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十一 (14)

1. 治婦人食症諸方

夫婦人食症者。由臟腑虛。月候來時。食生冷之物。脾胃既虛。不能消化。與臟氣相搏。結聚成塊。日漸生長。盤牢不移。故謂之食症也。

治婦人食症久不消。令人瘦弱。食少。硇砂丸方。

硇砂(半兩細研),青礞石(半兩),硫黃(半兩細研),京三稜(半兩微炮銼),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穿山甲(半兩炙令黃焦),巴豆(三十枚去皮炒令黃色不出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五丸。

治婦人食症塊久不消。攻刺心腹疼痛。礞石丸方。

青礞石〔二(一)分末〕,木香(一分末),硇砂(半兩不夾石者細研),硃砂(一分細研),粉霜〔二(一)分研入〕,巴豆〔三(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丸。取下惡物為效。

治婦人食症塊。攻心腹疼痛。破症丸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膽子礬(一分),五靈脂(一分)芫花〔二(一)分醋拌炒令乾〕,百草霜(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醋湯下五丸。

治婦人食症。積年不瘥。續隨子丸方。

續隨子(一兩微炒),雄黃(一分細研),木香(一分),燕脂(一分),麝香〔三(一)錢研入〕,乾薑(一分炮裂銼),硃砂(一分細研),硇砂(不夾石者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三丸。

治婦人食症。夾惡血。氣攻刺。腹脅疼痛不止。乾漆丸方。

乾漆(一分搗碎炒令煙出),芫花(一分醋拌炒令乾),當歸(一分銼微炒),五靈脂(一分),硇砂(半兩細研),香墨(一分),麝香(半分細研),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五丸。

治婦人食症。腹脹氣急。面目浮腫。四肢無力。化症丸方。

硇砂(半兩細研),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五靈脂(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雄雀糞(半兩微炒黃),豬牙皂莢(半兩去皮塗醋炙令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五丸。

治婦人遠年食症。黃瘦不欲飲食。宜服膩粉丸方。

膩粉(一錢),硇砂(一分),青黛(一錢),悉藺脂(一錢),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研令極細。以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日五更初。以溫酒下三丸。如下得惡物。看多少。次日更加減服之。

治婦人宿食不消。結成症塊。兼血氣疼痛。芫花丸方。

白話文:

婦女若患有食症,多半由於臟腑虛弱,月經期間食用生冷食物,脾胃功能下降,無法正常消化,與臟腑氣血相互影響,導致食物在體內聚集結成硬塊,逐漸增大且固定不動,此即所謂的食症。

治療長期未消散的婦女食症,導致身體瘦弱、食慾不佳的硇砂丸方:

  • 成份:硇砂(研磨後半兩)、青礞石(半兩)、硫磺(研磨後半兩)、京三稜(微炒後半兩)、乾漆(搗碎後半兩,炒至冒煙)、穿山甲(炙烤至黃焦後半兩)、巴豆(去皮後三十枚,炒至黃色但不出油)
  •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以軟飯混合搓成小豆般大小的丸狀,每天空腹服用五丸,以薑橘皮湯送服。

治療長期未消散的婦女食症,導致心腹疼痛的礞石丸方:

  • 成份:青礞石(二或一分,研磨後)、木香(一分,研磨後)、硇砂(半兩,不含石質部分,研磨後)、硃砂(一分,研磨後)、粉霜(二或一分,研磨後加入)、巴豆(三或一分,去皮心,研磨後包於紙中壓去油)
  • 用法:將所有藥材研磨均勻,以糯米飯混合搓成綠豆般大小的丸狀,每天空腹服用二丸,以溫酒送服,直至排出異物。

治療婦女食症導致的心腹疼痛的破症丸方:

  • 成份:巴豆(十枚,去皮心,包於紙中壓去油)、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膽子礬(一分)、五靈脂(一分)、芫花(二或一分,醋拌炒乾)
  • 用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以煮熟的棗肉混合搓成綠豆般大小的丸狀,每次以薑醋湯送服五丸。

接下來的幾個藥方也是用來治療婦女的食症,包括續隨子丸方、乾漆丸方、化症丸方、膩粉丸方、芫花丸方、香墨丸方、硫黃丸方以及五靈脂丸方等,主要成分多包含硇砂、巴豆、五靈脂、乾薑、雄雀糞、豬牙皁莢、膩粉、青黛、防葵、麝香、香墨、川大黃、青礞石等,用法多為研磨成細末,再以酒煮麵糊或醋煮麵糊和丸,每天空腹服用,以薑湯、溫酒或薑橘皮湯送服。

最後一個方子是針對婦女長期食症,腹部結塊、面部和身體浮腫的草粉散方,成分為雄雀糞(微炒細研後半兩)和膩粉(半兩)。使用方法是將一個雞蛋大小的面團和藥材混合,做成餅狀並烘烤至乾燥,再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於凌晨時分以溫酒調服,直到排出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