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九 (2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九 (25)

1. 治氣痢諸方

夫氣痢者。由表裡不足。腸胃虛弱。積水之氣。客於腸間。臟腑不和。陰虛則泄。故為氣痢也。

治氣痢。腹內疼痛。不欲食。溫中散方。

白芍藥(半兩),白朮(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痢。腹內疼痛。四肢不和。少欲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紅豆蔻(一兩去皮),乾薑(半兩炮裂銼),當歸(三分銼微炒),訶黎勒(一兩煨用皮),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氣痢。心腹疼痛。不欲飲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當歸(三分銼微炒),紅豆蔻(三分去皮),木香(半兩),龍骨(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氣痢。心腹疼痛。白朮丸方。

白朮(三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蕪荑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久氣痢不瘥。腹內冷痛。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硼(硇)砂(一兩),白礬(二兩燒令汁盡),黃丹(一兩微炒),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治氣痢久不止。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黃連(一兩去須微炒),蕪荑仁(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上取寒食一百五日。預採木蓼曝乾。用時搗羅為末。食前。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上取黃牛乳一小盞。煎蓽茇末一錢。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治氣痢諸方

氣痢是因為表裡不足,腸胃虛弱,積水之氣停留在腸道,臟腑失調所致。陰虛則容易腹瀉,所以會導致氣痢。

溫中散方 (治氣痢、腹痛、厭食)

白芍藥半兩、白朮三分、炙甘草一分(微炙至赤色,切碎)、吳茱萸一分(用湯浸泡七次,烘乾,微炒)、桂心半兩、當歸半兩(切碎,微炒)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入生薑半片、大棗兩枚,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木香散方 (治氣痢、腹痛、四肢不溫、食慾不振)

木香三分、紅豆蔻一兩(去皮)、炮薑半兩(炮製後切碎)、當歸三分(切碎,微炒)、訶黎勒一兩(煨熟,帶皮)、赤石脂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辰,用粥水送服。

訶黎勒散方 (治氣痢、心腹疼痛、厭食)

訶黎勒一兩(煨熟,帶皮)、當歸三分(切碎,微炒)、紅豆蔻三分(去皮)、木香半兩、龍骨三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辰,用粥水送服。

白朮丸方 (治氣痢、心腹疼痛)

白朮三分、麩炒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瓤)、黃連半兩(去鬚,微炒)、當歸三分(切碎,微炒)、蕪荑仁一兩(微炒)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粉末,用蜂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不拘時辰,用粥水送服。

木香丸方 (治久治不癒的氣痢、腹內冷痛)

木香半兩、硼砂一兩、煅白礬二兩(煅燒至汁液完全蒸發)、黃丹一兩(微炒)、龍骨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粉末,用軟飯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不拘時辰,用粥水送服。

枳殼丸方 (治久治不癒的氣痢)

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黃連一兩(去鬚,微炒)、蕪荑仁一兩(微炒)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粉末,用軟飯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服用,每次三十丸,用粥水送服。

另方一

寒食節一百五天前採摘木蓼,曬乾。使用時搗碎過篩,製成粉末。飯前,用粥水送服一錢。

另方二

取黃牛乳一小杯,煎煮蓽茇粉一錢。不拘時辰,溫服。

2. 治蠱注痢諸方

夫蠱注痢者。由歲時寒暑不調。則有濕毒之氣傷人。隨經脈血氣。漸至於臟腑。大腸虛者。毒氣乘之。毒氣挾熱與血相搏。則成血痢也。毒氣侵蝕於臟腑。如病蠱注之狀。痢血雜膿瘀黑。有片如雞肝。與血雜下。是蠱注痢也。

治蠱注痢。下血如鵝鴨肝。腹痛不止。地榆散方。

地榆(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兩),柏葉(一兩微炙),茜根(一兩銼)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當歸(一兩銼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取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蠱注痢。血如雞肝者。心神煩躁。宜服此方。

犀角屑(一兩),地榆(三分銼),蘘荷根(一兩),馬兜鈴根(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蠱注下血如雞肝。體熱。心腹中煩悶。茜根散方。

茜根(一兩銼),川升麻(一兩),犀角屑(一兩),地榆(一兩銼),黃芩(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黑豆(一合),毛桃膠(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

治蠱注痢。下血如鵝鴨肝。心中煩悶。不欲飲食。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茜根(一兩銼),犀角屑(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黃柏(一兩銼),黃芩(一兩),地榆(一兩半銼),蘘荷根(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蠱注痢。下血。心神煩悶。腹中㽲痛。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地榆(一兩銼),犀角屑(一兩),茜根(一兩),柏葉(二兩微炒),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當歸(一兩銼微炒),牛角䚡灰(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蠱注熱毒痢血。或如小豆汁。腹痛煩悶。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地榆(一兩銼),黃連(一兩去須微炒),柏葉(一兩微炒),黃柏(一兩微炙銼),黃芩(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赤地利(一兩),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萹竹葉(一兩銼)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吳藍汁二合。更煎三五沸。食前分溫二服。

治痢。或先下白。後下赤。或先下赤後下白。此為腸蠱痢。宜服此方。

牛膝(三兩去苗搗碎)

上以酒三(二)升。漬經三宿。每於食前。溫飲一小盞。

白話文:

蠱注痢的治療方法

蠱注痢是由於一年四季寒暑失調,導致濕毒之氣侵害人體,循經脈血氣,逐漸侵犯臟腑所致。大腸虛弱的人更容易受到毒氣侵犯。毒氣夾雜熱邪與血液搏鬥,就會形成血痢。毒氣侵蝕臟腑,就像中了蠱毒一樣,痢疾排出血液、膿液,顏色瘀黑,其中夾雜著像雞肝一樣的組織塊,這就是蠱注痢。

治療蠱注痢,下血像鵝鴨肝一樣,腹痛不止的方劑:地榆散

地榆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赤芍藥一兩,柏葉一兩(微炙),茜根一兩(切碎),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將以上藥物搗碎,粗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成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蠱注痢,下血像雞肝一樣,心神煩躁的方劑

犀角屑一兩,地榆三分(切碎),蘘荷根一兩,馬兜鈴根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成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蠱注痢,下血像雞肝一樣,身體發熱,心腹煩悶的方劑:茜根散

茜根一兩(切碎),川升麻一兩,犀角屑一兩,地榆一兩(切碎),黃芩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成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另一方劑:

黑豆一合,毛桃膠半兩

以上藥物用一杯水煎成六分,去渣,飯前分兩次溫服。

治療蠱注痢,下血像鵝鴨肝一樣,心中煩悶,不想吃東西的方劑:升麻散

川升麻一兩,茜根一兩(切碎),犀角屑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黃柏一兩(切碎),黃芩一兩,地榆一兩半(切碎),蘘荷根一兩半

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

治療蠱注痢,下血,心神煩悶,腹部絞痛的方劑:黃芩散

黃芩一兩,地榆一兩(切碎),犀角屑一兩,茜根一兩,柏葉二兩(微炒),甘草一兩(炙微赤,切碎),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當歸一兩(切碎,微炒),牛角煅灰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成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蠱注痢熱毒,痢疾排出血液,或像豆漿一樣,腹痛煩悶的方劑:犀角散

犀角屑一兩,地榆一兩(切碎),黃連一兩(去須,微炒),柏葉一兩(微炒),黃柏一兩(微炙,切碎),黃芩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赤地利一兩,生地黃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粥飲調服。

另一方劑:

萹竹葉一兩(切碎)

以上藥物用一杯水煎成六分,去渣,加入兩合吳藍汁,再煎煮三五沸,飯前分兩次溫服。

治療痢疾,先排出白色,然後排出紅色,或先排出紅色,然後排出白色,這是腸蠱痢,宜服此方:

牛膝三兩(去苗,搗碎)

用三升酒浸泡三天三夜,每次飯前溫服一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