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三 (5)

1. 治一切癰疽發背瘡腫結硬膏藥諸方

上件藥,丁香、木香、當歸、白蘞、芎藭五味,並搗細羅為散,以琥珀、雄黃、硃砂相和,細研,候膏成,乃下余藥,並以油浸一宿,淨鐺內煎煉,以地黃色黑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卻於鐺內慢火熬藥油,相次入黃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色黑,取少許滴於水內,捻看硬軟得所,入琥珀等,攪令勻,傾於不津器內盛。每使時,看瘡腫大小,以故帛上塗貼,日二度換之。

治發背癰疽,熱毒氣結,腫,疼痛堅硬,木通膏方。

木通(一分),甘草(一分),當歸(一分),白芷(一分),防風(一分去蘆頭),細辛(一分)梔子仁(一分),黃連(一分),垂柳枝(銼三合,生),黃芩(三分),黃丹(六兩),黃蠟(二兩),清麻油(一斤)

上件藥,細銼,於油內浸三宿,入淨鐺內,以慢火熬令柳枝黃黑色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卻於鐺內慢火熬藥油,相次下黃丹,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勻,滴於水內,捻看硬軟得所,入黃蠟,又攪,令勻,傾於不津器內盛。每使時,看腫結處大小,火畔㶸,攤於故帛上貼,日二換之。

白話文:

各種癰疽、背瘡、瘡腫結硬的膏藥配方

將丁香、木香、當歸、白蘞、芎藭這五種藥材,一起搗碎磨成細粉。接著將琥珀、雄黃、硃砂混合,仔細研磨。等膏藥快要熬好時,再加入剩下的藥粉。將所有藥材用油浸泡一個晚上,然後放入乾淨的鍋子裡煎煮,直到藥油呈現像地黃一樣的深黑色。用棉布過濾掉藥渣,取澄清的藥油,再放回鍋裡用小火慢慢熬煮。接著依序加入黃丹,用柳木製成的刮刀不停地攪拌,直到藥油顏色變黑。取少量藥油滴入水中,用手搓揉看看軟硬是否適中。然後加入琥珀等藥粉,攪拌均勻,倒入不透水的容器中存放。每次使用時,依照瘡腫的大小,將膏藥塗抹在舊布上貼敷,每天更換兩次。

治療發背癰疽、熱毒鬱結、腫痛堅硬的木通膏配方

木通(一份)、甘草(一份)、當歸(一份)、白芷(一份)、防風(一份,去除蘆頭)、細辛(一份)、梔子仁(一份)、黃連(一份)、垂柳枝(切碎三合,生的)、黃芩(三分)、黃丹(六兩)、黃蠟(二兩)、清麻油(一斤)

將上述藥材切碎,放入麻油中浸泡三天。然後放入乾淨的鍋子裡,用小火熬煮,直到柳枝變成黃黑色。用棉布過濾掉藥渣,取澄清的藥油,再放回鍋裡用小火慢慢熬煮。接著依序加入黃丹,用柳木製成的刮刀不停地攪拌,直到均勻。取少量藥油滴入水中,用手搓揉看看軟硬是否適中。然後加入黃蠟,攪拌均勻,倒入不透水的容器中存放。每次使用時,依照腫結部位的大小,將膏藥在火邊稍微烤熱後,攤在舊布上貼敷,每天更換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