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六 (8)
卷第六十六 (8)
1. 治風毒瘰癧諸方
夫風毒瘰癧者。由風邪之氣在經脈。經脈否澀。結聚所成也。此皆由臟腑夙有風熱。不得宣通。邪氣客於肌肉。搏於氣血。故留結為瘰癧也。
治風毒瘰癧。筋脈拘急。煩熱疼痛。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三分),薏苡仁(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芩(三分),酸棗仁(三分微炒),桂心(三分),羌活(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川升麻(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風毒瘰癧腫結。內消昆布散方。
昆布(一兩洗去鹹味),海藻(一兩洗去鹹味),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牛蒡子(半兩微炒),連翹(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玄參(半兩),何首烏(一兩),牽牛子(半兩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皂莢子仁(五十枚微炒令黃),牡荊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煎蔥湯調下二錢。
治風毒氣盛。項邊生瘰癧。結硬或赤腫疼痛。皂莢丸方。
皂莢(四兩去黑皮塗醋炙黃焦去子),乾蠍(半兩微炒),干薄荷(四兩),白殭蠶(半兩微炒),天麻(半兩),牛黃(半兩細研),夜明砂(一兩微炒),鵓鴿糞(二兩微炒),蓬莪朮(一兩),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牛黃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夜臨臥時。以薄荷湯下三十丸。
治風毒氣留滯臟腑。攻注肌肉。於項腋生瘰癧。疼痛。烏蛇丸方。
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犀角屑(三分),連翹(三分),昆布(三分洗去鹹味),黃耆(一兩銼),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斑蝥(一分以糯米拌炒米黃為度去頭翅足),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漏蘆(三分),牛蒡子(一兩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牛蒡子湯下二十丸。
治風毒瘰癧。項腋下生如梅李棗核。腫痛。令內消皂莢丸方。
皂莢〔三(二)十挺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十挺生捶爛用好酒五升按絞取汁熬成膏〕,何首烏(半斤),干薄荷(半斤),蝸牛子(四兩炒令微黃),硼砂(一兩通白者),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天麻(一兩),精羊肉(四兩去脂膜薄切炙令乾),天南星(一兩炮),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搗羅為末。入皂莢膏。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浸牛膝酒下一十丸。漸加至二十丸。
治風毒瘰癧。生於項間。腫硬。磊磊相連。疼痛。宜服斑蝥丸方。
白話文:
治風毒瘰癧諸方
風毒瘰癧,是因風邪之氣滯留經脈,經脈阻塞不通,導致邪氣凝聚而形成的。這都是因為臟腑先天就存在風熱,不能正常運行,邪氣入侵肌肉,阻塞氣血,因此停滯凝聚形成瘰癧。
犀角散方:治風毒瘰癧,筋脈拘急,煩熱疼痛。
藥方:犀角屑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三分、薏苡仁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芩三分、酸棗仁三分(微炒)、桂心三分、羌活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川升麻一兩、檳榔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粗粉。
用法: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飯後溫服。
內消昆布散方:治風毒瘰癧腫結。
藥方:昆布一兩(洗去鹹味)、海藻一兩(洗去鹹味)、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牛蒡子半兩(微炒)、連翹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玄參半兩、何首烏一兩、牽牛子半兩(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皂莢子仁五十枚(微炒令黃)、牡荊子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細粉。
用法:飯後,用蔥湯調服二錢。
皂莢丸方:治風毒氣盛,項邊生瘰癧,結硬或赤腫疼痛。
藥方:皂莢四兩(去黑皮,塗醋炙黃焦去子)、乾蠍半兩(微炒)、干薄荷四兩、白殭蠶半兩(微炒)、天麻半兩、牛黃半兩(細研)、夜明砂一兩(微炒)、鵓鴿糞二兩(微炒)、蓬莪朮一兩、麝香一分(細研)。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麝香、牛黃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至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日空腹及睡前,用薄荷湯送服三十丸。
烏蛇丸方:治風毒氣滯留臟腑,侵犯肌肉,於項腋生瘰癧,疼痛。
藥方: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犀角屑三分、連翹三分、昆布三分(洗去鹹味)、黃耆一兩(銼)、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斑蝥一分(以糯米拌炒至米黃色,去頭翅足)、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漏蘆三分、牛蒡子一兩(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木通一兩(銼)。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飯後,用牛蒡子湯送服二十丸。
另有一方皂莢丸:治風毒瘰癧,項腋下生如梅李棗核,腫痛,令內消。
藥方:皂莢三十(或二十)挺(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十挺生捶爛,用好酒五升,絞取汁熬成膏)、何首烏半斤、干薄荷半斤、蝸牛子四兩(炒令微黃)、硼砂一兩(通白者)、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天麻一兩、精羊肉四兩(去脂膜,薄切炙令乾)、天南星一兩(炮)、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皂莢膏,反覆搗五百至七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日空腹及晚飯前,用牛膝酒送服十丸,逐漸增加至二十丸。
斑蝥丸方:治風毒瘰癧,生於項間,腫硬,相互連接,疼痛。
(以上僅為古代醫方翻譯,現代醫療應諮詢專業醫生,切勿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