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二 (9)
卷第六十二 (9)
1. 治發背諸方
治初覺皮膚及項背有瘡癤。恐成癰疽。兼臟腑壅澀。或寒熱口乾心煩。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知母(三分),木通(一兩銼),赤芍藥(三分),川升麻(三分),薺苨(三分),葳蕤(三分),黃芩(三分),甘草(二分生銼),麥門冬(一兩去心),馬牙硝(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不計時候溫服。以利一兩行為度。
治發背腫痛。煩悶。漏蘆散方。
漏蘆(一兩),白蘞(一兩),黃芩(一兩),白薇(一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生銼)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川大黃〔二(一)兩半銼碎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熱。每腫痛。四肢煩疼。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黃芩(一兩),遠志(一兩去心),麥門冬(一兩去心),生乾地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芎藭(半兩),赤芍藥(半兩),當歸(半兩),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毒腫如杏。煩熱疼痛。大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地骨皮(二兩),玄參(二兩),甘草(一兩生銼),川升麻(二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大熱發癰在背。或於陰股間。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半銼),黃耆(一兩半銼),木通(一兩半銼),前胡(一兩半去蘆頭),川升麻(一兩半),栝蔞根(二兩),赤芍藥(一兩),赤茯苓(一兩),甘草(一兩生銼),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小麥一百粒。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初欲作腫。宜服此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梔子仁(一兩),川升麻(一兩),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生銼)玄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腫如杏或如雞子者。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木香(一兩),川升麻(一兩),麻黃(三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發背赤腫。發熱疼痛膿不出。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赤小豆(一分熟),赤芍藥(半兩),白蘞(三分),芎藭(三分),栝蔞根(三分)
白話文:
治療背部生瘡的各種藥方
治療剛開始覺得皮膚或脖子背部有瘡癤,擔心變成癰疽,並且有內臟不通暢,或發冷發熱、口乾、心煩等症狀的藥方:犀角散
將犀角屑(約37.5克)、知母(約11克)、木通(約37.5克切碎)、赤芍藥(約11克)、川升麻(約11克)、薺苨(約11克)、葳蕤(約11克)、黃芩(約11克)、甘草(約7.5克生切)、麥門冬(約37.5克去心)、馬牙硝(約37.5克)、川大黃(約37.5克切碎略炒)等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約200毫升的水煎煮至約120毫升,去除藥渣,加入約15毫升的竹瀝,不拘時間溫服,以排便一兩次為止。
治療背部生瘡腫痛、煩悶的藥方:漏蘆散
將漏蘆(約37.5克)、白蘞(約37.5克)、黃芩(約37.5克)、白薇(約37.5克)、赤芍藥(約37.5克)、甘草(約37.5克生切)、枳實(約37.5克麩炒微黃)、川大黃(約56克切碎略炒)、麻黃(約37.5克去根節)等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約200毫升的水煎煮至約120毫升,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背部生瘡發熱、腫痛,四肢煩躁疼痛的藥方:黃耆散
將黃耆(約37.5克切碎)、黃芩(約37.5克)、遠志(約37.5克去心)、麥門冬(約37.5克去心)、生地黃(約19克)、人參(約19克去蘆頭)、芎藭(約19克)、赤芍藥(約19克)、當歸(約19克)、犀角屑(約19克)、甘草(約19克生切)等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約200毫升的水煎煮至約120毫升,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背部生瘡,毒腫像杏子一樣大,煩熱疼痛的藥方:大木香散
將木香(約37.5克)、地骨皮(約75克)、玄參(約75克)、甘草(約37.5克生切)、川升麻(約75克)、川大黃(約37.5克切碎略炒)等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約200毫升的水煎煮至約120毫升,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背部或陰股間生癰,發高熱的藥方:黃芩散
將黃芩(約56克切碎)、黃耆(約56克切碎)、木通(約56克切碎)、前胡(約56克去蘆頭)、川升麻(約56克)、栝蔞根(約75克)、赤芍藥(約37.5克)、赤茯苓(約37.5克)、甘草(約37.5克生切)、川大黃(約75克切碎略炒)、人參(約19克去蘆頭)、當歸(約19克)等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約200毫升的水,加入竹葉十四片、小麥一百粒、生地黃少量,煎煮至約120毫升,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背部生瘡剛開始要腫起來的藥方:
將川大黃(約37.5克切碎略炒)、梔子仁(約37.5克)、川升麻(約37.5克)、黃芩(約37.5克)、甘草(約37.5克生切)、玄參(約37.5克)等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約200毫升的水煎煮至約120毫升,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背部生瘡,腫大如杏子或雞蛋的藥方:沉香散
將沉香(約37.5克)、麥門冬(約37.5克去心)、木香(約37.5克)、川升麻(約37.5克)、麻黃(約112.5克去根節)、川大黃(約37.5克)等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約200毫升的水煎煮至約120毫升,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背部生瘡,紅腫發熱疼痛,膿液不出來的藥方:黃耆散
將黃耆(約37.5克切碎)、赤小豆(少量煮熟)、赤芍藥(約19克)、白蘞(約11克)、芎藭(約11克)、栝蔞根(約11克)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