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七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七 (13)

1. 治墜損吐唾血出諸方

治從高墜下。犯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兼金瘡傷肉者。宜服阿膠散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熟乾地黃(一兩),赤芍藥(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當歸(一兩銼微炒),芎藭(一兩),艾葉(一兩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墜損傷內。或時唾血。心煩疼痛。宜服此方。

蒲黃(一兩),生地黃(四兩)

上件生地黃。入童子小便三合。爛研。絞取汁。於銀器中。入蒲黃相和。慢火煎一兩沸。分為三服。常於食前服之。

治從高墜下。傷於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傷經。血出不止。宜服艾葉

散方。,艾葉(三分炒),白芍藥(三分),熟乾地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從高墜下。傷折踠損。內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宜服阿膠丸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艾葉(一兩半微炒),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芍藥(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芎藭(一兩),延胡索(一兩),熟乾地黃(一兩),桂心(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牛膝(一兩去苗),牡丹(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黃耆(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用酒一升。煎三五沸。將一半藥末入酒內。調如麵糊。以慢火煎令稠。入余上藥末。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豆淋酒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白話文:

治療墜落損傷吐血等症的各種藥方

治療從高處墜落,損傷五臟,輕者唾血,重者吐血,兼有金瘡傷肉者,宜服用阿膠散。

阿膠散組成:阿膠(二兩,搗碎炒至黃燥)、熟地黃(一兩)、赤芍藥(一兩)、乾薑(半兩,炮裂切碎)、當歸(一兩,切碎微炒)、川芎(一兩)、艾葉(一兩,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約100ml),煎至五分(約50ml),去渣,溫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墜落損傷內臟,時而唾血,心煩疼痛者,宜服用此方。

藥方組成:蒲黃(一兩)、生地黃(四兩)。

用法:將生地黃加入童子尿三合(約150ml),研磨成糊狀,絞取汁液,放入銀器中,加入蒲黃,小火慢煎一兩沸(約煮10-20分鐘),分三次服用,飯前服用。

治療從高處墜落,傷及五臟,輕者唾血,重者吐血,以及金瘡傷及經脈,出血不止者,宜服用艾葉散。

艾葉散組成:艾葉(三分,炒)、白芍藥(三分)、熟地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切碎)、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甘草(一分,炙微赤,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盞(約200ml),加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約100ml),去渣,溫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從高處墜落,骨折扭傷,內傷五臟,輕者唾血,重者吐血者,宜服用阿膠丸。

阿膠丸組成:阿膠(二兩,搗碎炒至黃燥)、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夜,刮去皺皮,炙乾)、艾葉(一兩半,微炒)、川椒(一兩,去蒂頭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芍藥(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川芎(一兩)、延胡索(一兩)、熟地黃(一兩)、桂枝(一兩)、大黃(一兩,切碎微炒)、牛膝(一兩,去苗)、牡丹皮(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黃耆(一兩,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細末。先用酒一升,煎煮三到五沸,將一半藥末放入酒中,調成糊狀,小火慢煎至稠,再加入其餘藥末,充分混合,搗杵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豆蔻酒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2. 治被打損傷腹中有瘀血諸方

治打損瘀血在臟。攻心煩悶。牡丹散方。

牡丹(一兩半),菴䕡子(一兩半),桂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鬼箭羽(一兩),益州麻布(一尺燒灰),敗蒲(一兩燒灰),赤芍藥(一兩),蒲黃(半兩),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酒一大盞。煎至五分。入川芒硝一分。攪令勻。空心溫服。如人行三二里再服。可三服。當利出瘀積。宿血出盡永瘥。

又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桂心(一兩),菴䕡子(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荷葉蒂(三七枚)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入朴硝一分。攪令勻。空腹分為二服。以利下惡血為度。

治打傷內損。腹中有瘀血。疼痛煩悶。宜服此方。

蒲黃(二兩),當歸(一兩銼微炒),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又方。

劉寄奴(一兩),延胡索(一兩),骨碎補(一兩)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一小盞。童子小便一小盞。同煎至一盞。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打損及傷墜。腹內有瘀血。䗪蟲散方。

䗪蟲(三十枚微炒),虻蟲(十枚去翅足微炒),水蛭(十枚微炒),桂心(半兩),桃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酒水各半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又方。

虻蟲(一分微炒),牡丹(一兩),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暖酒調下二錢。

又方。

生地黃汁(三合),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搗羅為末)

上件藥。入酒三合相和。微暖頓服之。每日空心一服。不過三日。即下惡血。

治打損。聚血腹中。不散。煩悶方。

豉〔二(三)合〕,青竹茹(一兩)

上件藥。分為二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傷損散瘀血。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桃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亂髮(如一雞子大用四寸布裹同燒為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又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桂心(三分),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被損。瘀血不散方。

上用生地黃汁一中盞。酒半盞相和。煎三五沸。食前溫服。

治因打損。腹中瘀血不散方。

白馬蹄(燒令煙盡)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又方。

菴䕡子(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白話文:

治被打損傷,腹中有瘀血諸方

治療外力撞擊導致臟腑瘀血,心煩氣悶的方劑:牡丹散

牡丹花(一兩半)、小茴香(一兩半)、桂枝心(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鬼箭羽(一兩)、益州麻布灰(一尺麻布燒成灰)、敗蒲灰(一兩,蒲草燒成灰)、赤芍藥(一兩)、蒲黃(半兩)、川大黃(三兩,切碎微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酒煎煮至五分之三,加入川芒硝一分,攪拌均勻,空腹溫服。服用後步行三二里再服用一次,共服三次,直到瘀血宿血排出,痊癒為止。

另一方劑

桃仁(一兩,溫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桂枝心(一兩)、小茴香(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荷葉蒂(三十七枚)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三,加入朴硝一分,攪拌均勻,空腹分二次服用,直到排出惡血為止。

治療外力打傷內損,腹中有瘀血,疼痛煩悶的方劑

蒲黃(二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桂枝心(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或四次。

另一方劑

劉寄奴(一兩)、延胡索(一兩)、骨碎補(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分成五份。每次服用一份,用一小杯水與一小杯童子尿一起煎煮至一杯,去渣,飯前溫服。

治療外力打損及墜傷,腹內有瘀血的方劑:䗪蟲散

䗪蟲(三十枚,微炒)、虻蟲(十枚,去翅足,微炒)、水蛭(十枚,微炒)、桂枝心(半兩)、桃仁(五十枚,溫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麩炒至微黃)、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半杯酒半杯水煎煮至六分之五,去渣,飯前溫服。

另一方劑

虻蟲(一分,微炒)、牡丹花(一兩)、生乾地黃(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飯前用溫酒送服二錢。

另一方劑

生地黃汁(三合)、川大黃(一分,切碎微炒研磨成粉)

將生地黃汁與川大黃粉混合,加入三合酒,溫熱後一次服用。每日空腹服用一次,三日內即可排出惡血。

治療外力打損,瘀血積聚腹中不散,煩悶的方劑

黃豆(二至三合)、青竹茹(一兩)

將以上藥材分成兩份。每次服用一份,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三,去渣,溫服,每日服用三次或四次。

治療外傷散瘀血的方劑:大黃散

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桃仁(一分,溫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麩炒至微黃)、人髮灰(約雞蛋大小的頭髮,用四寸布包好燒成灰)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或四次。

另一方劑

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桂枝心(三分)、桃仁(三分,溫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或四次。

治療外傷瘀血不散的方劑

生地黃汁一中盞,與半盞酒混合,煎煮三五沸,飯前溫服。

治療外力打損,腹中瘀血不散的方劑

白馬蹄(燒至無煙)

將白馬蹄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或四次。

另一方劑

小茴香(二兩)

將小茴香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或四次。

另一方劑

取大麻根和葉搗汁,每次服用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