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六 (13)

1. 治氣毒瘰癧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日空心。以蔥酒調下二錢。晚食前再服。

又方。

蝸牛子(一百二十枚活者去殼微炒乾),薄荷(二兩乾者),丁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荊芥湯下二十丸。

治氣毒結成瘰癧。腫硬如石。疼痛。硫黃丸方。

硫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雞子(一枚煮熟去白),皂莢仁(一分末),斑蝥(二七枚糯米拌炒微黃去頭翅足),牽牛子(一分微炒末)

上件藥。同研。以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前。以人參湯下五丸。

又方。

鵓鴿糞(一兩),雀糞(一兩),夜明砂(一兩微炒),密陀僧(一兩)

上件藥。搗研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用粥飲下十丸。

又方。

五靈脂(三兩醋熬成膏),皂莢(十挺不蚛者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上搗羅皂莢為末。以五靈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晨。以薄荷湯下十丸。夜臨臥。以溫酒下十丸。

又方。

木香(半兩),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乾蠍(一兩微炒),皂莢針(二兩炒令黃),啄木鳥(一隻燒為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薄荷湯下十五丸。日三服。

又方。

皂莢子(一兩燒灰),槲白皮末(一兩)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皂莢(一斤不蚛者去皮塗酥炙令黃色去皮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精羊肉半斤細切。研如糊。下藥末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皂莢刺搗碎煎湯。下十五丸。服此藥一月。即有大驗。

白話文:

治療因氣毒引起的瘰癧(淋巴結腫大)的各種藥方

第一種藥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天早上空腹時,用蔥酒調和服用二錢,晚餐前再服用一次。

第二種藥方:

取活蝸牛子(一百二十個),去除外殼後稍微炒乾;薄荷(二兩,乾燥的);丁香(半兩)。將這些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吃飯前,用荊芥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因氣毒結聚形成的瘰癧,腫脹堅硬如石頭且疼痛的藥方:硫黃丸

硫黃(一分,磨成細粉),麝香(一分,磨成細粉),雞蛋(一個,煮熟後去蛋白),皂莢仁(一分,磨成粉末),斑蝥(十四個,與糯米拌炒至微黃色,去除頭、翅膀和腳),牽牛子(一分,稍微炒過後磨成粉末)。將這些藥材一同研磨,用軟飯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小豆。每次吃飯前,用人參湯送服五丸。

第三種藥方:

取鵓鴿糞(一兩),麻雀糞(一兩),夜明砂(一兩,稍微炒過),密陀僧(一兩)。將這些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並搗打一百多下,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早上空腹時,用粥送服十丸。

第四種藥方:

五靈脂(三兩,用醋熬製成膏狀),皂莢(十個,不被蟲蛀的,去除黑色外皮,塗上酥油後烤至焦黃色,去除種子)。將皂莢搗碎磨成粉末,用五靈脂膏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早上,用薄荷湯送服十丸,晚上睡覺前,用溫酒送服十丸。

第五種藥方:

木香(半兩),烏蛇(二兩,用酒浸泡後去除皮和骨,烤至微黃色),乾蠍(一兩,稍微炒過),皂莢針(二兩,炒至黃色),啄木鳥(一隻,燒成灰)。將這些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並搗打二三百下,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用薄荷湯送服十五丸,每天服用三次。

第六種藥方:

皂莢子(一兩,燒成灰),槲樹白皮粉(一兩)。將這些藥材一同研磨成細粉。每次吃飯前,用溫酒調和服用二錢。

第七種藥方:

皂莢(一斤,不被蟲蛀的,去除外皮,塗上酥油後烤至黃色,去除種子)。將皂莢搗碎磨成粉末,取精羊肉半斤切成細末,研磨成糊狀,然後加入藥末調和均勻,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吃飯前,用搗碎的皂莢刺煎湯,送服十五丸。服用此藥一個月,效果會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