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九 (2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九 (29)

1. 治婦人血風走疰諸方

又方。

蕓薹子(半兩),亂髮(半兩),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蔓陀羅子(一分),地龍(一分微炒),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白芥子(一分),蕓薹子(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薄荷酒調下一字。

治婦人血風走疰。疼痛不定。赤箭丸方。

赤箭(半兩),天南星(半兩炮裂),白附子(半兩炮裂),乾蠍(半兩微炒),白殭蠶(半兩微炒),芎藭(半兩),膩粉(一錢),沒藥(半兩),地龍(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溫酒下五丸。

治婦人血風走疰入骨。體疼痛不可忍方。

虎脛骨(塗酥炙令黃色),赤芍藥(二兩),桂心(三兩)

上件藥。搗碎。用生絹袋盛。用清酒一斗。漬之七日。每服不計時候。溫一小盞服之。

治婦人血風。走疰疼痛。宜用此芫花散熨方。

芫花(三兩),獨活(二兩),蔓荊子(三兩),防風(二兩去蘆頭),吳茱萸(一兩半),蛇床子(二兩),柳蚛屑〔二(一)升〕,荊芥(三兩),鬼箭羽(三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醋拌炒令熱。分為兩處。布裹更番熨之。

治婦人血風走疰。腰膝骨節疼痛不可忍。宜用此方。

附子(五兩生用),薰陸香(一兩),松脂(一兩半),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研),桂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蕓薹子(一兩),芫花(一兩),巴豆(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羅為末。熔黃蠟五兩。攪和諸藥。擔作片裹痛處。立效。

又方。

芫花(三兩),柳蚛屑(五合),漢椒(二兩),桂心(一兩),桑根白皮(三兩銼),蕓薹子(半斤)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一升。拌和。蒸令熱。用青布裹熨痛處。冷即更。入醋蒸用之。

治婦人血風走疰。腰胯腳膝疼痛方。

莨菪子(一兩),川烏頭(一兩),附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酒煎成膏。攤於帛上。於痛處貼之。多年者不過三上效。

白話文:

另一個藥方:

蕓薹子(半兩)、亂髮(半兩)、麝香(一錢,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熱酒調服一錢。

另一個藥方:

曼陀羅子(一分)、地龍(一分,稍微炒過)、川烏頭(一分,炮製過,去除皮和臍)、桂心(半兩)、白芥子(一分)、蕓薹子(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散劑。不限時間,用熱薄荷酒調服一字(古代計量單位,約為一小撮)。

治療婦女血風走注,疼痛不定,赤箭丸藥方:

赤箭(半兩)、天南星(半兩,炮製過)、白附子(半兩,炮製過)、乾蠍(半兩,稍微炒過)、白殭蠶(半兩,稍微炒過)、芎藭(半兩)、膩粉(一錢)、沒藥(半兩)、地龍(半兩,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丸劑,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五丸。

治療婦女血風走注,深入骨髓,身體疼痛難忍的藥方:

虎脛骨(塗上酥油烤至黃色)、赤芍藥(二兩)、桂心(三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生絹袋裝好,放入一斗清酒中浸泡七天。每次服用,不限時間,溫熱一小杯服用。

治療婦女血風走注疼痛,宜用芫花散外敷的藥方:

芫花(三兩)、獨活(二兩)、蔓荊子(三兩)、防風(二兩,去除蘆頭)、吳茱萸(一兩半)、蛇床子(二兩)、柳蚛屑〔二(一)升〕、荊芥(三兩)、鬼箭羽(三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用醋攪拌後炒熱,分成兩份,用布包裹,輪流熨敷患處。

治療婦女血風走注,腰膝關節疼痛難忍,宜用此藥方:

附子(五兩,生用)、薰陸香(一兩)、松脂(一兩半)、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並研磨)、桂心(一兩)、當歸(一兩,切碎稍微炒過)、蕓薹子(一兩)、芫花(一兩)、巴豆(一兩,去除中心)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融化黃蠟五兩,攪拌混合藥粉,製成薄片貼在患處,立即見效。

另一個藥方:

芫花(三兩)、柳蚛屑(五合)、漢椒(二兩)、桂心(一兩)、桑根白皮(三兩,切碎)、蕓薹子(半斤)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醋一升攪拌混合,蒸熱後,用青布包裹熨敷患處,冷卻後更換,加入醋再次蒸熱使用。

治療婦女血風走注,腰胯腿腳疼痛的藥方:

莨菪子(一兩)、川烏頭(一兩)、附子(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散劑,用酒煎煮成膏狀,塗抹在布上,貼於患處。多年舊疾,貼敷不超過三次就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