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五 (16)
卷第六十五 (16)
1. 治月蝕瘡諸方
夫月蝕瘡者。生於兩耳及鼻面間。並下部諸孔竅側。侵蝕乃至筋骨。月初則瘡成。月末則瘡衰。以隨月生。因名之為月蝕瘡也。又小兒耳下生瘡。亦名月蝕。世云。小兒見月以手指之。則令病此瘡也。其生諸孔竅中。則有蟲矣。久不瘥則變成瘻也。
治月蝕瘡。膩粉散方。
膩粉(一兩),黃連(一兩去根末),胡粉(一兩炒令微黃),松脂(一兩)
上件藥。都細研。先以溫漿鹽水洗瘡令淨。拭乾。以散敷之。如瘡干。用生油調塗。以瘥為度。
又方。
吳茱萸根(二兩),地榆〔一(二)兩〕,薔薇根(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兩。投入湯中。候溫洗之即瘥。
又方。
蝦蟆(一枚五月五日收燒灰),硫黃(一兩),白礬(一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用敷瘡上。以瘥為度。
又方。
自死青蛙(一枚燒為灰),母豬蹄殼(一枚燒灰),救月杖(燒灰)
上件藥。都細研。每用少許。以蜜調塗之。
治大人小兒。卒得月蝕瘡方。
蝦蟆(一枚五月五日者燒灰)
上細研。以豬脂和塗之。
又方。
上於月望夜取兔糞。納蝦蟆腹中。合燒為灰。細研敷之。
又方。
羅摩草
上搗取汁塗之。
又方。
地龍糞(一合燒令通赤細研)
上以豬脂和令勻。塗之。
又方。
救月蝕鼓皮(手許大)
上以釅醋漬一宿。取汁塗之。或燒為灰。細研。以面脂和敷之。
又方。
虎頭骨(二兩)
上搗碎。以豬脂一升煎之。以骨焦黃色。去滓塗之。
白話文:
治月蝕瘡諸方
月蝕瘡長在兩耳、鼻面以及身體下部各個孔竅附近,會侵蝕到筋骨。月初時瘡瘍加重,月末時瘡瘍減輕,隨著月亮盈虧而變化,因此稱為月蝕瘡。嬰兒耳下長瘡也稱為月蝕瘡,民間說法是嬰兒用手指著月亮就會長這種瘡。如果長在孔竅裡,裡面會有蟲,久治不癒就會變成廔管。
治療月蝕瘡的處方:
膩粉散方
膩粉一兩、黃連一兩(去根須)、胡粉一兩(炒至微黃)、松脂一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先用溫鹽水清洗患處,擦乾後敷上藥粉。如果瘡瘍乾燥,就用生油調和塗抹,直到痊癒為止。
另一方
吳茱萸根二兩、地榆一兩(或二兩)、薔薇根二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半兩藥粉放入溫水中,用溫水清洗患處即可痊癒。
另一方
蟾蜍一隻(五月五日收取,燒成灰)、硫磺一兩、白礬一兩(燒成灰)。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敷在患處,直到痊癒為止。
另一方
自然死亡的青蛙一隻(燒成灰)、母豬蹄殼一隻(燒成灰)、救月杖(燒成灰)。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用蜂蜜調和後塗抹。
治療大人小孩突然患上月蝕瘡的處方:
一方
蟾蜍一隻(五月五日收取,燒成灰)。
研磨成細粉,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另一方
在月圓之夜收集兔糞,放入蟾蜍腹中,一起燒成灰,研磨成細粉後敷用。
另一方
羅摩草。
搗碎取汁塗抹。
另一方
地龍糞一合(燒至通紅,研磨成細粉)。
用豬油調和均勻後塗抹。
另一方
救月蝕的鼓皮(手掌大小)。
用濃醋浸泡一夜,取汁塗抹。或者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面脂調和後敷用。
另一方
虎頭骨二兩。
搗碎後,用一升豬油煎煮,直到骨頭呈焦黃色,去除殘渣後塗抹。
2. 治甲疽諸方
夫甲疽之狀。瘡皮厚。甲錯剝起是也。其瘡亦癢痛。恆欲搔之。兼有汁出。其初皆是風邪折於血氣所生。而瘡里亦有蟲也。
治甲疽皮厚腫痛。蝦蟆散方。
蝦蟆灰(半兩),杏仁(七枚熬黑研如泥),黃連(半分末),雄黃(半錢細研),白礬灰(半錢),膩粉(半分),鹿角(七寸燒令熟細研),麝香(半錢細研),蚺蛇膽(半錢)
上件藥。相和細研。以臘月豬脂調如膏。先以甘草蛇床槐白皮煎湯。洗瘡。拭乾。敷藥。以油單裹。外更著綿帛裹之。三日。其剩肉剩甲皆當自落。三日一換。
治甲疽骨疽等方。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麝香(半兩細研),蘆薈(半兩),蚺蛇膽(大豆大)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用。先以溫漿水洗瘡。拭乾敷之。重者不過三四度瘥。
治手指青點黯。作甲疽方。
蘆薈(半兩),麝香(半兩),綠礬(二兩燒灰)
上件藥。合研如粉。以絹袋子盛。納所患指於袋中。以線纏定。不令動搖。以瘥為度。
治甲疽方。
蛇蛻皮(置淨瓷器中以燭焰爇之火著去燭勻燒令焦取一兩用之),臭黃(一兩),綠礬(一分燒熟)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以銅盒子貯之。先以熱小便二升。置於銅鈔鑼中。嚼二(三)十枚杏仁。吐於小便中。攪令相得。以瘡腳浸之。候癢。即以銅篦子洗。撥去膿血。取爛帛裛之。候乾。還以銅篦子敷散令滿。以故帛虛裹瘡指。入大襪中。每日一洗。依前法用。每洗行藥。軟即撥去。藥恐咬落瘡筋。切慎房室。及運動氣力。忌面蒜酒一切物無妨。
治男子婦人。風血毒氣。攻手足指生甲疽瘡。久不瘥者。胬肉裹指甲痛。出血不定。宜用此縮肉乾瘡白礬散方。
白礬(半兩),石膽(半兩),麝香(一分),硃紅(一分),麒麟竭(一分)
上件藥。取白礬石膽。於鐵器內一處。以炭火煅過。入麝香麒麟竭硃紅。同研令細。用少許乾摻瘡上。以帛子纏定。日三兩度換之。
治甲疽方。
馬齒莧(半兩乾者),木香(一分),印成鹽(一分),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日三四度敷之。
治甲疽瘡神妙方。
薰黃(半分),蛇蛻皮(燒灰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用。先以溫泔浸洗瘡令軟。以尖刀子割去甲角裛干。以藥敷之。上用軟帛裹之。半日許。藥濕即易之。一日即除其痛。
治甲疽。赤肉生甲邊上裹甲者方。
上以白礬燒灰。細研敷之。
治甲疽腫爛。生腳趾甲邊赤肉胬出。時瘥時發方。
黃耆(二兩銼)
上以酒浸一宿。以豬脂五合。微火煎取三合。絞去滓。以塗之。日三兩度。其瘜即消。
治甲疽瘡爛立效方。
上以人莧濃煮汁。著少鹽。浸腳一兩日瘥。或用乾者及根亦得。
白話文:
治甲疽諸方
甲疽的症狀是瘡皮厚實,指甲錯亂剝離。患處又癢又痛,總想抓撓,還會流出膿液。一開始都是風邪侵犯血氣所致,瘡內還有蟲。
治療甲疽皮厚腫痛的蝦蟆散方:
將半兩蝦蟆灰、七枚杏仁(熬黑研成泥)、半分黃連末、半錢雄黃(研細)、半錢白礬灰、半分膩粉、七寸鹿角(燒熟研細)、半錢麝香(研細)、半錢蚺蛇膽混合研細,用臘月豬脂調成膏狀。先用甘草、蛇床子、槐白皮煎湯洗淨患處,擦乾後敷藥,用油紙包裹,外面再用棉布包裹。三天後,多餘的肉和指甲就會自行脫落。三天換藥一次。
治療甲疽和骨疽的方劑:
將一兩白礬燒至汁液完全蒸乾,與半兩麝香(研細)、半兩蘆薈、一粒大豆大小的蚺蛇膽混合研成粉末。每次使用前,先用溫水洗淨患處,擦乾後敷藥。病情嚴重者,最多敷三四次即可痊癒。
治療手指出現青色斑點,發展成甲疽的方劑:
將半兩蘆薈、半兩麝香、二兩綠礬(燒成灰)混合研成粉末,用絹袋盛裝,將患指放入袋中,用線紮緊,使其固定不動,直到痊癒。
治療甲疽的方劑:
將蛇蛻皮(放在乾淨的瓷器中,用燭火燒焦,取一兩使用)、一兩臭黃、一分燒熟的綠礬研成細粉,用銅盒子儲存。先準備二升熱尿,放在銅盆中,嚼碎二三十枚杏仁吐入尿中攪拌均勻。將患處浸泡在其中,待其發癢後,用銅篦子清洗,刮除膿血,用爛布沾去水分,待乾後再用銅篦子將藥粉均勻敷上,用舊布輕裹患指,放入大襪中。每天清洗一次,按上述方法使用。每次清洗後,軟化的組織要清除乾淨。用藥時注意避免藥物損傷瘡口組織。務必謹慎房事及劇烈運動,忌食麵食、蒜、酒等一切辛辣之物。
治療男女因風血毒氣,侵犯手足指頭,導致甲疽久治不癒,胬肉包裹指甲,疼痛出血不止的縮肉乾瘡白礬散方:
將半兩白礬、半兩石膽放在鐵器中用炭火煅燒,加入一分麝香、一分麒麟竭、一分硃砂,研磨成細粉。取少量藥粉敷於患處,用布條固定,每日換藥三至兩次。
治療甲疽的方劑:
將半兩幹馬齒莧、一分木香、一分印成鹽、一分硃砂(研細)搗碎過篩,研磨均勻,每日敷藥三至四次。
治療甲疽的神妙方劑:
將半分薰黃、一分蛇蛻皮(燒成灰)混合研成粉末。每次使用前,先用溫水浸泡患處使其軟化,用尖刀刮除指甲角質,擦乾後敷藥,用柔軟的布包裹。藥物潮濕即需更換,一日即可止痛。
治療甲疽,赤肉長在指甲邊緣包裹指甲的方劑:
將白礬燒成灰,研磨成細粉後敷於患處。
治療甲疽腫爛,腳趾甲邊緣赤肉突出,時好時發的方劑:
將二兩黃耆切碎,用酒浸泡一夜,再用五合豬脂以文火煎熬至三合,過濾去渣,塗抹患處,每日三次。贅肉即會消退。
治療甲疽潰爛的特效方劑:
將人莧菜濃汁加入少許鹽,浸泡腳部一兩天即可痊癒。也可以用乾燥的人莧菜及根莖。
治療甲疽,指甲縫隙長出贅肉,疼痛難忍的方劑:
將石膽燒至冒煙,研磨成細粉後敷於患處。
治療因剪指甲導致旁邊腫痛的方劑:
將乾鹽梅連皮帶核搗爛,敷於腫脹處。一天後會略微發癢,再過半天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