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4)

1. 治熱病六日諸方

夫熱病六日。厥陰受病。毒氣入於腸胃。其人煩滿而陰縮。故可下而愈也。

治熱病六日不解。通身肉熱。毒氣令人更相染著。宜服大青飲子方。

白話文:

熱病六天,厥陰經受病,毒氣進入腸胃,病人感到煩躁滿悶且陰部收縮,因此可以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而痊癒。 治療熱病六天未解,全身肌肉發熱,毒氣會使人相互傳染,應服用大青飲子方。

大青(二兩),石膏(三兩),香豉(二合),葛根(一兩銼),梔子仁(一兩),生地黃(二兩)川芒硝(三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大青(80 克),石膏(120 克),香豉(40 克),葛根(40 克,切成薄片),梔子仁(40 克),生地黃(80 克),川芒硝(120 克),甘草(20 克,烤至微紅,切成薄片)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六日。熱勢彌固。大便秘澀。心腹痞滿。食飲不下。精神昏亂。恍惚狂言。其脈洪數。宜服鱉甲散方。

白話文:

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水一大杯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這方子適用於發熱病六天,熱勢持續不退,大便秘結,心腹脹滿,飲食不進,精神恍惚,胡言亂語,脈搏洪數的患者。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羚羊角屑(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一兩),白蘚仁(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茵陳(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 鱉甲:一兩,塗上醋,炙烤成黃色,去除裙邊
  • 羚羊角粉:一兩
  •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用麩子炒至微黃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 赤茯苓:一兩
  • 白蘚仁:一兩
  • 枳殼:一兩,用麩子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 茵陳:一兩
  • 川大黃:二兩,切碎,輕微炒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六日。胃中瘀熱。皮膚赤黃。心神煩悶。大小便不利。宜服梔子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成粗粉,過篩成散。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碗,煎至剩五分之一體積,濾去藥渣,不論時間,溫服。 治療熱病六天,胃中有瘀熱,皮膚紅黃,心神煩躁不安,大小便不通暢,應服用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葛根(一兩銼),茵陳(一兩),土瓜根(一兩),川升麻(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木通(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梔子仁(50克) 葛根(50克,切碎) 茵陳(50克) 土瓜根(50克) 升麻(50克) 大黃(50克,切碎,微炒) 芒硝(50克) 木通(50克,切碎) 甘草(25克,炙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六日不解。壯熱頭痛。小便赤澀。口內生瘡。粥食不下。宜服石膏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粉,過篩成為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碗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體積,去渣,不分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治療熱病六天未解,高燒頭痛,小便色紅且澀,口腔長瘡,無法進食粥類,應服用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知母(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秦艽(一兩去苗),梔子仁(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黃連(三分去須),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通(一兩銼)

白話文:

石膏:1 兩 知母:1 兩 柴胡:1 兩,去除根部 秦艽:1 兩,去除根部 梔子仁:3 分 麥門冬:3 分,去除中心 黃連:3 分,去除鬚根 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 木通:1 兩,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合。攪令勻。更煎一二沸。放溫。慢慢含咽之。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碗。煮沸後,熬煮至剩五分之一。過濾去渣,加入一茶杯的蜂蜜。攪拌均勻,再煮沸一兩次。放涼後,慢慢含著嚥下去。

2. 治熱病七日諸方

夫熱病七日。三陰三陽傳病訖。病法當愈。今病不除者。欲為再經病也。再經病者。謂經絡重受病也。

治熱病七日。煩躁而渴。胸中痰熱。宜服半夏散方。

白話文:

熱病到了第七天,如果三陰三陽的經絡都已經傳遍了疾病,按照常理應該痊癒。但如果疾病仍未消除,這可能是再次受到病邪侵襲的徵兆。所謂再次受病,指的是經絡再次遭受疾病的影響。 治療熱病到第七天時,如果出現煩躁口渴,胸中有痰熱的情況,應服用半夏散。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赤芍藥(一兩),前胡(半兩去蘆頭),黃芩(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知母(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栝蔞根(半兩),黃耆(一兩銼),赤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半夏(用兩當歸湯洗七次,去除滑津)半兩 赤芍藥(一兩) 前胡(半兩,去掉蘆頭) 黃芩(半兩) 人參(一兩,去掉蘆頭) 知母(一兩) 麥門冬(半兩,去掉心) 栝蔞根(半兩) 黃耆(一兩,切碎)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粳米小麥各一百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取上述藥材,搗碎篩成藥粉。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的藥粉,用一大碗水,加入粳米和小麥各100粒,生薑半塊。煎煮至剩五分之一的藥汁,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熱病七日不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不思飲食。心煩欲吐。宜服前胡散方。

白話文:

治療發燒七天不退的病症,伴有寒熱交替出現,胸部和肋骨周圍感到脹痛,沒有食慾,心煩意亂想要嘔吐,適合服用前胡散這個藥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黃芩(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桂心(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前胡(1兩,去除外殼) 半夏 (0.5兩,用熱水清洗7次去除黏液) 黃芩 (0.3兩) 人參 (0.3兩,去除根須) 赤芍藥 (0.3兩) 桂心 (0.3兩) 甘草 (0.5兩,烤至微赤,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七日。遍身疼痛。壯熱不解。宜服地骨皮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煮至剩五分滿,去渣,不分時間,溫服。 治療發熱病已七天,全身疼痛,高熱不退,應服用地骨皮散。

地骨皮(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赤芍藥(半兩),柴胡(一兩去苗),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麥門冬(一兩去心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地骨皮(50克),枳殼(50克,麩炒至微黃,去除種子),川大黃(50克,切碎,略微炒製),赤芍藥(25克),柴胡(50克,去除莖葉),鱉甲(50克,塗醋炙黃,去除邊緣的軟組織),麥門冬(50克,去除根莖,炒製),炙甘草(25克,略微炙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七日。或寒或熱。來往不定。腹中虛熱。毒氣不退。心神不安。宜服生地黃煎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使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濾去藥渣,不論時間,趁溫服用。 治療發燒七天,時冷時熱,來回不定,腹部虛熱,毒素未清,心神不寧,應服用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半升),生麥門冬(半升),蜜(半升),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桂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地骨皮(二兩),川升麻(一兩),石膏〔二(三)兩〕,蓴菜心(切半升)

白話文:

生地黃汁:半杯 生麥門冬:半杯 蜂蜜:半杯 人參:一兩,去掉根須 白朮: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烤微紅,並切碎 地骨皮:兩兩 川升麻:一兩 石膏:兩兩或三兩 蓴菜心:切碎,半杯

上件藥。都銼。以水三大碗。煎至一碗。絞去滓。下蜜地黃麥門冬汁三味。同熬令稀稠得所。放冷。不計時候。每服半合。服之取汗。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都切碎。加水三碗,煮到剩一碗。過濾掉藥渣。加入蜂蜜、生地黃和麥門冬汁三種液體。一起熬製到濃稠適度。放涼,不限時間。每次服用半杯。服用後發汗。

治熱病七日。四肢疼痛。熱毒不退。乍寒乍熱。乍劇乍瘥。發動如瘡。宜服鱉甲散方。

白話文:

治療熱病已經七天了,四肢感到疼痛,熱毒未見消退,時而寒冷時而發熱,病情時重時輕,發作起來像長了瘡一樣,應該服用鱉甲散這個方子。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天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石膏(二兩),黃耆(一兩銼),烏梅肉(一兩微炒),恆山(一兩),牛膝(一兩去苗),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鱉甲(2 兩,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
  • 天門冬(1 兩,去除心部)
  • 人參(1 兩,去除蘆頭)
  • 石膏(2 兩)
  • 黃耆(1 兩,切碎)
  • 烏梅肉(1 兩,略微炒製)
  • 恆山(1 兩)
  • 牛膝(1 兩,去除莖葉)
  • 甘草(1 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的粉末,加一大碗水,放入三到七片竹葉和五十粒豆豉。煎煮至水量剩五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用計較時間,趁溫熱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