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 (32)
卷第七 (32)
1. 治膀胱實熱諸方
夫膀胱者。貯諸臟之津液。若實則生熱。熱則膀胱急。口舌燥。咽腫痛。小便不通。尿黃赤色。舉體沉重。四肢氣滿。面腫目黃。少腹偏痛者。則是膀胱實熱之候也。
治膀胱實熱。心腹煩悶。小便不利。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石膏(二兩),白茅根(一兩銼),赤茯苓(一兩),犀角屑(一兩),木通(一兩銼),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地黃半兩。淡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膀胱實熱。小便赤澀。宜服榆皮散方。
榆白皮(三分銼),車前子(三分),葵根(三分),木通(三分銼),瞿麥(三分),白茅根(三分銼),桑螵蛸(一兩微炒),赤茯苓(一兩),黃芩(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舌乾燥。咽腫不利。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子芩(三分),桑螵蛸〔三(二)分微炒〕,漢防己〔一(三)分〕,羚羊角屑(三分),射干(半兩),川升麻(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瞿麥(一兩),大青(二分),木通(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膀胱實熱。腹脅脹滿。小便不利。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芩(三分),赤茯苓(三分),冬葵子(一兩),紫蘇莖葉(三分),檳榔〔二(三)分〕,瞿麥(一兩),木通〔二(三)分銼〕,白茅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實熱。小便不通。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一兩),海蛤(半兩),滑石(一兩),葵子(半兩),豬苓(半兩去黑皮),瞿麥(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濃煎木通湯調下二錢。
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赤澀。水氣流腫方。
上取浮萍草曬乾。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煎蔥白湯調下一錢。
白話文:
膀胱是儲存全身津液的器官。如果膀胱充盈,就會產生熱症。膀胱熱症的表現為:膀胱脹痛、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小便不通暢、尿液顏色黃赤、全身沉重、四肢沉脹、面部腫脹、眼睛發黃、下腹部疼痛等,這些都是膀胱實熱的徵象。
治療膀胱實熱,伴隨心煩意悶、小便不利,可用梔子散:梔子仁一兩、石膏二兩、白茅根一兩(切碎)、赤茯苓一兩、犀角屑一兩、木通一兩(切碎)、黃芩一兩、炙甘草半兩(微炙,切碎)。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杯,加入生地黃半兩、淡竹葉二十七片煎至五分,濾渣,溫服,飯前服用。忌食油膩辛辣食物。
治療膀胱實熱,伴隨小便赤澀,可用榆皮散:榆白皮三分(切碎)、車前子三分、葵根三分、木通三分(切碎)、瞿麥三分、白茅根三分(切碎)、桑螵蛸一兩(微炒)、赤茯苓一兩、黃芩三分。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半杯,加入生薑半片,煎至六分,濾渣,飯前溫服。
治療膀胱實熱,伴隨腹部脹滿、小便不通、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可用赤茯苓散:赤茯苓一兩、黃芩三分、桑螵蛸二分(微炒)、漢防己三分、羚羊角屑三分、射干半兩、川升麻三分、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瞿麥一兩、大青二分、木通三分(切碎)。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半杯,煎至六分,濾渣,溫服,不限時辰。
治療膀胱實熱,伴隨腹部兩側脹滿、小便不利,可用大黃散: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黃芩三分、赤茯苓三分、冬葵子一兩、紫蘇莖葉三分、檳榔三分、瞿麥一兩、木通三分(切碎)、白茅根三分(切碎)。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半杯,加入生薑半片,煎至六分,濾渣,飯前溫服。
治療膀胱實熱,伴隨小便不通,可用漢防己散:漢防己一兩、海蛤半兩、滑石一兩、葵子半兩、豬苓半兩(去黑皮)、瞿麥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飯前服用二錢,用濃煎木通湯送服。
治療膀胱實熱,伴隨腹部脹滿、小便赤澀、水腫,可用水氣流腫方:取浮萍草曬乾,研磨成細粉,每次飯前服用一錢,用蔥白湯送服。
2.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白濁諸方
夫膀胱者腑也。腎者臟也。二經以為表裡。俱主於水。而開竅於陰。水行於小腸。入於脬而為溲便。乃津液下走之道也。若膀胱虛冷。腎氣微弱。不能制於水。故令小便滑數白濁也。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其色白濁。宜服薐(菝)𦸈散方。
薐(菝)𦸈(二兩銼),土瓜根(一兩),黃耆(一兩銼),白龍骨(二兩燒過),牡蠣(二兩燒如粉),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沉香(一兩),五味子(一兩),肉蓯蓉(一兩酒洗去皴皮微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膀胱虛冷。小便白濁滑數。日夜出無節度。宜服韭子散方。
韭子(一兩微炒),赤石脂(一兩),土瓜根(一兩),狗脊(一兩),牛膝(一兩去苗),牡蠣(二兩燒為粉),黃耆(一兩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漏精。白濁如泔。宜服雞肶胵散方。
雞肶胵(一兩微炙),熟乾地黃(一兩),牡蠣(一兩燒為粉),白龍骨(一兩燒過),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黃耆(三分銼),赤石脂(一兩),桑螵蛸(三分微炒),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丹雄雞腸三具。納散在腸中。縫繫了於甑內蒸一炊久。取出焙乾。搗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二錢。
治膀胱及腎臟虛冷憊傷。小便滑數。白濁不止。菟絲子散方。
菟絲子〔三分(兩)湯浸三宿焙乾別搗為末〕,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去皴皮炙令乾),桑螵蛸(一兩微炒),牡蠣(一兩燒為粉),五味子(一兩),雞肶胵(二兩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虛冷。小便滑數。色如泔澱。桑螵蛸散方。
桑螵蛸(一兩微炒),赤石脂(二兩),補骨脂(二兩微炒),狗脊(三分),萆薢(一兩銼),白龍骨(二兩),韭子(三分微炒),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肉蓯蓉(四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乾),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別杵為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膀胱及腎臟虛冷。小便色白稠濁。日夜數無常。腰脅疼痛。宜服腎瀝湯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乾),漢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五味子(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人參(三分去蘆頭),黃耆(三分銼),澤瀉(三分),芎藭(三分),牛膝〔三分去(苗)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石斛(三分去根銼),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桂心(半兩)
白話文:
治療膀胱虛寒、小便頻繁且清稀、尿液混濁的各種藥方
膀胱是腑,腎臟是臟,兩者互為表裡,都主導水的代謝,並在陰部開竅。水液在小腸運行,進入膀胱形成小便,這是津液向下排出的通道。如果膀胱虛寒、腎氣虛弱,無法控制水液,就會導致小便頻繁、清稀,甚至出現尿液混濁。
治療膀胱虛寒、小便頻繁且清稀、尿液混濁,適合服用薐(菝)𦸈散:
藥材:薐(菝)𦸈(兩份,切碎),土瓜根(一份),黃耆(一份,切碎),煅燒過的白龍骨(兩份),煅燒成粉的牡蠣(兩份),炮製過的附子(一份,去除皮臍),沉香(一份),五味子(一份),酒洗去皮後微烤的肉蓯蓉(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杯水中,煎煮至剩六分,去渣後在飯前溫服。
治療膀胱虛寒、小便混濁且頻繁、日夜無度,適合服用韭子散:
藥材:微炒過的韭子(一份),赤石脂(一份),土瓜根(一份),狗脊(一份),去除莖苗的牛膝(一份),煅燒成粉的牡蠣(兩份),黃耆(一份,切碎),炮製過的附子(一份,去除皮臍),去毛塗酥微烤的鹿茸(一份),酒浸一夜、刮去表皮後烤乾的肉蓯蓉(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膀胱虛寒、小便頻繁、遺精、尿液混濁如米漿,適合服用雞肶胵散:
藥材:微烤過的雞肶胵(一份),熟地黃(一份),煅燒成粉的牡蠣(一份),煅燒過的白龍骨(一份),去毛塗酥微烤的鹿茸(一份),黃耆(三分,切碎),赤石脂(一份),微炒過的桑螵蛸(三分),酒浸一夜、刮去表皮後烤乾的肉蓯蓉(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取三具公雞腸,將藥粉放入腸中,縫好後放入蒸籠蒸煮一段時間,取出烘乾,研磨成粉末,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膀胱及腎臟虛寒衰弱、小便頻繁、尿液混濁不止,適合服用菟絲子散:
藥材:用湯浸泡三夜後烘乾並單獨研磨成粉末的菟絲子(三分),去毛塗酥微烤的鹿茸(一份),酒浸一夜、刮去表皮後烤乾的肉蓯蓉(一份),微炒過的桑螵蛸(一份),煅燒成粉的牡蠣(一份),五味子(一份),微烤過的雞肶胵(兩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膀胱虛寒、小便頻繁、尿液如米漿,適合服用桑螵蛸散:
藥材:微炒過的桑螵蛸(一份),赤石脂(兩份),微炒過的補骨脂(兩份),狗脊(三分),切碎的萆薢(一份),白龍骨(兩份),微炒過的韭子(三分),去毛塗酥微烤的鹿茸(兩份),酒浸一夜、刮去表皮後烤乾的肉蓯蓉(四份),酒浸三日後曬乾並單獨搗成粉末的菟絲子(兩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膀胱及腎臟虛寒、尿液混濁且濃稠、日夜小便頻繁、腰脅疼痛,適合服用腎瀝湯:
藥材:酒浸一夜、刮去表皮後烤乾的肉蓯蓉(一份),微炒過並去除籽和閉口部分的漢椒(半份),五味子(半份),炮製過的附子(一份,去除皮臍),炮製並切碎的乾薑(半份),去除蘆頭的人參(三分),黃耆(三分,切碎),澤瀉(三分),芎藭(三分),去除莖蘆頭的牛膝(三分),切碎並微炒過的當歸(半份),去除根部並切碎的石斛(三分),搗碎並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後用布包好的磁石(兩份),桂心(半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碗水中,放入切去油脂的羊腎一對,每隻腎用磁石包裹,並放入三枚紅棗,煎煮至剩五分,去渣後在飯前溫服。
治療膀胱虛寒、小便頻繁、尿液混濁、夢中遺精,適合服用肉蓯蓉丸:
藥材:酒浸一夜、刮去表皮後烤乾的肉蓯蓉(兩份),去毛塗酥微烤的鹿茸(兩份),煅燒過的白龍骨(兩份),澤瀉(一份),炮製過的附子(兩份,去除皮臍),微炒過的補骨脂(一份或兩份),山茱萸(一份),微炒過的椒紅(兩份),酒浸三夜後曬乾並單獨搗成粉末的菟絲子(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搗數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膀胱虛寒、腎氣衰弱、小便頻繁、尿液混濁,適合服用牡蠣丸:
藥材:煅燒成粉的牡蠣(兩份),炮製過的附子(一份,去除皮臍),狗脊(一份),煅燒過的白龍骨(兩份),微炒過的椒紅(一份),澤瀉(一份),微炒過的韭子(一份),去毛塗酥微烤的鹿茸(兩份),酒浸一夜、刮去表皮後烤乾的肉蓯蓉(兩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搗數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膀胱及腎臟長期虛寒積冷、上焦煩熱、小便頻繁、尿液如米漿,適合服用黃耆丸:
藥材:黃耆(一份,切碎),熟地黃(兩份或一份),土瓜根(一份),玄參(三分),栝樓根(一份),白龍骨(一份),薐(菝)𦸈(一份,切碎),煅燒成粉的牡蠣(一份),去除蘆頭的人參(三分),微炒過的桑螵蛸(三分),五味子(一份),沉香(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搗數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飯前用粥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