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七 (12)
卷第六十七 (12)
1. 治馬墜諸方
黑豆(二合炒熟搗碎)
上以水一大盞。煎取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馬墜拗損方。
桑根白皮(五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一斗。煎成膏。塗於損處。立便不痛。以後亦無宿血。終不發動也。
治落馬後。心胸有積血。唾吐不止方。
干藕節(五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三錢。日三四服。
治馬墜。杏枝酒方。
東引杏枝(不限多少)
上件藥。細銼。每服半兩。以酒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白話文:
[治療馬匹摔傷的各種方法]
將黑豆(二合,炒熟後搗碎)
以上藥材加水一大杯,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馬匹摔傷扭傷的方法]
將桑樹根白皮(五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水一斗煎煮成膏狀,塗抹在受傷的地方,馬上就不痛了。之後也不會有瘀血,而且永遠不會再發作。
[治療從馬上摔下來後,心胸有瘀血,不停吐血的方法]
將乾藕節(五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散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和後服下,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馬匹摔傷的杏樹枝酒方]
取向東生長的杏樹枝(不限數量)
將以上藥材切成細碎狀,每次取半兩,加入酒一大杯,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每次在飯前溫服。
2. 治一切傷折煩悶諸方
治骨折筋傷。惡血攻心。煩悶。蒲黃散方。
蒲黃(三分),芎藭(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白芷(一分),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傷折。瘀血在內。煩悶刺痛。荊芥散方。
荊芥(一握),淡竹茹(一雞子大),當歸(一兩銼微炒),地黃汁〔一分(合)〕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七分。去滓。下地黃汁。分為二服。常於食前服之。
治因傷折後。驚悸。心神煩悶。宜服定魂魄。鎮心丸方。
虎睛(一對用生羊血浸一宿濾出陰乾),金箔(五十片細研),銀箔(五十片細研),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茯神(半兩),羚羊角屑(一兩),遠志(半兩去心),人參(半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焙),蒲黃(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肉。入煉蜜同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並夜臥時。以茯神湯下三十丸。
治從高墜下。傷折疼痛煩悶。啼叫不得眠臥方。
上以鼠糞燒為灰。細研。以豬脂和塗痛上。即以物急裹之。
白話文:
治療各種外傷、骨折、煩悶的處方
治療骨折、筋傷、瘀血攻心、煩悶,使用蒲黃散:
蒲黃三分、川芎半兩、當歸半兩(切碎微炒)、桂心半兩、白芷一分、細辛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酒調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傷折、瘀血內阻、煩悶刺痛,使用荊芥散:
荊芥一握、淡竹茹一個雞蛋大小、當歸一兩(切碎微炒)、生地黃汁一分(合)。將以上藥材加水一大盞半煎煮至七分,去渣,加入生地黃汁,分兩次服用,飯前服用。
治療因傷折後驚悸、心神煩悶,宜服用定魂魄鎮心丸:
虎眼石一對(用生羊血浸泡一夜,過濾後陰乾)、金箔五十片(研磨細粉)、銀箔五十片(研磨細粉)、硃砂二兩(研磨細粉,水飛過)、茯神半兩、羚羊角屑一兩、遠志半兩(去心)、人參半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蒲黃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成粉末,加入棗肉和煉蜜,混合後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及睡前用茯神湯送服。
治療從高處墜落,造成傷折疼痛、煩悶、啼哭不止、無法睡眠,使用以下方法:
將老鼠糞便燒成灰,研磨細粉,用豬油調和後塗抹在疼痛處,並用東西緊緊包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