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3)

1. 治時氣餘熱不退諸方

夫時氣病。其人或未發汗吐下。或經服藥以後。而脈洪大實數。腸胃脹滿。小便赤黃。大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腑臟有結熱故也。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渴躁悶。宜服大黃散方。

白話文:

現在因為季節氣候變化導致的疾病中,有些人可能還沒有出現發汗、嘔吐、腹瀉等症狀,或者是在服藥後出現以下情況:

  • 脈搏洪大有力且跳動頻繁
  • 腸胃脹滿
  • 小便顏色深黃或紅色
  • 大便困難
  • 感到煩躁或口渴
  • 面色發紅

這些症狀表明身體的臟腑有熱結,即體內有熱邪積聚在臟腑之中。

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犀角屑,麥門冬(去心),黃連(去須)地骨皮,甘草(炙微赤銼),黃芩,柴胡(去苗),白蘚皮(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川大黃(切碎後小火炒) 梔子仁 犀牛角粉 麥門冬(去掉中間的種子) 黃連(去掉根鬚) 地骨皮 炙甘草(烤到微紅後切碎) 黃芩 柴胡(去掉幼苗) 白蘚皮(以上每種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心膈時發煩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五分滿。去掉渣滓,不分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時疫餘熱不退,心中隔膜部位時常感到煩躁,應服用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犀角屑,竹茹,黃芩,石膏,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朴硝,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麥門冬(去除內部果核) 犀牛角粉 竹茹 黃芩 石膏 大黃(切碎後略微炒製) 大黃硝 炙甘草(烤至微紅後切碎)(以上各 30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五七日。頭痛。餘熱不解。宜服解肌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五分滿。去掉渣滓。不論時間,溫服。 治療感冒數日,頭痛,餘熱未退,適合服用解肌散。

葛根(一兩銼),柴胡(一兩去苗),麻黃(三分去根節),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石膏(二兩)

白話文:

葛根(50克,切片) 柴胡(50克,去掉根部) 麻黃(15克,去掉根部和節) 赤芍藥(25克) 黃芩(25克) 甘草(25克,炙烤微紅,切片) 桂心(25克) 石膏(10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三五日。餘熱不解。心躁煩渴。宜服知母散方。

白話文:

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約9克)。加入一大杯水和一半生薑。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過濾去除藥渣。不限時間,趁溫熱服用。

知母(三分),川升麻〔二(三)分〕,鉤藤(一兩),地骨皮(三分),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一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知母:3 克
  • 川升麻:2-3 克
  • 鉤藤:15 克
  • 地骨皮:3 克
  • 赤茯苓:3 克
  • 麥門冬:3 克(去除核)
  • 石膏:15 克
  • 甘草:1 克(炙至微紅,搗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篩過,製成藥粉。每次取五錢藥粉,用一大碗水,放入三七片竹葉。煎煮到水量剩五分之一。將藥渣濾出,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時氣餘熱不解。心煩躁渴。表實裡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葛根(一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解。身體疼痛。宜服麻黃散方。

白話文:

如果遇到夏季暑热未消,导致心烦躁、口渴,并且表面实证而里面虚弱,应该服用犀角散。犀角散的组成是:犀角屑一两,葛根一两切片,麻黄一两去根节,黄芩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切片。将上述药物捣碎过筛,每次服用四钱,用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渣,不分时辰温服。

如果遇到夏季暑热未消,导致身体疼痛,应该服用麻黄散。

麻黃(三分去根節),柴胡(一兩去苗),赤茯苓(三分),地骨皮(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三分)

白話文:

  • 麻黃:30克,去掉根和節
  • 柴胡:60克,去掉苗
  • 赤茯苓:15克
  • 地骨皮:15克
  • 人參:60克,去掉蘆頭
  • 赤芍藥:15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餘熱不解。心膈壅悶。四肢煩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不論時候均可服用。 用於治療時氣餘熱未解,心胸憋悶,四肢煩熱,應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梔子仁(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黃芩(三分),川芒硝(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麥門冬(75 克,去掉芯)、梔子仁(1.5 克)、枳殼(1.5 克,炒至微黃,去瓤)、黃芩(1.5 克)、川芒硝(50 克)、甘草(25 克,炒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又方。

白話文:

【上方藥物。需研磨篩選後製成粉末。每次服用量為五錢。取大杯水一杯,加入七片竹葉,煮至剩下五分量。過濾掉渣滓,不分時間,溫熱服用。】

【又一方法。】

大青(三分銼去根),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升麻(一兩),黃芩(三分),川朴硝(一兩)

白話文:

大青:

  • 三分,刨去根部。

枳殼:

  • 三分,麩炒至微黃,去掉瓤。

甘草:

  • 一分,炙至微紅,刨碎。

川升麻:

  • 一兩。

黃芩:

  • 三分。

川朴硝:

  • 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解。頭重。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赤芍藥(一兩),黃芩〔二(一)兩〕,豉(二合),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經十數日。餘熱不解。或時發寒熱。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不分時間,溫熱服用。此方適用於時氣餘熱不退,頭重等症狀,以及時氣經十數日,餘熱未解,偶爾發寒熱的狀況。

葳蕤(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兩半),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葳蕤(50克),柴胡(50克,去根),羚羊角粉(15克),石膏(75克),黃連(50克),甘草(25克,炙至微紅,切片)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作有時。宜服栝蔞根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杯,加入半分生薑,煎煮到剩下一半水量,濾去殘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時令疾病後遺留的餘熱不退,症狀有時會發作,適合服用栝蔞根散。

栝蔞根(一兩),柴胡〔一(三)分去苗〕,地骨皮(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話文:

  • 栝蔞根:1 兩
  • 柴胡:3 分,去除根鬚
  • 地骨皮:1 兩
  • 枳殼:半兩,用麩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 赤茯苓:1 兩
  • 鱉甲:1 兩,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和襴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三(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餘熱不退。發歇不定。大便秘澀。宜服大黃丸方。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服四錢。用一碗水熬煮,熬到只剩一半。去掉藥渣,加入生地黃汁三(半)兩。再熬煮一兩沸騰時間,不限時長。溫熱服用。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柴胡(去苗),黃芩,黃連(去須),白蘚皮,梔子仁,秦艽(去苗),龍膽(去蘆頭),赤芍藥,大麻仁(別杵如膏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川大黃(120 公克,切碎後微炒) 柴胡(去掉根須) 黃芩 黃連(去掉細根) 白蘚皮 梔子仁 秦艽(去掉根須) 龍膽草(去掉蘆頭) 赤芍藥 大麻仁(研磨成膏狀,以上各 60 公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餘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能食飲。柴胡丸方。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藥材搗碎成細末,用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藥不受時間限制,用竹葉煎的湯送服三十粒藥丸,以大便通暢為度。

柴胡(去苗),桔梗(去蘆頭),子芩,赤芍藥,黃耆(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鱉甲(塗醋炙微黃去裙襴),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柴胡(去掉根須),桔梗(去掉蘆頭),黃芩,赤芍藥,黃耆(切碎),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果肉),鱉甲(塗上醋烘烤至微黃,去掉裙邊),人參(去掉蘆頭)(以上各50克),甘草(25克,烘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牛蒡根搗絞取汁。每服不計時候。服一小盞。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用煉蜜調合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不限時辰,用溫水送服三十丸。 另一個處方。 取牛蒡根搗碎絞取汁液,每次服用不限時辰,服用一小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