好醋在銀器中,用慢火熬煮硇砂成膏,再將藥粉與膏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在空腹和晚餐前用醋湯送服十丸。

木香丸

用木香、肉豆蔻(去殼)、川大黃(搗碎後稍微炒過)、檳榔、乾薑(炮裂後搗碎)、蓬莪朮、香墨、巴豆(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去油)等藥材,將它們搗碎成粉末,加入巴豆,一起研磨均勻,用醋煮麵糊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五丸,也可以用粥送服。

艾葉生薑湯

用熟艾葉、生薑(切成細絲)等藥材,將它們用布包起來,加入三大盞水煮到水乾,然後從布包中擠出汁液一中盞。每次用熱酒調服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