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七 (17)
卷第六十七 (17)
1. 治一切傷折淋熨諸方
上件藥。都細銼。以醋拌炒熱。用青布裹熨之。立效。
治傷折。踠損蹉跌。筋傷骨碎。黯腫疼痛。筋脈急腫。展縮俱難。坐臥不得。宜用熨方。
生地黃(二斤切研),川椒(一兩去目搗末),生薑(半斤細切),白礬(一兩搗末),乳香(二兩搗末),蠶砂(五兩),芫花(二兩)
上件藥相和。於鐺中。用醋拌炒令熱。以青布裹熨痛上。並四向筋急腫痛處。冷即重炒熨之。熨後便用接骨止痛膏。封貼。如是傷折骨碎。即先須依法度。排正碎骨。及蹉跌歸原後。用綿裹柳木篦。繫縛夾正。便服補益丸散神效。
治傷折。法煉黑豆熨藥方。
生黑豆(三升用醋二升浸一宿),蔥並根(二十莖細切)
上件藥。用青布裹。分作兩裹。入湯內煮。乘熱替換熨痛處。立效。
白話文:
治療各種跌打損傷、淋巴結腫脹熱敷的藥方
將上述藥材全部仔細切碎,用醋拌勻後炒熱,用青布包裹熱敷,效果迅速。
治療跌打損傷、扭傷、挫傷、筋骨損傷、瘀血腫痛、筋脈緊張腫脹、屈伸困難、坐臥不安,應使用的熱敷藥方:
生地黃(二斤,切碎研磨),川椒(一兩,去籽搗成末),生薑(半斤,切細),白礬(一兩,搗成末),乳香(二兩,搗成末),蠶砂(五兩),芫花(二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放入鍋中,用醋拌勻炒熱,用青布包裹後熱敷於疼痛處,以及四周筋脈緊張腫痛的地方。冷卻後再次炒熱敷用。熱敷後,再用接骨止痛膏敷貼。如果是跌打損傷導致的骨折,應先按正確方法將碎骨復位,以及將錯位的骨頭還原後,用棉布包裹柳木篦固定夾正,再服用補益的丸散藥,效果極佳。
治療跌打損傷,用煉製過的黑豆熱敷藥方:
生黑豆(三升,用醋二升浸泡一晚),蔥(連根二十莖,切細)
將以上藥材用青布包裹,分成兩包,放入熱水中煮,趁熱交替熱敷於疼痛處,效果迅速。
2. 治一切傷折疼痛貼熁諸方
凡一切傷折並蹉跌。骨碎壓腫。曉夜疼痛不可忍。宜用應驗塗貼。猢猻骨熁膏方。
猢猻骨(二兩),穿山甲骨(二兩),狗食系骨(二兩),膃肭臍(二兩),虎脛骨(二兩),野貍骨〔一(二)兩〕,水獺骨(二兩),貓兒食系骨(二兩)
上件諸骨等。粗搗。以米醋拌。入瓶子。以泥密封頭。令乾。以大火燒令稍熟為度。候冷取出。搗羅為末。瓷器中密盛。每用時。先以醋煮黃米粥。看損折痛處大小。入藥末半錢。調令勻。攤於油單子上。裹之。上面以綿裹。繫縛。重者不過三度驗。其傷折處骨。先依法度排正後。
即封裹。如貼藥時疼痛。先用溫酒調藥末半錢服之。藥入口其痛處立定。熱如火熁神效矣。
治傷折接骨。穿山甲骨貼熁膏方。
穿山甲骨(三兩塗醋炙令黃),桂心(一兩),當歸(一兩),生地黃汁(三合),飛曲(面)(一匙),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生薑汁(五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熱暖地黃生薑汁。調散五錢令勻。攤於絹上。乘熱裹貼損折痛處。急繫縛。每日換之。
接骨。木鱉子貼熁膏方。
木鱉子(二兩去殼),川椒(一兩去目),虎脛骨(一兩),龜甲(一兩),松節(三兩細銼醋一升炒令醋盡)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小黃米半升。作稠粥。調藥五錢。攤於絹上。封裹損折處。立效。
接骨。桂附貼熁膏方。
桂心(一兩),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乳香(一兩),川椒(一兩去目),白礬(一兩),吳茱萸(一兩),生薑汁(五合),酒(五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將薑汁並酒。煎取七合。入藥末。調令勻。於油單子上攤。貼於患處。急裹縛之。其痛立定。
治傷折。浮腫疼痛膏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檳榔(一兩),白芷(二兩),桂心(二兩半),當歸(三兩銼微炒),芎藭(一兩),沒藥(半兩),麒麟血(半兩),硃砂(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酒二升。熬藥成膏。於帛上攤貼於痛處。立效。如食前。熱酒調下二錢。亦佳。
治傷折後。多時骨未歸臼。軟骨塗藥方。
海桐皮(二兩),五加皮(一兩半),遠志(一兩去心),木鱉子(二兩去殼),陳橘皮(二兩)百合(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以米醋調如膏。勻攤於帛上貼之。
又方。
乳香(二兩),骨碎補(一兩),鹽梅肉(三兩炒令乾),綠礬(二兩),川朴硝(一兩),川椒(一兩去目),桔梗(一兩去蘆頭),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煎米醋調如膏。勻攤於帛上貼之。每日一易。
治傷折。跌損蹉跌。黯腫。皮肉疼痛。塗貼方。
綠豆末(五兩),桂心(二兩),附子(二兩生),吳茱萸(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川椒(二兩去目),蛇床子(二兩),松脂(二兩)
白話文:
治療各種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的敷貼藥方
- 凡是跌打損傷,包括骨折、扭傷,導致骨頭碎裂、腫脹,日夜疼痛難忍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有效的外敷藥膏。
- 猴骨敷貼膏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猴子骨(二兩)、穿山甲骨(二兩)、狗脛骨(二兩)、海狗腎(二兩)、虎脛骨(二兩)、野貓骨(一至二兩)、水獺骨(二兩)、貓的脛骨(二兩)。
將上述各種動物骨頭粗略搗碎,用米醋拌勻,放入瓶中,用泥土密封瓶口,待泥土乾燥後,用大火燒烤至稍微熟透的程度。冷卻後取出,搗成粉末,放入瓷器中密封保存。每次使用時,先用醋煮黃米粥,根據損傷疼痛部位的大小,取半錢藥末加入粥中調勻,攤在油紙上,敷在患處,再用棉布包好並綁緊。嚴重的情況,敷貼不超過三次即可見效。骨折處應先將骨頭按照正確的位置復位後再敷藥。如果敷藥時感到疼痛,可以先用溫酒調服半錢藥末,藥一下肚,疼痛就會立刻停止,並有如火燒般熱感,效果非常神奇。
- 治療骨折接骨的穿山甲骨敷貼膏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穿山甲骨(三兩,用醋塗抹後烤黃)、桂心(一兩)、當歸(一兩)、生地黃汁(三合)、飛曲(麵粉)(一匙)、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生薑汁(五合)。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溫熱的生地黃汁和生薑汁調和五錢藥粉,攪拌均勻,攤在絲綢布上,趁熱敷貼在骨折疼痛處,並立即綁緊。每日更換一次。
- 接骨木鱉子敷貼膏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木鱉子(二兩,去殼)、川椒(一兩,去籽)、虎脛骨(一兩)、龜甲(一兩)、松節(三兩,切碎後用一升醋炒至醋乾)。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半升小米熬成濃稠的粥,加入五錢藥粉調勻,攤在絲綢布上,敷貼在骨折處,效果迅速。
- 接骨桂附敷貼膏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桂心(一兩)、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乳香(一兩)、川椒(一兩,去籽)、白礬(一兩)、吳茱萸(一兩)、生薑汁(五合)、酒(五合)。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先將薑汁和酒一起煎煮至七合,加入藥粉調勻,攤在油紙上,敷貼在患處,並立即綁緊。疼痛會立即停止。
- 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腫脹疼痛膏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厚朴(二兩,去粗皮)、檳榔(一兩)、白芷(二兩)、桂心(二兩半)、當歸(三兩,切碎微炒)、芎藭(一兩)、沒藥(半兩)、麒麟血(半兩)、硃砂(三分,研磨成細粉)。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二升酒熬成膏狀,攤在布上敷貼在疼痛處,效果迅速。也可在飯前用熱酒調服二錢藥末,效果也很好。
- 治療跌打損傷後,時間較長骨頭仍未歸位,軟組織受損的敷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海桐皮(二兩)、五加皮(一兩半)、遠志(一兩,去心)、木鱉子(二兩,去殼)、陳皮(二兩)、百合(一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用米醋調成糊狀,均勻攤在布上敷貼。
- 又一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乳香(二兩)、骨碎補(一兩)、鹽漬梅肉(三兩,炒乾)、綠礬(二兩)、川朴硝(一兩)、川椒(一兩,去籽)、桔梗(一兩,去蘆頭)、白礬(一兩,燒至汁液耗盡)。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煎過的米醋調成糊狀,均勻攤在布上敷貼。每天更換一次。
- 治療跌打損傷、扭傷導致的瘀腫、皮肉疼痛的敷貼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綠豆粉(五兩)、桂心(二兩)、附子(二兩,生用)、吳茱萸(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川椒(二兩,去籽)、蛇床子(二兩)、松脂(二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糊狀,敷貼在患處。藥膏乾了就更換。如果有傷口,則不宜使用。
- 治療跌打損傷,止痛、消腫解毒、散瘀血的敗龜敷貼膏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敗龜(三兩,用醋塗抹後烤黃)、百草霜(二兩)、木鱉子仁(二兩)、當歸(二兩,切碎微炒)、桂心(二兩)、沒藥(三兩)、芎藭(二兩)、川大黃(三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先用一升好酒煎至半升,離火,待酒稍微冷卻後,加入一兩藥末,再放回火上重煎,用湯匙不停攪拌成膏狀,攤在紙上敷貼。
- 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不止的速效乳香敷貼膏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乳香(一至二兩)、蛇床子(一兩)、皂莢(一兩,烤過後去皮和籽)、桂心(一兩半)、附子(一兩,生用)、芥菜子(三合)、赤小豆(三合)。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一中碗生薑汁調成糊狀,根據損傷部位大小,攤在油紙上敷貼。藥膏乾了就更換。
- 又一藥方
需要準備的藥材有:松脂(三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細辛(一兩)、白芷(一兩)、川椒(二兩,去籽)。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生地黃汁和醋混合調成糊狀。使用時,根據患處大小塗抹敷貼。每天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