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二 (10)

1. 治發背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發背疼痛不可忍。或未有膿。得快利即愈。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川大黃(二分銼微炒),黃芩(三分),川升麻(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黃耆(半兩銼),梔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生銼),黃連(半兩去須),干藍葉(半兩),巴豆(五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五丸。得利為度。

治發背初覺。宜服此方。

黃牛乳(二大盞),秦艽(二兩去苗銼)

上件藥相和。煎至一大盞。去滓。分溫三服。當得快利為效。

治發背初覺。熱毒壅結。宜宣泄毒氣。令不成瘡腫方。

川烏頭(半兩生去皮臍搗羅為末),巴豆(一分去皮心膜生研),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細。以軟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以快利為度。未利再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不論時間,用溫水沖服二錢。

治療背部疔瘡疼痛難忍,或尚未化膿的情況,若能順利排便即可痊癒,宜服用犀角丸。

犀角屑(半兩),川大黃(二分,切碎微炒),黃芩(三分),川升麻(半兩),防風(半兩,去除蘆頭),人參(半兩,去除蘆頭),當歸(半兩),黃耆(半兩,切碎),梔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生切碎),黃連(半兩,去除鬚根),干藍葉(半兩),巴豆(五十枚,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去油脂)。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巴豆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三五百下,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五丸,以排便為度。

治療背部疔瘡剛出現時,宜服用此方。

黃牛乳(兩大杯),秦艽(二兩,去除莖苗切碎)

將上述藥材混合,煎至一杯,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應能順利排便,方為有效。

治療背部疔瘡剛出現,熱毒鬱結時,宜宣洩毒氣,使其不形成瘡腫。

川烏頭(半兩,生用,去皮臍,搗碎磨成粉末),巴豆(一分,去皮心膜,生研),硃砂(一分,細磨)

將上述藥材混合,研磨均勻細緻,用軟糯的米飯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溫水送服五丸,以排便為度,若未排便可再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