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9)

1. 治腎臟中風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中風。腳膝麻痹無力。腰背強直疼痛。言語不利。面色萎黑。肌體羸瘦。宜服蛜𧌴丸方。

蛜𧌴(三分微炒),白附子(三分炮裂),防風(三分去蘆頭),天麻(三分),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黃耆(三分銼),萆薢(三分),桂心(一兩),獨活(三分),丹參(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安息香(一兩),海桐皮(三分銼),補骨脂(三分微炒),仙靈脾(三分),牛膝(一兩去苗),雄黃(半兩細研水飛過),麝香(半兩細研),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二服。

治腎臟氣虛。風邪所中。腰腳緩弱無力。視聽不聰。腰脊痠痛。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沉。宜服天麻丸方。

天麻(一兩半),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巴戟(一兩),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菖蒲(一兩),石斛(一兩半去根銼),蛜𧌴(一兩微炒),萆薢(一兩銼),肉桂(一兩去皴皮),牛膝(一兩去苗),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獨活(一兩),丹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杜仲(一兩去皴皮炙微黃銼),肉蓯蓉(一兩半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黃),磁石(二兩燒令通赤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治腎臟中風諸方

上方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前,用溫酒調服兩錢(約6克)。

治療腎臟中風、腳膝麻痺無力、腰背僵硬疼痛、說話不利索、面色萎黑、身體消瘦的,宜服用蛜蝪丸。

蛜蝪(三分,微炒)、白附子(三分,炮製至裂開)、防風(三分,去蘆頭)、天麻(三分)、天雄(三分,炮製至裂開,去皮和臍)、白花蛇(一兩,酒浸泡後去皮骨,炙烤至微黃)、黃耆(三分,切碎)、萆薢(三分)、桂心(一兩)、獨活(三分)、丹參(三分)、當歸(三分,切碎,微炒)、安息香(一兩)、海桐皮(三分,切碎)、補骨脂(三分,微炒)、仙靈脾(三分)、牛膝(一兩,去苗)、雄黃(半兩,研磨細緻,水飛)、麝香(半兩,研磨細緻)、肉蓯蓉(三分,酒浸泡一夜,刮去粗皮,炙烤至乾燥)。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一日服用兩次。

治療腎臟氣虛,感受風邪,腰腳酸軟無力,視聽不清,腰脊痠痛,腹部虛冷,面色無光澤,精神萎靡的,宜服用天麻丸。

天麻(一兩半)、附子(一兩,炮製至裂開,去皮和臍)、巴戟(一兩)、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烤至微黃)、菖蒲(一兩)、石斛(一兩半,去根,切碎)、蛜蝪(一兩,微炒)、萆薢(一兩,切碎)、肉桂(一兩,去粗皮)、牛膝(一兩,去苗)、天雄(一兩,炮製至裂開,去皮和臍)、獨活(一兩)、丹參(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杜仲(一兩,去粗皮,炙烤至微黃,切碎)、肉蓯蓉(一兩半,酒浸泡一夜,刮去粗皮,炙烤至微黃)、磁石(二兩,燒至通紅,用醋淬洗七遍,研磨細緻,水飛)。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溫酒送服,空腹或晚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