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三 (4)
卷第六十三 (4)
1. 治一切癰疽發背瘡腫結硬膏藥諸方
治發背癰疽,瘡腫結硬,痛不可忍,神聖膏方。
木香(一兩),雄黃(一兩細研),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當歸(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生去皮臍),丁香(一兩),白芷(一兩),黃耆(一兩),沒藥(一兩),芎藭(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沉香(一兩),細辛(一兩),乳香(一兩),白檀香(一兩),甘松香(一兩),蠟(二兩),松脂(一兩),垂柳枝〔二(三)兩〕,柏枝(三兩),黃丹(一斤),清麻油(三斤)
上件藥,並細銼,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柏枝,以慢火煎半日,色赤黑,濾去,下諸藥,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濾出,下蠟松脂,令消,以綿濾過,淨拭鐺,卻下藥、油,入黃丹,下沸,著火煎,不住手攪,候變色黑,滴安水中如珠子,即膏成,以瓷盒盛。取帛上攤貼,每日早晚換之,取瘥為度。
治發背癰疽,結硬腫痛,烏犀膏方。
烏犀屑(一兩),玄參(一兩),黃芩(一兩),紫葛(一兩),木通(一兩),川升麻(一兩),白芷〔二(一)兩〕,當歸(一兩),白蘞(一兩),白芨(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甘草(二兩),赤芍藥(一兩)桂心(一兩),槐枝(二兩),垂柳枝(三兩),桑枝(二兩),松脂(二兩),黃丹(十二兩),蠟(二兩),油(二斤),青鹽(二兩)
上件藥,細銼,於淨鐺內,以油浸藥三宿,後以文火煎,令白芷色赤黑,濾去滓。次下松脂、蠟,令消,綿濾去滓,拭鐺令淨,都傾鐺內,下黃丹,文火上煎,不住手以柳篦攪,候色變黑,滴於水內,捻看軟硬得所,傾於瓷盒內。用,帛上攤貼,日二換之。
治風毒氣結,堅硬疼痛及消附骨疽,黑金膏方。
桂心(一分),芎藭(一分),當歸〔一兩(分)〕,木鱉子(一分去殼),烏賊魚骨(一分),漏蘆(一分),白芨(一分),川烏頭(一分生,去皮臍),雞舌香(一分),木香(一分),白檀香(一分),丁香(一分),松脂(二兩),亂髮(一兩),黃丹(六兩),清麻油(一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松脂、亂髮、麻油內,煎,令發盡,綿濾去滓,澄清,拭鐺令淨。以慢火熬藥,入黃丹,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黑色,一時下諸藥末,入攪令勻,看軟硬得所,於不津器內收。每使,看腫痛處大小,於火畔煨,攤故帛上,厚貼,日二換之。
治發背,一切惡毒瘡腫,堅硬疼痛,琥珀膏方。
琥珀(一分細研),雄黃(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丁香(一分),木香(一分),當歸(一分),白蘞(一分),芎藭(一分),木鱉子(一兩去殼),亂髮(一兩燒灰),生地黃(二兩切),垂柳枝(二合銼),槐枝(三合銼),松脂(一兩),黃丹(五兩),清麻油(十五兩)
白話文:
治療各種癰疽、發背、瘡腫結硬的膏藥配方
神效膏藥配方
用於治療發背、癰疽、瘡腫結硬,疼痛難忍的症狀。
- 木香一兩
- 雄黃一兩(細研磨成粉)
- 桂心一兩
- 赤芍藥一兩
- 當歸一兩
-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 附子一兩(生用,去皮臍)
- 丁香一兩
- 白芷一兩
- 黃耆一兩
- 沒藥一兩
- 芎藭一兩
- 防風一兩(去除蘆頭)
- 甘草一兩
- 沉香一兩
- 細辛一兩
- 乳香一兩
- 白檀香一兩
- 甘松香一兩
- 蠟二兩
- 松脂一兩
- 垂柳枝二到三兩
- 柏枝三兩
- 黃丹一斤
- 清麻油三斤
將以上藥材切碎,先將麻油煮沸,加入甘松、檀香、柳枝、柏枝,用小火慢煎半天,直到顏色變為紅黑色,過濾去除藥渣。接著加入剩餘的藥材,用文火慢煎,直到白芷變成黑色,過濾去除藥渣。再加入蠟和松脂,使其溶解,用棉布過濾。將鍋子擦淨,倒入藥油,加入黃丹,用大火煮沸,不停攪拌,直到顏色變黑,滴在水中會凝結成珠子狀,即表示膏藥完成。將膏藥裝入瓷器中保存。使用時,將膏藥攤在布上貼敷患處,早晚更換一次,直到痊癒為止。
烏犀膏配方
用於治療發背、癰疽、結硬腫痛的症狀。
- 烏犀屑一兩
- 玄參一兩
- 黃芩一兩
- 紫葛一兩
- 木通一兩
- 川升麻一兩
- 白芷一到二兩
- 當歸一兩
- 白蘞一兩
- 白芨一兩
- 防風一兩(去除蘆頭)
- 芎藭一兩
- 甘草二兩
- 赤芍藥一兩
- 桂心一兩
- 槐枝二兩
- 垂柳枝三兩
- 桑枝二兩
- 松脂二兩
- 黃丹十二兩
- 蠟二兩
- 油二斤
- 青鹽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放入乾淨的鍋中,用油浸泡三晚。之後用文火煎煮,直到白芷顏色變為紅黑色,過濾去除藥渣。接著加入松脂、蠟,使其溶解,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將鍋子擦淨,將藥油全部倒入鍋中,加入黃丹,用文火煎煮,並不停地用柳木攪拌,直到顏色變黑,滴在水中,用手捏試軟硬度適中,即表示膏藥完成,倒入瓷器中保存。使用時,將膏藥攤在布上貼敷患處,每天更換兩次。
黑金膏配方
用於治療風毒之氣凝結,引起的堅硬疼痛,以及消除附骨疽。
- 桂心一分
- 芎藭一分
- 當歸一分或一兩
- 木鱉子一分(去除外殼)
- 烏賊魚骨一分
- 漏蘆一分
- 白芨一分
- 川烏頭一分(生用,去皮臍)
- 雞舌香一分
- 木香一分
- 白檀香一分
- 丁香一分
- 松脂二兩
- 亂髮一兩
- 黃丹六兩
- 清麻油一升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松脂、亂髮、麻油中,煎煮,直到亂髮完全融化,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留下澄清的藥油,將鍋子擦淨。用小火熬煮藥油,加入黃丹,用柳木攪拌棒不停攪拌,直到顏色變黑,再加入其他藥末,攪拌均勻,觀察軟硬度適中,裝入不透水的容器中保存。每次使用時,根據腫痛部位的大小,在火邊稍微加熱,將膏藥攤在舊布上,厚厚地貼敷患處,每天更換兩次。
琥珀膏配方
用於治療發背、各種惡毒瘡腫、堅硬疼痛。
- 琥珀一分(細研磨成粉)
- 雄黃一分(細研磨成粉)
- 硃砂一分(細研磨成粉)
- 丁香一分
- 木香一分
- 當歸一分
- 白蘞一分
- 芎藭一分
- 木鱉子一兩(去除外殼)
- 亂髮一兩(燒成灰)
- 生地黃二兩(切塊)
- 垂柳枝二合(切碎)
- 槐枝三合(切碎)
- 松脂一兩
- 黃丹五兩
- 清麻油十五兩
將丁香、木香、當歸、白蘞、芎藭五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將琥珀、雄黃、硃砂混合,細研磨。等膏藥快完成時,再加入剩餘的藥材,用油浸泡一晚。在乾淨的鍋中煎煮,直到生地黃顏色變黑,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留下澄清的藥油。在鍋中用小火熬煮藥油,依次加入黃丹,用柳木攪拌棒不停攪拌,直到顏色變黑,取少量滴在水中,用手捏試軟硬度適中,再加入琥珀等粉末,攪拌均勻,倒入不透水的容器中保存。每次使用時,根據瘡腫的大小,將膏藥塗在舊布上貼敷患處,每天更換兩次。
木通膏配方
用於治療發背、癰疽、熱毒之氣凝結、腫脹、疼痛、堅硬的症狀。
- 木通一分
- 甘草一分
- 當歸一分
- 白芷一分
- 防風一分(去除蘆頭)
- 細辛一分
- 梔子仁一分
- 黃連一分
- 垂柳枝三合(切碎,生用)
- 黃芩三分
- 黃丹六兩
- 黃蠟二兩
- 清麻油一斤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油浸泡三晚。放入乾淨的鍋中,用小火熬煮,直到柳枝變成黃黑色,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留下澄清的藥油。在鍋中用小火熬煮藥油,依次加入黃丹,用柳木攪拌棒不停攪拌,使其均勻,滴在水中,用手捏試軟硬度適中,再加入黃蠟,再次攪拌均勻,倒入不透水的容器中保存。每次使用時,根據腫結處的大小,在火邊稍微加熱,將膏藥攤在舊布上貼敷患處,每天更換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