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一 (8)
卷第六十一 (8)
1. 治癰諸方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十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癰腫。結硬疼痛。宜服內消散方。
赤小豆(一合熬令熟),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生銼),蘧麥(一兩),白蘞(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黃芩(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黃耆(一兩銼),沉香(一兩),川升麻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癰腫不能潰。野葛散方。
野葛皮(一分),龍骨(二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一兩),栝蔞〔一(二)兩乾者〕王不留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癰腫及發背。乳癰。一切毒腫。悉能內消。膿化為水。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黃耆(一兩半銼),防風(一兩去蘆頭),黃芩(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梔子仁(一兩),吳藍(一兩),甘草(一兩生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粥飲下三丸。當快利為度。即吃冷白粥止之。未利。加至五丸。
白話文:
治療癰瘡的各種藥方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小杯水,加入二十片竹葉,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癰腫,結塊堅硬疼痛,適合服用內消散藥方。
赤小豆(一合,炒熟),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甘草(一兩,切碎),蘧麥(一兩),白蘞(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黃芩(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黃耆(一兩,切碎),沉香(一兩),川升麻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不拘時間,用溫水調服二錢。
治療癰腫無法潰破,使用野葛散藥方。
野葛皮(一分),龍骨(二兩),乾薑(半兩,炮裂切碎),桂心(一兩),栝蔞(一或二兩,乾燥的),王不留行(一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癰腫及背部癰瘡、乳癰,各種毒腫,都能使腫消退,膿化為水,使用犀角丸藥方。
犀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黃耆(一兩半,切碎),防風(一兩,去除蘆頭),黃芩(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梔子仁(一兩),吳藍(一兩),甘草(一兩,切碎),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磨,用紙包裹壓去油)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三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粥湯服用三丸,以達到腹瀉為度,立即吃冷的白粥止瀉。如果沒有腹瀉,可以增加到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