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 (7)

1. 治痔肛邊生核寒熱諸方

上件藥。都細銼。用綿都包裹。以釅醋三升。浸一宿出之。以煉成豬脂三升。入藥綿包子。及蛇皮雄黃杏仁。微火煎之。可減一半以來。瀝乾藥包子。收膏於不津器中。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半匙。

又方。

鱉頭(一分炙令黃),鐵精(一分),麝香(半錢)

上件藥。都研如粉。日三五度。貼於痔上。

又方。

砒霜(一分),甜葶藶(一分微炒令香),蜣螂(一兩微炙取腹下肉)

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和丸。如蓮子大。綿裹一丸。納下部。不覺急逼。但且忍之。待苦急。可上盆子瀉下惡膿。去病根本。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全部仔細切碎,用棉布完整包好。用三升濃醋浸泡一整晚後取出。再用三升煉好的豬油,放入藥棉包,以及蛇皮、雄黃、杏仁,用小火煎煮,直到藥液減少一半左右。瀝乾藥包,將膏狀藥物收集在不透水的容器中。每次飯前,用溫熱的粥或飲品調和半湯匙服用。

另一個藥方:

鱉頭(炙烤至黃色,一份),鐵精(一份),麝香(半錢)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每天三到五次,敷貼在痔瘡上。

另一個藥方:

砒霜(一份),甜葶藶(微微炒香,一份),蜣螂(微微炙烤取腹下肉,一兩)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蓮子。用棉布包裹一顆藥丸,塞入下部(肛門)。若無急迫感,就先忍耐。等到感到劇烈疼痛時,就可坐在便盆上,排出惡膿,從根本上去除疾病。

2. 治痔生瘡腫痛諸方

夫痔生瘡腫痛者。由大腸久虛。為風熱留滯。腸胃痞澀。津液不流。邪熱之氣。上攻肺臟。下注肛腸。不能宣散。故成斯疾也。此皆恣食生冷。飲酒過度。酒食之毒。停滯臟腑。傳留腸間。故令下血生瘡腫痛。亦名牝痔疾也。

治痔疾生瘡腫痛。下血不止。地榆散方。

地榆(銼),黃耆(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檳榔,當歸(銼微炒),黃芩,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痔。下血不止。生瘡腫痛。榼藤散方。

榼藤子(一兩取仁),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當歸(三分銼微炒),黃耆(一兩銼),槐子(一兩微炒),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露蜂房(三分微炒),蛇蛻皮(一兩燒灰),藁本(半兩),桂心(半兩),豬後懸蹄甲(七枚炙令焦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痔。下部生瘡腫痛。膿血不止。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赤小豆(一兩炒熟),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蘞(一兩),桂心(一兩)黃芩(三分),赤芍藥(三分),槐木子(一兩微炒),枳殼(實)(一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二錢。

治痔。下部生瘡腫。下血不絕。腹痛不止。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黃耆(一兩銼),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當歸(一兩銼微炒),桔梗(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槐子(二兩微炒),桑木耳(一兩微炒),生薑屑(半兩焙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一(二)錢。

治痔。生瘡腫痛。下血不止。蝸牛散方。

蝸牛(五枚炙令黃),蠐螬(三枚炙令黃),螻蛄(三枚炙令黃),赤石脂(一分),白龍骨〔二(一)分〕,麝香(一分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羌活(三分),榼藤子(一兩取仁),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治痔疾。風熱毒氣攻下部。生瘡腫痛。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二兩微炒),槐花(二兩微炒),黃耆(二兩銼)

上件藥。搗細羅。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痔疾。下部生瘡腫痛。宜服此方。

蝟皮(一枚炙令黃),牛蒡子(一合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痔疾。生瘡破後。恐成瘻。宜服此方。

鵓鴿糞(半升),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以鴿糞。於淨地上。周迴用火燒令煙盡。取麝香。同細研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痔瘡腫痛諸方

痔瘡生瘡腫痛,是因大腸長期虛弱,風熱停滯,腸胃阻塞,津液無法運行,邪熱之氣上攻肺臟,下注肛腸,無法宣洩,因此導致此病。這些都是因為恣意食用生冷食物、過度飲酒,酒食之毒停滯臟腑,傳入腸道,導致下血、生瘡、腫痛,也稱為牝痔。

治療痔瘡生瘡腫痛、下血不止的地榆散:

地榆、黃耆、枳殼(麩炒至微黃去瓤)、檳榔、當歸(銼碎微炒)、黃芩、赤芍藥(以上各一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痔瘡下血不止、生瘡腫痛的榼藤散:

榼藤子仁(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至黃色)、當歸(三分,銼碎微炒)、黃耆(一兩,銼碎)、槐米(一兩,微炒)、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蜂房(三分,微炒)、蛇蛻(一兩,燒成灰)、藁本(半兩)、桂枝(半兩)、豬後蹄甲(七枚,炙至焦黃)。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調服二錢。

治療痔瘡下部生瘡腫痛、膿血不止的黃耆散:

黃耆(二兩,銼碎)、赤小豆(一兩,炒熟)、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白蘞(一兩)、桂枝(一兩)、黃芩(三分)、赤芍藥(三分)、槐米(一兩,微炒)、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溫粥調服二錢。

治療痔瘡下部生瘡腫痛、下血不止、腹痛不止的鱉甲散:

鱉甲(一兩,塗醋炙至黃色,去裙邊)、黃耆(一兩,銼碎)、枳殼(一兩半,麩炒至微黃去瓤)、當歸(一兩,銼碎微炒)、桔梗(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槐米(二兩,微炒)、桑耳(一兩,微炒)、生薑末(半兩,焙乾)。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調服一至二錢。

治療痔瘡生瘡腫痛、下血不止的蝸牛散:

蝸牛(五枚,炙至黃色)、蠐螬(三枚,炙至黃色)、螻蛄(三枚,炙至黃色)、赤石脂(一分)、白龍骨(一至二分)、麝香(一分,研細後加入)。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調服一錢。

另一方: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至微黃)、羌活(三分)、榼藤子仁(一兩)、當歸(三分,銼碎微炒)。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溫粥調服一錢。

治療痔瘡風熱毒氣攻下部、生瘡腫痛的蜂房散:

蜂房(二兩,微炒)、槐花(二兩,微炒)、黃耆(二兩,銼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每次飯前用粥調服一錢。

治療痔瘡下部生瘡腫痛的方子:

蝟皮(一枚,炙至黃色)、牛蒡子(一合,微炒)。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調服一錢。

治療痔瘡生瘡破裂後,防止形成廔管的方子:

斑鳩糞(半升)、麝香(半兩,研細)。將斑鳩糞放在乾淨的地上,用火燒至煙盡,再加入麝香研磨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調服二錢。

治療痔瘡大腸疼痛生瘡的檳榔丸:

檳榔(二兩,搗碎)、白礬(三兩,搗碎)、黃丹(一兩)。將白礬、黃丹放入瓷瓶中,用五斤火燒至通紅,冷卻後取出研細,加入檳榔末拌勻,用蜂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用粥送服二十丸。

另一方:

硃砂(一分)、麝香(一分)、蛇蛻(一分,微炒)。將藥材研細成粉末。每次使用前,先用鹽水清洗患處,擦乾後,用蜂蜜調和藥粉塗抹。

另一方:

地蜈蚣(一百枚,炒乾)、五倍子(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新鮮的口脂調和藥粉,塗抹在患處,疼痛會立即止住。

治療痔瘡生瘡腫痛下血的馬齒莧膏:

取新鮮馬齒莧,洗淨泥土,搗碎絞汁,用小火煎成膏,冷卻後,每天取少量製成丸藥,放入患處。

另一方:

將熊膽塗抹在痔瘡上,每天三到五次,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