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九 (5)

1. 治婦人中風偏枯諸方

夫婦人中風偏枯者。由體偏受於風。風客於半身也。人有勞傷血氣。身體偏虛者。風乘虛入客之。為偏風也。為風邪入深。真氣去。邪氣留。發為偏枯也。此由血氣衰損。為風所客。令血氣不相周榮於肌肉。故令偏枯也。

治婦人中風。偏枯一邊。手足不遂。口面喎斜。精神不守。言語倒錯。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漢防己(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去根節),當歸(一兩),赤芍藥(一兩),秦艽(三分去苗),茯神(二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白朮(半兩),細辛(半兩),甘菊花(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婦人中風。半身枯細。筋脈抽掣。心神煩悶。行立不得。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酸棗仁(半兩),芎藭(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牛膝(一兩去苗)狗脊(一兩去毛),萆薢(一兩銼),薏苡仁(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半兩去蘆頭),葛根(半兩銼),羌活(二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石膏(二兩),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婦人中風偏枯。言語謇澀。肢節無力。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桂心(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一兩去根節),羚羊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婦人中風。偏枯一邊。手足不遂。皮膚㿇㿇。不覺痛癢。言語謇澀。筋脈拘急。大麻散方。

大麻(一兩),羌活(一兩),天南星(一兩炮裂),桂心(一兩),烏蛇肉(一兩酒拌炒令黃)當歸(一兩銼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一兩去苗),烏犀角屑(一兩),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柏子仁(一兩),白殭蠶(一兩微炒),乾蠍(半兩微炒),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食前。以豆淋酒調下一錢。

治婦人中風偏枯。口面喎斜。言語澀滯。精神不守。舉動艱難。牛膝散方。

牛膝(一兩去苗),獨活(三分搗碎),赤箭(一兩),當歸(三分銼微炒),柏子仁(三分),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芎藭(三分),附子(半分炮裂去皮臍),桂心(三分),漢防己(半兩)羚羊角屑(半兩),萆薢(三分),仙靈脾(一兩),烏蛇肉(一兩酒拌炒令黃),麝香(一分研入)

白話文:

這些是治療婦女中風導致身體一側無法活動的各種處方。

婦女因中風導致身體一側麻木,手腳不能隨意活動,面部歪斜,精神恍惚,語言混亂不清,這是由於身體某側受到風邪侵襲,風邪深入半身,使真氣消散,邪氣停留,進而導致半身不遂。這是因為血氣衰弱,被風邪侵擾,致使血氣不能充分滋養肌肉,因此造成半身不遂。

第一個處方,稱為側子散,使用多種藥材,包括炮裂的側子、桂心、漢防己、炮裂的附子、芎藭、人參、麻黃、當歸、赤芍藥、秦艽、茯神、防風、白朮、細辛、甘菊花、炙微赤的甘草等。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加入生薑,再加入竹瀝,不計時機溫服。

第二個處方,防風散,使用防風、酸棗仁、芎藭、當歸、牛膝、狗脊、萆薢、薏苡仁、杏仁、人參、葛根、羌活、麻黃、石膏、桂心等藥材,使用方法同上。

第三到第七個處方,分別是獨活散、大麻散、牛膝散、仙靈脾丸和熟乾地黃散,都是使用不同的藥材,但使用方法類似,主要是將藥材磨成粉,用水或酒煎煮,溫服。

最後一個處方,牛膝浸酒,使用牛膝、秦艽、天門冬、薏苡仁、獨活、細辛、炮裂的附子、五加皮、桂心、丹參、杜仲、酸棗仁、仙靈脾、晚蠶砂等藥材,將藥材切細,裝入生絹袋,浸泡在酒中,每天溫飲一小杯,讓身體保持有酒氣最佳。

以上皆為治療婦女中風偏枯,血氣不調,骨節疼痛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