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二 (13)
卷第六十二 (13)
1. 治發背貼熁諸方
治發背瘡腫。疼痛不可忍方。
露蜂房(一兩半),甘草(二兩生用)
上件藥。銼。以水三升。煎至二升。去滓。以綿浸湯中。洗瘡四面。闢除毒氣。令瘡早瘥。
治發背。熱毒腫痛不可忍方。
蘩萎(燒炭一升),大麥面(三合)
上件藥。以水和如膏。塗於腫上。干即易之。以瘥為度。
治發背初有。經日腫熱焮。毒氣猛盛。日夜頭疼痛。宜用此方。
雞子清(三枚),新狗糞(一掬)
上件藥相和。令硬軟得所。捏作餅子。可厚一二錢。當頭開一孔子。貼腫上。以帛子抹卻。日三貼之。取瘥為度。
治覺似發背。但是熱腫。即用之。令內消方。
皂莢(一挺去黑皮及子),栗子(一十枚去殼曝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新汲水和。如麵糊攤於布上。以敷腫處。干即易之。
治發背及疽。一切毒腫內消神驗方。
剪刀草(不限多少淨洗切)
上搗絞取汁一小盞。溫暖頻服之。並以剪刀草爛研。闊鋪於腫處。如有乾者。搗末用。蜜調塗之。
又方。
理石(五兩)
上以水煮一日。搗研令細。冷水調塗。又以青布三重。可赤處方丸。濕布拓之。熱即頻換。
又方。
上取生地黃。不限多少。搗如泥。以故布一條。闊狹如腫大小。薄攤地黃於布上。攤訖。摻木香末於地黃上。令遍。取於木香末上。又攤地黃泥一重。令夾香末訖。拓於腫上。干即易之。不過三五度效。
治發背。疼痛不已方。
上取黃牛糞。在芒田中經雨多者。此糞帶白色良。收取去渥土。曝乾。一半以武火燒令煙絕。一半燒令黑糟。相和研令極細。以生麻油調如面脂。日三四塗之。
治發背及癰疽。未潰方。
上以香豉三升。與少水相和。熟搗如泥。可腫處作餅子。厚三分。以覆腫上。以艾列其上灸之。當便減快。或一日二日灸之即良。得瘡中汁出便瘥。
又方。
莨菪葉
上似覺有瘡。即取前件葉。不限多少。旋炙令熱。便熨瘡上。冷即易之。以痛止為度。冬月無葉。即取根劈作片子。炙熱熨之。神驗。
又方。
蕓薹(一握細切)
上以酥和研。敷腫上。熱則易之。
治發背兼腫毒方。
上搗益母草。絞取汁。每服一小盞。余滓罨腫上。頻服之效。
又方。
上搗地菘。絞取汁一小盞。用乳香末一錢。以水研塗之。干即更塗。如未有頭者。於四面塗之。
又方。
上用馬齒莧有黃花時。搗絞取汁。日煎成膏。患發背者。研入硝石少許。日四五上塗瘡。
治發背癰腫方。
亂髮(燒灰)
上研令極細,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上用三年醋澱。微火煎令稠。和牛脂封上。日二易之。
又方。
上用狗牙燒灰細研。醋和敷之。
又方。
上用豬羊脂封上。亦治髮乳。
白話文:
治療背部發瘡腫痛,痛到無法忍受的藥方:
取露蜂房(約40克),甘草(約80克,生用)。將藥材切碎,加約3升水煎煮至剩約2升,去除藥渣。用棉布浸泡在藥液中,擦洗瘡腫周圍,以排除毒氣,使瘡腫早日痊癒。
治療背部發瘡,熱毒腫痛到無法忍受的藥方:
取蘩萎(燒成炭約1升),大麥麵粉(約50克)。將藥材用水調和成糊狀,塗在腫脹處,乾了就更換,直到痊癒為止。
治療背部剛開始發瘡,經過一天後腫脹發熱,毒氣強盛,日夜頭痛的藥方:
取雞蛋清(3個),新鮮狗糞(約一把)。將藥材混合均勻,使其軟硬適中,捏成餅狀,厚約3-6毫米,中間開一個小孔,貼在腫脹處,用布抹平,每天貼三次,直到痊癒為止。
治療感覺像要發背瘡,但只是熱腫的藥方,使其消腫:
取皂莢(一條,去除黑皮和籽),栗子(十個,去殼曬乾)。將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新打的水調和成麵糊狀,攤在布上,敷在腫脹處,乾了就更換。
治療背部發瘡和癰疽等各種毒腫,使其消腫的神效藥方:
取剪刀草(不限數量,洗淨切碎),搗爛絞取汁液約一小杯,溫熱後頻繁服用,並將搗爛的剪刀草鋪在腫脹處,如果乾了,就將剪刀草搗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抹。
另一個藥方:
取理石(約200克),用水煮一天,搗碎磨細,用冷水調和塗抹,再用三層青布蓋在紅腫處,用濕布敷在上面,熱了就頻繁更換。
另一個藥方:
取生地黃,不限數量,搗成泥狀,用一條舊布,寬窄與腫脹大小相同,將地黃泥薄薄地攤在布上,攤好後,在生地黃上撒上木香粉,使其均勻覆蓋,然後在木香粉上再攤一層地黃泥,使木香粉夾在中間,貼在腫脹處,乾了就更換,一般三五次即可見效。
治療背部發瘡,疼痛不止的藥方:
取黃牛糞,最好是在稻田裡經過雨水沖刷的,這種糞便帶有白色為佳。收集後去除濕土,曬乾,一半用武火燒成煙盡,一半燒成黑色焦炭,混合後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生麻油調和成面脂狀,每天塗抹三四次。
治療背部發瘡和癰疽,尚未潰破的藥方:
取香豉(約3升),加少量水混合,搗爛成泥狀,在腫脹處做成厚約1公分的餅狀,覆蓋在腫脹處,在上面放上艾絨進行艾灸,很快就能減輕疼痛,或者一天灸一兩次即可有效,當瘡中流出汁液後便會痊癒。
另一個藥方:
取莨菪葉,當感覺要發瘡時,立即取葉子不限數量,稍微烤熱,然後熨燙在瘡上,冷了就更換,直到疼痛停止。冬天沒有葉子時,就取根部切成薄片,烤熱熨燙,效果很好。
另一個藥方:
取蕓薹(約一把,切細),用酥油調和磨碎,敷在腫脹處,熱了就更換。
治療背部發瘡同時有腫毒的藥方:
搗爛益母草,絞取汁液,每次服用一小杯,剩餘的藥渣敷在腫脹處,頻繁服用即可見效。
另一個藥方:
搗爛地菘,絞取汁液約一小杯,加入乳香粉末約3克,用水調和塗抹,乾了就更換,如果還沒有膿頭,就塗抹在腫脹的四周。
另一個藥方:
使用馬齒莧有黃花時,搗爛絞取汁液,每天熬製成膏狀,給背部發瘡的人使用,加入少量硝石粉末,每天塗抹四五次。
治療背部發瘡癰腫的藥方:
將亂髮燒成灰,磨成極細的粉末,不計時間,用溫酒調服約3克。
另一個藥方:
使用三年以上的醋澱,用微火煎至濃稠,加入牛脂封在瘡上,每天更換兩次。
另一個藥方:
將狗牙燒成灰,磨成細粉,用醋調和敷在瘡上。
另一個藥方:
用豬或羊的脂肪封在瘡上,也能治療乳房發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