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 (2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 (24)

1. 治積年腸風下血不止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槐耳(半斤切作片子),皂莢(十挺剝去皮子),硼(硇)砂(一兩細研)

上件藥。用米醋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後。再入鐺中。以文火養成膏。入硼(硇)砂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粥飲下十丸。

治積年腸風下血疼痛。宜服此方。

灶突墨(二兩),荊芥(一兩),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槐子湯下三十丸。

治積年腸風下血。肛門腫疼。肌體羸劣。宜服此方。

蛇黃〔一枚生(大)者〕,釅醋(五合)

上以炭火燒蛇黃通赤。即入醋中淬。重疊燒淬。醋盡為度。搗細研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半錢。

治積年腸風下血。面色萎黃。下部腫疼。或如鼠奶。或如雞冠。常似蟲咬。痛癢不息宜服此綠礬丸方。

綠礬(四兩),搗碎安瓶子內。以瓦子蓋口。用大火燒一食間。候冷取出。細研如粉。更用白鹽一兩硫黃一兩合研。再入瓶內。准前燒一食間。候冷取出。研令極細。入附末一兩。都研令勻。用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暖生地黃汁下二十丸。當日瀉血便定。一月全除根本。

又方。

綠礬(二兩燒令赤),釜底墨(一兩),烏賊魚骨(一兩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赤糙米湯下三十丸。

又方。

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蕓薹子(一兩微炒),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枳殼湯下三十丸。

治腸風積年不瘥。轉加羸困。黃耆丸方。

黃耆(二兩銼),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白礬(二兩燒灰),硫黃(一兩細研水飛),榼滕子(二枚去殼以酥蜜塗炙黃),蝟皮(一兩炙黃焦),虎眼皮(一兩炙令黃熟),栝蔞(一兩),皂莢(二挺去黑皮塗酥蒸一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積年腸風瀉血。面色萎黃。附子丸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食鹽(一兩),當歸(一兩銼碎微炒),乾薑(一兩炮裂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陳米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鯽魚(一枚長五寸者去腸肚及淨洗),白礬末(二兩)

上件藥。將白礬入魚腹內。以線縫合。入於瓦瓶內蓋定。以炭火燒為灰。取出細研。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白話文:

針對多年腸風下血不止的各種藥方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搗製一兩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熱的粥水送服二十丸。

另一藥方

槐耳(半斤,切片),皂莢(十個,剝去外皮),硼砂(一兩,研成細末)。

將以上藥材加入三升米醋中煎煮,取出一升藥液,去除藥渣後,再放入鍋中,用小火熬製成膏狀,加入硼砂混合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或晚餐前,用溫熱的粥水送服十丸。

治療多年腸風下血疼痛,宜服用此方

灶突墨(二兩),荊芥(一兩),木香(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浸泡過的蒸餅和成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槐子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多年腸風下血,肛門腫痛,身體虛弱,宜服用此方

蛇黃(一個,大的),濃醋(五合)。

用炭火將蛇黃燒至通紅,立即放入醋中淬火,反覆燒淬,直到醋用完為止。搗碎研成散劑。每次飯前用粥水調服半錢。

治療多年腸風下血,面色萎黃,下部腫痛,或像鼠奶,或像雞冠,常有蟲咬的感覺,痛癢不止,宜服用此綠礬丸方

綠礬(四兩),搗碎放入瓶子內,用瓦片蓋住瓶口,用大火燒一個時辰,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白鹽一兩、硫磺一兩一同研磨,再次放入瓶內,用相同方法燒一個時辰,冷卻後取出,研磨至極細。加入附子末一兩,全部研磨均勻,用小米飯和成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及晚餐前,用溫熱的生地黃汁送服二十丸。當天即可止血,一個月可徹底根除病根。

另一藥方

綠礬(二兩,燒至紅色),鍋底墨(一兩),烏賊魚骨(一兩,烤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小米飯和成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煎好的赤糙米湯送服三十丸。

另一藥方

皂莢(一兩,去除黑皮,塗上酥油炙烤至焦黃,去除皂莢子),芸薹子(一兩,微炒),枳殼(二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煎好的枳殼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腸風多年不癒,反而更加虛弱,宜服用黃耆丸方

黃耆(二兩,切碎),附子(二兩,炮製至開裂,去除皮和臍),白礬(二兩,燒成灰),硫磺(一兩,研磨成細末,用水漂洗),榼滕子(二枚,去除外殼,用酥油和蜂蜜塗抹後炙烤至黃色),蝟皮(一兩,炙烤至黃色焦),虎眼皮(一兩,炙烤至黃色熟透),栝蔞(一兩),皂莢(二個,去除黑皮,塗上酥油蒸一次)。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搗製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十丸。

治療多年腸風瀉血,面色萎黃,宜服用附子丸方

附子(二兩,炮製至開裂,去除皮和臍),食鹽(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乾薑(一兩,炮製至開裂切碎),杏仁(一兩,用湯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皂莢(一兩,去除黑皮,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去除皂莢子)。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搗製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陳米粥水送服二十丸。

另一藥方

鯽魚(一條,長約五寸,去除內臟洗淨),白礬末(二兩)。

將白礬放入魚腹內,用線縫合。放入瓦瓶中蓋好,用炭火燒成灰。取出研磨成細粉,用軟飯和成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