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四 (6)
卷第十四 (6)
1. 治傷寒後腳氣諸方
夫傷寒後腳氣者。此走風毒濕氣。滯於腎經。緣腎主腰膝。今腎既濕。故腳弱而滿。即成腳氣也。又春夏之時。溫濕之氣搏於腎經。沉滯不散。兩腳浮腫。疼悶而熱。遇其體性夙有風毒。則風濕之氣。上衝心肺。即氣悶而胸滿。致於夭橫。診其左手尺脈當洪而數。是其候也。若服藥後。其脈沉而緩者。疾當愈也。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心腹妨悶。坐臥不安。宜服檳榔散方。
白話文:
得了傷寒後,兩腳浮腫的人。這是風毒濕氣在作怪,它們滯留在腎經中。因為腎臟主管腰部和膝蓋,現在腎臟受到濕氣侵襲,所以腳部又虛弱又浮腫,形成了腳氣。春秋季節時,溫暖潮濕的氣候影響了腎經,使濕氣沉積無法散去。導致兩腳浮腫,疼痛悶脹且發熱。如果體質較弱,體內本來就有風毒,那麼風濕之氣就會往上衝擊心肺,引起氣悶胸悶,甚至危及生命。診斷時要看左手的尺脈:如果脈象洪大且數,就是這個病症的徵兆。如果服藥後,脈象變沉穩而緩慢,那麼病情就將痊癒。
檳榔(三分),羚羊角屑(三分),木香(三分),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檳榔:3 分 羚羊角屑:3 分 木香:3 分 郁李仁:3 分(用熱水浸泡去皮,略微炒過) 吳茱萸:1 分(用熱水浸泡 7 次,焙乾後略微炒過) 陳皮:3 分(用熱水浸泡去白色內瓤,焙乾)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攻心。悶亂。腹滿如石。大小便澀。宜服鱉甲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濾去藥渣,不論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遺症,如腳氣上攻至心,感到胸悶混亂,腹部硬如石塊,大小便不通暢,應服用鱉甲散。
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木通(三分銼),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赤茯苓(一兩),羚羊角屑(三分),檳榔(三分)
白話文:
鱉甲:三分,塗上醋後炙烤至微黃,去掉裙部和邊緣。 木通:三分,研成粗末。 郁李仁:一兩,用湯浸泡,去除皮尖,稍稍炒一下。 赤茯苓:一兩。 羚羊角屑:三分。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心下痞堅。或時妨痛。不能下食。宜服木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過篩成為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去渣,不分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的腳氣病,心下痞硬,偶爾疼痛,無法正常進食,應服用木香散。
木香(三分),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訶黎勒皮(三分),檳榔〔一(三)分〕,赤茯苓(三分),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
白話文:
木香:3 克 鱉甲:3 克,塗上醋炙烤至微黃,去掉裙和襴(邊緣) 訶黎勒皮:3 克 檳榔:1(或 3)克 赤茯苓:3 克 郁李仁:3 克,用湯浸泡,去掉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衝心。煩悶氣促。腳膝酸。昏沉不利。宜服沉香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不分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療傷寒後腳氣上衝至心,感到煩悶、呼吸急促、腳膝酸軟、頭腦昏沈不舒。應服用沈香散方。
沉香(三分),赤芍藥(一兩),木通(三分銼),紫蘇莖葉(一兩半),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曝乾微炒),檳榔(二分),川朴硝(一兩)
白話文:
沉香:3 分 赤芍藥:1 兩 木通:3 分,切碎 紫蘇莖葉:1.5 兩 吳茱萸:0.5 兩,用熱水浸泡 7 次後曬乾,稍炒 檳榔:2 分 川朴硝:1 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心煩滿悶。不下飲食。嘔逆痰唾。宜服半夏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搗碎成粗顆粒,作為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取一杯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至水量剩餘六分。將藥渣濾除。不限時間,趁溫熱時服下。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枳殼(三分麩炒去白瓤),赤茯苓(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木通(三分銼),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話文:
- 半夏:三分,用湯洗七次以去除滑性。
- 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製然後去除白色內瓤。
- 赤茯苓:三分。
- 前胡:三分,去除蘆頭。
- 木通:三分,切成小段。
-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氣衝心。神識悶亂。宜服桑白皮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六分滿,濾去渣滓,不分時辰溫服。 治療傷寒後期,出現氣沖心胸,精神意識混亂的情況,應服用桑白皮散。
桑白皮(三分銼),大腹皮(一兩銼),木通(三分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三分)
白話文:
方劑:
- 桑白皮(研碎,量為三分)
- 大腹皮(研碎,量為一兩)
- 木通(研碎,量為三分)
- 陳橘皮(浸泡於熱水中去除白瓤,烘乾,量為三分)
- 紫蘇莖葉(量為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衝。心膈煩悶。宜服羚羊角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兩。用水一大碗,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剩五分滿,濾去渣滓,不分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療傷寒後腳氣上衝,心胸煩悶,適合服用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一兩),旋覆花(三分),赤茯苓(一兩),黃芩(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檳榔(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羚羊角粉一兩 土茯苓一兩 旋覆花三分 黃芩三分 半夏三分(用熱水洗七次除去滑膩) 檳榔三分 陳橘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瓤,然後炒製) 吳茱萸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炒乾並稍微炒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衝心。心神煩亂。嘔逆惡食。腳膝痠疼。宜服紫蘇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體積。濾去藥渣,不分時間趁熱服用。 治療傷寒後出現的腳氣上衝至心,心神煩亂,噁心嘔吐,不想吃東西,腳膝酸痛等症狀,應服用紫蘇散。
紫蘇莖葉(一兩),木香(三分),赤茯苓(三分),沉香(一兩),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赤芍藥(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通(一兩銼),檳榔(三分)
白話文:
材料:
- 紫蘇莖葉:1 兩
- 木香:3 錢
- 赤茯苓:3 錢
- 沉香:1 兩
- 吳茱萸:1 錢(用湯浸泡 7 次,烘乾後微炒)
- 赤芍藥:1 兩
- 陳皮:3 錢(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乾)
- 木通:1 兩(切碎)
- 檳榔:3 錢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痰逆。頭目旋悶。宜服前胡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粉,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殘渣,不論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腳氣上攻,痰逆,頭目眩暈不適,宜服用前胡散。
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一兩半),大腹皮(三分),桑根白皮(一兩半銼)
白話文:
- 前胡(1 兩,去掉蘆頭)
- 半夏(3 分,用湯清洗 7 次去除滑膩)
- 桂心(3 分)
- 甘草(3 分,炙烤至微紅,然後切碎)
- 陳橘皮(3 分,用湯浸泡去除白瓤後烘烤)
- 赤茯苓(1 兩半)
- 大腹皮(3 分)
- 桑根白皮(1 兩半,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風毒。腳氣。心膈壅悶。頭旋目眩。宜服犀角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篩細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體積,濾去渣滓,不論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的風毒、腳氣、心胸憋悶、頭暈眼花,適合服用犀角散。
犀角屑(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羌活(一兩),秦艽(一兩去苗),桂心(三分),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大腹皮(三分),牛膝(一兩半去苗)
白話文:
犀牛角粉(3分) 防風(1兩,去除根莖) 羌活(1兩) 秦艽(1兩,去除幼苗) 桂心(3分) 陳年橘皮(3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大腹皮(3分) 牛膝(1兩半,去除幼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煩滿。及腳膝疼腫。宜服赤茯苓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五分,去掉渣滓,不論時候溫服。 治療傷寒後腳氣上攻,感到煩躁脹滿,以及腳膝疼痛腫脹,應該服用赤茯苓散。
赤茯苓(一兩),赤芍藥(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大腹子(三分),桑根白皮(一兩半銼),紫蘇莖葉(三分),百合(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羚羊角屑(三分),漢防己(三分)
白話文:
赤茯苓 1 兩 赤芍藥 1 兩 枳殼 3 分(炒至微黃,去掉果肉) 大腹子 3 分 桑根白皮 1 兩半(切碎) 紫蘇莖葉 3 分 百合 3 分 川大黃 3 分(切碎,微炒) 甘草 0.5 兩(炙至微紅,切碎) 郁李仁 3 分(用湯浸泡,去掉皮和尖端,微炒) 羚羊角屑 3 分 漢防己 3 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上攻。心胸煩悶。喘促食少。宜服柴胡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體積,濾去渣滓,不論時間冷熱皆可服用。 治療傷寒後腳氣上攻,心胸煩悶,呼吸急促,食慾不振,應服用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旋覆花(三分),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大腹子(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桑根白皮(一兩半銼),紫蘇莖葉(三分),馬牙硝(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白話文:
- 柴胡(50 克,去除根鬚)
- 旋覆花(10 克)
- 青橘皮(10 克,用熱水浸泡過,去除白色瓤)
- 大腹子(10 克)
- 半夏(10 克,用熱水洗滌 7 次以去除黏滑)
- 桑根白皮(75 克,切碎)
- 紫蘇莖葉(10 克)
- 馬牙硝(100 克)
- 甘草(25 克,烤製呈微紅色,切碎)
木香(三分),檳榔(三分),川朴硝(三分),紫蘇莖葉(半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白話文:
木香(1.8克),檳榔(1.8克),川朴硝(1.8克),紫蘇莖葉(6克),枳實(6克,用麩皮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三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腳氣。並背氣。宜服大黃丸方。
白話文:
把這些藥材搗成粗末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半分生薑和三根蔥白。煎煮至水量剩下一半。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牛膝(三分去苗),檳榔(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香(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桂心(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
白話文:
大黃(1兩,切碎後小火炒),牛膝(3錢,去除根部),檳榔(1兩),枳殼(3錢,用麩子炒至微黃,去掉果肉),木香(3錢),人參(3錢,去除根鬚),郁李仁(1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再小火炒),桂心(3錢),前胡(1兩,去除根鬚)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物搗成粉末。加入蜜煉,搗兩三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在用餐前,用溫酒送服 20 丸。
治傷寒後腳氣久不瘥。心腹脹滿。腿膝浮腫。胸膈妨悶。宜服木瓜丸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遺留的腳氣長期不愈,心腹部脹滿,腿膝部浮腫,胸部感到憋悶,應該服用木瓜丸。
木瓜(一兩半乾者),桂心(半兩),沉香(一兩),柴胡(一兩去苗),檳榔(一兩),高良薑(三分銼),赤芍藥(一兩),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曝微炒),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木瓜(一兩半,曬乾的) 桂心(半兩) 沉香(一兩) 柴胡(一兩,去掉嫩芽) 檳榔(一兩) 高良薑(三分,切碎) 赤芍藥(一兩) 吳茱萸(三分,用熱水浸泡七次,晾乾後稍炒) 厚朴(三分,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初覺腳氣。宜用淋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成粉末,加入蜂蜜攪拌,再搗三至五百下。做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於餐前用生薑水吞服三十丸。
薏苡仁根(三兩),蒴藋枝(五兩),枳殼根(三兩),吳茱萸(一兩)
白話文:
薏苡仁的根(150克) 蒴藋的枝條(250克) 枳殼的根(150克) 吳茱萸(50克)
上件藥。細銼。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入鹽半合。漿水一碗。看冷熱淋腳。欲淋時。蹋一新磚。勿令湯過腳面。旋旋淋之。湯盡為度。淋蘸腳了。以少生薑汁。熟摩腳心。
治傷寒後腳氣。腫滿不消。宜用淋蘸方。
白話文:
取上方的藥材,細細研磨成粉。以三鬥水煎煮,煎至二斗的量。過濾掉藥渣,加入半合鹽和一碗漿水。觀察湯藥的溫度,冷熱適宜時再淋腳。淋腳前,踩在一塊新的磚塊上,不要讓湯藥超過腳面。一邊旋轉腳掌,一邊淋藥湯。淋到藥湯用完為止。淋完藥湯後,用一些生薑汁塗抹腳心,仔細按摩。
蓖麻葉(一兩),枸杞根(一兩),葡萄蔓(一兩),蒴藋(七兩銼),羌活(一兩),藁本(一兩),吳茱萸(半兩),杏仁(半兩),椒(一合),青鹽(一兩)
白話文:
蓖麻葉:1 兩 枸杞根:1 兩 葡萄藤:1 兩 蒴藋:7 兩(曬乾後切成碎末) 羌活:1 兩 藁本:1 兩 吳茱萸:0.5 兩 杏仁:0.5 兩 花椒:1 合(注:合為量器單位,容量約 200 毫升) 青鹽:1 兩
上件藥。搗細銼。分為二劑。每劑用水二斗。入蔥白連須三莖。生薑一兩拍碎。煎至一斗二升。去滓。入鹽半匙。避風處。看冷熱淋蘸。
白話文:
將前面提到的藥材搗碎,分為兩劑。每一劑用兩鬥水,加入連根鬚的三根蔥白,一兩拍碎的生薑,煎煮至一斗二升。過濾掉藥渣,加入半匙鹽。在避風的地方,看冷熱適中後就可以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