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五 (14)
卷第六十五 (14)
1. 治無名瘡諸方
夫無名瘡者。非癰非疽非疥。狀如惡瘡。或瘥或劇。人不能名。故為無名瘡也。此亦是風熱搏於血氣所生也。
治無名瘡立驗。蓼葉散方。
蓼葉,柏葉,黃丹,胡粉,附子,粟米,石膽,川大黃,白礬,蛇蛻皮,乾蟾,晚蠶蛾密陀僧(以上各一兩),榠楂
上件藥。細銼。入瓷瓶中固濟。燒令熟。取出搗羅為末。入龍腦麝香各半分。更研令勻細。先以溫湯淋洗。後敷貼。日二用之。
治一切惡瘡。丁腫毒瘡人不識者。地丁散方。
地丁,䗪蟲,倒鉤棘針,露蜂窠,蛇蛻皮,粟米,黍米,大麻仁,黑豆,赤小豆,亂髮折牛弮,射生前,熟紅帛,蠶紙(以上各半兩),朝生花(秋夏滯雨後糞堆或煙水上生如小茵子者及時收之半兩)
上件藥。都細銼。以蠶紙裹纏。水浸良久時。方濾出候乾。於淨地上。以炭火燒令煙絕。入新盆中。以盆子合之。候冷。細研羅為散。如患已成頭。有膿水者。以散敷之即愈。如未成頭。便以酒調一錢服之。
治惡瘡不識名者。宜貼薔薇膏方。
薔薇(銼一升春夏用枝秋冬用根),鉛丹(十五兩炒令紫色),松脂(十兩煉成者)
上件藥。用油三升。先煎薔薇待黑。即去滓。下松脂候消。綿濾過。下鉛丹。文火煎攪勿停手。待色變凝成膏。以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治諸惡瘡及腫。人不識者。可用此白龍膏方。
膩粉(一分),乳香(半兩細研),濕百合根(一兩爛研)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熟。每用。先以鹽漿水淨洗瘡。以厚紙塗藥於上。日二貼之。
又方。
麝香(一錢細研),狗糞(一兩),穀精草(一兩燒灰),蟾(一兩燒灰),膩粉(一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以津調貼之。取瘥為度。
治應不識惡瘡。或濈狀者。蛇床散方。
蛇床子(半兩末),硫黃(半兩細研),水銀(半兩以少熟棗瓤研令星盡)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臘月煉成豬脂調如面脂。先以楮根濃煎湯洗瘡。裛干塗之。
又方。
臘月豬脂(一斤),亂髮(如鴨子大),生鯽魚(一頭長五寸者)
上件藥。合煎令消盡。綿濾去滓。入雄黃苦參末各半兩。大附子一枚末攪令勻。候凝。日二上塗之。
又方。
蛇床子(三兩),黃連(二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和塗。日再用之。
又方。
上取鯽魚一頭不除洗。用亂髮雞子大。塞口中。用紙裹。炭火燒為灰。細研。別覓鯽魚膽調塗之。
白話文:
治無名瘡諸方
所謂無名瘡,既非癰疽,也非疥瘡,外觀像惡瘡,時好時壞,難以辨識,故名無名瘡。這是風熱之邪侵犯血氣所致。
治無名瘡驗方:蓼葉散
蓼葉、柏葉、黃丹、胡粉、附子、粟米、石膽、川大黃、白礬、蛇蛻皮、乾蟾、晚蠶蛾、密陀僧(以上各一兩)、榠楂,以上藥材細切,放入瓷瓶中密封,燒至藥熟,取出研磨成粉末,加入龍腦、麝香各半錢,再研磨均勻。先用溫水清洗患處,再敷貼藥粉,每日二次。
治一切惡瘡、丁腫毒瘡(不辨種類):地丁散
地丁、䗪蟲、倒鉤棘針、露蜂窠、蛇蛻皮、粟米、黍米、大麻仁、黑豆、赤小豆、亂髮、折牛膝、射干、熟紅布、蠶紙(以上各半兩)、朝生花(秋夏雨後糞堆或煙水上生長,狀似小茵子者,及時採收半兩),以上藥材細切,用蠶紙包裹,浸水很久,濾出晾乾,在乾淨地面上用炭火烤至無煙,放入新盆中,蓋上盆子待其冷卻,再細磨成粉。若瘡瘍已成膿頭,有膿水,則敷藥於患處即可痊癒;若未成膿頭,則用酒調服一錢。
治不辨種類的惡瘡:薔薇膏
薔薇(切碎一升,春夏用枝,秋冬用根)、鉛丹(十五兩,炒至紫色)、松脂(十兩,煉製過的),以上藥材,用油三升,先煎煮薔薇至顏色變黑,去渣,加入松脂熬化,過濾,再加入鉛丹,用文火不停攪拌,待顏色凝固成膏狀。用布攤開藥膏敷貼,每日更換二次。
治各種惡瘡及腫毒(不辨種類):白龍膏
膩粉(一分)、乳香(半兩,研細)、濕百合根(一兩,搗爛),以上藥材混合研磨均勻。每次使用前,先用鹽水清洗患處,再用厚紙塗藥,每日貼敷二次。
又一方:
麝香(一錢,研細)、狗糞(一兩)、穀精草(一兩,燒成灰)、蟾蜍(一兩,燒成灰)、膩粉(一錢),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用唾液調和敷貼,至痊癒為止。
治不辨種類的惡瘡,或潰爛狀:蛇床散
蛇床子(半兩,研末)、硫黃(半兩,研細)、水銀(半兩,用少許熟棗肉研磨至汞珠消失),以上藥材研磨均勻,用臘月煉製的豬油調和成膏狀,先用楮樹根煎煮濃湯清洗患處,擦乾後塗抹藥膏。
又一方:
臘月豬油(一斤)、亂髮(如鴨蛋大小)、生鯽魚(一條,長約五寸),以上藥材一起煎煮至溶化,過濾去渣,加入雄黃、苦參末各半兩,大附子一枚研末,攪拌均勻,待凝固後,每日塗抹二次。
又一方:
蛇床子(三兩)、黃連(二兩,去鬚),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用豬油調和塗抹,每日二次。
又一方:
取一條鯽魚,不需清洗,用如雞蛋大小的亂髮塞入魚嘴中,用紙包好,用炭火燒成灰,研磨成粉,再用鯽魚膽調和塗抹。
2. 治反花瘡諸方
夫反花瘡者。由風毒相搏所為也。初生如飯粒。其頭破則血出。便生惡狀。漸大有根。膿汁出。肉反散如花狀。因以為名反花瘡也。
治反花瘡。胭脂散方。
胭脂(一兩),胡粉(一兩)
上件藥。同研令細。先以溫漿水洗瘡。候乾。然後以藥敷之。
又方。
馬齒莧(一斤)
上燒為灰。細研。以豬脂調塗之。
又方。
柳枝(半斤細銼)
上以清麻油一斤。煎令黃焦。去滓。候冷。旋旋塗之。
治反花瘡。及諸惡瘡久不瘥方。
鼠尾草根(細切曬乾)
上搗羅為末。用豬脂調塗之。
又方。
燕糞(一兩),胡粉(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以溫漿水洗瘡後。以藥敷之。
又方。
鵓鴿糞(三兩炒黃)
上搗細羅為散。先以溫漿水洗瘡後。以藥敷之。
治反花瘡。並積年諸瘡方。
上用鼠黏草根曬乾。搗羅為末。以臘月豬脂調塗。
又方。
上取蜘蛛網貼瘡。數易之神效。
又方。
上取馬齒莧。爛搗封之。
白話文:
反花瘡是由風毒侵犯所引起的。初期像米粒大小,破裂出血,然後潰爛惡化,漸漸長大並深入皮膚,流出膿液,腐爛的肉翻起來像花瓣一樣,因此稱為反花瘡。
治療反花瘡的方法:
第一個方子(胭脂散):將胭脂和胡粉各一兩研磨成細粉。先用溫水洗淨患處,待其乾燥後,再敷上藥粉。
第二個方子:將一斤馬齒莧燒成灰,研磨成細粉,再用豬油調和塗抹。
第三個方子:將半斤柳枝切碎,用一斤麻油煎至焦黃,過濾去渣,待涼後反覆塗抹。
治療反花瘡及其他久治不癒的瘡瘍的方子:
第四個方子:將鼠尾草根切碎曬乾,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塗抹。
第五個方子:將燕子糞便和胡粉各一兩研磨成細粉。先用溫水洗淨患處,待其乾燥後,再敷上藥粉。
第六個方子:將三兩斑鳩糞便炒至黃色,研磨成細粉。先用溫水洗淨患處,待其乾燥後,再敷上藥粉。
治療反花瘡及多年久患的瘡瘍的方子:
第七個方子:將鼠黏草根曬乾,研磨成粉末,用臘月(冬天)豬油調和塗抹。
第八個方子:用蜘蛛網貼在患處,多次更換,效果神奇。
第九個方子:將馬齒莧搗爛後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