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 (2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21)

1. 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疼痛脹滿諸方

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桂心(一兩),蘹香子(三分),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沉香(半兩),乾蠍(半兩微炒),檳榔(一兩),蓬莪朮(三分),白朮(半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半兩銼微炒),高良薑(三分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熱生薑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發歇疼痛。足脛逆冷。骨節痠疼。食少無力。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兩細研),硇砂(一兩細研),蓽澄茄(一兩),蘹香子(一兩),補骨脂(一兩),石斛(一兩去根),木香(一兩),何首烏(一兩半),丁香(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桂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檳榔(一兩),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酒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腎臟氣虛。下焦積冷。氣攻。腹脅脹滿。臍下疼痛。面色青黑。足脛多冷。宜服胡蘆巴丸方。

胡蘆巴(一兩),蘹香子(一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阿魏(半兩研入),硫黃(一兩細研),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沉香(半兩),白豆蔻(半兩去殼),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好酒一升半。先熬桃仁膏令稠。拌和諸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腎臟虛冷。氣攻。兩脅脹滿。腹內疼痛。四肢不和。宜服蘹香丸方。

蘹香子(三分),木香(一分),蘿蔔子(半兩微炒),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三分),蓬莪朮(三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麵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腎臟虛寒,氣往上衝導致腹部和脅肋疼痛脹滿的各種藥方

第一方: 使用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桂心(一兩)、茴香子(三分)、訶子(一兩,烤過用皮)、沉香(半兩)、乾蠍(半兩,稍微炒過)、檳榔(一兩)、蓬莪朮(三分)、白朮(半兩)、青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的部分,然後烘乾)、當歸(半兩,切碎稍微炒過)、高良薑(三分,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打二、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熱的生薑酒送服二十丸。

此方主治腎臟虛寒,氣往上衝,導致腹部和脅肋脹滿,時發時停的疼痛,腿腳冰冷,骨節酸痛,食慾不佳,身體乏力。

第二方:硫黃丸 使用硫黃(一兩,研磨成細粉)、硇砂(一兩,研磨成細粉)、蓽澄茄(一兩)、茴香子(一兩)、補骨脂(一兩)、石斛(一兩,去除根部)、木香(一兩)、何首烏(一兩半)、丁香(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桂心(一兩)、當歸(一兩,切碎稍微炒過)、吳茱萸(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稍微炒過)、檳榔(一兩)、麝香(半兩,研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酒煮成的麵糊混合,搗打二、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十五丸。

此方主治腎臟氣虛,下焦積寒,氣往上衝,導致腹部和脅肋脹滿,肚臍下方疼痛,面色青黑,腿腳冰冷。

第三方:胡蘆巴丸 使用胡蘆巴(一兩)、茴香子(一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當歸(半兩,切碎稍微炒過)、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臍)、阿魏(半兩,研磨加入)、硫黃(一兩,研磨成細粉)、青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的部分,然後烘乾)、沉香(半兩)、白豆蔻(半兩,去殼)、桃仁(一(二)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另外研磨成膏狀)。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一升半好酒,先熬製桃仁膏使其濃稠,與藥粉混合,搗打二、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此方主治腎臟虛寒,氣往上衝,導致兩脅脹滿,腹內疼痛,四肢不協調。

第四方:茴香丸 使用茴香子(三分)、木香(一分)、蘿蔔子(半兩,稍微炒過)、桃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另外研磨成膏狀)、厚朴(一兩半,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熟)、桂心(三分)、蓬莪朮(三分)、青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的部分,然後烘乾)、檳榔(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醋煮麵和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熱酒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