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四 (11)

1. 治身體風毒瘡諸方

治風毒攻身體生瘡。赤焮腫痛。清涼散方。

黃連(去須),檳榔,枳殼(去瓤),黃芩,貝母,赤小豆(炒熟以上各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白礬蔥白煎湯洗瘡。拭乾後。用生油調塗。日三上用之。

又方。

膩粉(半兩),洛粉(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研),黃柏(半兩銼),黃丹(半兩),麝香(一錢細研),黃連(半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等研令勻。日二三上。用油調塗之。

治身體生風毒瘡。臭穢不可近者。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胡粉,密陀僧,白芷,白蘞(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鹽湯洗瘡。用生油調藥。以羽毛敷之。甚者。每日只可兩上。

治身體生風毒瘡。赤爛頭白。出膿汁方。

晚蠶砂(三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

上件藥相和。於銚子內。炒令杏仁焦黑。搗羅為末。旋取摻於瘡上。

治身體生風毒瘡。膏藥方。

白蠟(一兩),麻油(五兩),桑根白皮(一兩銼),黃耆(一兩銼),木鱉子仁(一兩),乳香(一分細研),膩粉(一分),胡粉(一兩細研)

上件藥。先煎麻油。然下桑白皮黃耆木鱉子。煎令焦。去滓。然後入白蠟候熔。即離火。次下膩粉乳香等。以柳木篦攪令勻。即膏成。納瓷器中盛。日二三度塗之。

治風毒攻身體生瘡。或時發癢疼痛。久不瘥者。熏浴方。

黃櫨,苦參,細辛,黃柏,麻油,半夏,藁本,藜蘆(去蘆頭),吳茱萸,枳殼,狼牙,桃枝,槐枝,桑根,柳枝,白礬(以上各三兩)

上件藥。銼碎和勻。分為三分。每度用藥一分。以水五斗。於釜中煎取三斗。布濾去滓。及熱入在盆內。於上面坐熏。令汗出後。連身即淋浴。湯冷即住。以熱衣拭乾避風。

治遍身熱毒風瘡。及疥癬瘙癢。澡浴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白芷(一兩),細辛(一兩),苦參(一兩),吳茱萸(一兩),苦楝子(一兩),藜蘆(一兩去蘆頭),莽草(一兩),麻黃根(一兩),川椒(半兩去目),鹽(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五斗。煎取三斗。去滓。乘熱洗浴。以水冷為度。余滓重煎。如前法用。

又方。

茵芋(三兩),石南(三兩),莽草(三兩),蛇床子(二兩),羊躑躅(一兩),白礬(二兩)

上件藥。細銼。分為五貼。每度取一貼。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看冷暖洗浴。日再用之。

白話文:

治療風毒侵襲身體導致生瘡的各種方法

方法一:清涼散

針對風毒侵襲身體,導致瘡瘍紅腫疼痛的情況。

配方:黃連(去掉鬚根)、檳榔、枳殼(去掉內瓤)、黃芩、貝母、赤小豆(炒熟),以上各取等量。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先用白礬和蔥白煎水清洗瘡面,擦乾後,用生油調和藥粉塗抹,每天塗三次。

方法二

配方:膩粉(半兩)、洛粉(半兩)、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並研磨)、黃柏(半兩,切碎)、黃丹(半兩)、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黃連(半兩,去掉鬚根)。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麝香等研磨均勻。每天塗抹二到三次,用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方法三:黃連散

治療身體長出風毒瘡,散發惡臭難以靠近的情況。

配方:黃連(去掉鬚根)、胡粉、密陀僧、白芷、白蘞,以上各取半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先用鹽水清洗瘡面,然後用生油調和藥粉,用羽毛塗敷。情況嚴重者,每天最多塗抹兩次。

方法四

治療身體長出風毒瘡,出現紅爛、膿頭,並流出膿液的情況。

配方:晚蠶砂(三兩)、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

做法:將以上藥材混合,放入鍋中炒至杏仁焦黑,搗碎研磨成粉末。將藥粉直接撒在瘡面上。

方法五:膏藥

治療身體長出風毒瘡。

配方:白蠟(一兩)、麻油(五兩)、桑根白皮(一兩,切碎)、黃耆(一兩,切碎)、木鱉子仁(一兩)、乳香(一分,研磨成細粉)、膩粉(一分)、胡粉(一兩,研磨成細粉)。

做法:先將麻油加熱,放入桑白皮、黃耆和木鱉子,煎至焦黑,去除藥渣。然後加入白蠟使其融化,立即離火。接著放入膩粉、乳香等,用柳木製的攪拌棒攪拌均勻,膏藥即成。裝入瓷器中保存,每天塗抹二到三次。

方法六:熏浴

治療風毒侵襲身體生瘡,或時常發癢疼痛,久治不癒的情況。

配方:黃櫨、苦參、細辛、黃柏、麻油、半夏、藁本、藜蘆(去掉蘆頭)、吳茱萸、枳殼、狼牙、桃枝、槐枝、桑根、柳枝、白礬,以上各取三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分成三份。每次取一份藥材,加入五斗水,在鍋中煎煮至三斗。用布過濾去除藥渣,趁熱倒入盆中,坐在盆上熏蒸。待出汗後,連同身體一起淋浴。湯水冷卻後停止。用熱衣服擦乾身體,注意避風。

方法七:澡浴

治療遍身熱毒風瘡,以及疥癬瘙癢。

配方:防風(一兩,去掉蘆頭)、白芷(一兩)、細辛(一兩)、苦參(一兩)、吳茱萸(一兩)、苦楝子(一兩)、藜蘆(一兩,去掉蘆頭)、莽草(一兩)、麻黃根(一兩)、川椒(半兩,去掉種子)、鹽(二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五斗水,煎煮至三斗。去除藥渣,趁熱洗浴,待水溫變涼即可停止。剩下的藥渣可以再次煎煮,方法同前。

方法八:又一方

配方:茵芋(三兩)、石南(三兩)、莽草(三兩)、蛇床子(二兩)、羊躑躅(一兩)、白礬(二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成五份。每次取一份藥材,加入一斗水,煎煮至五升。去除藥渣,待水溫適宜時洗浴,每天使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