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四 (2)
卷第十四 (2)
1.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諸方
夫傷寒後虛損。心氣不足。致多驚悸。此由邪熱乘於心也。心主於血。又主於神。血脈亂則神氣不定。故令驚悸也。
白話文:
傷寒病後身體虛弱,心氣不足,容易受驚嚇。這是因為邪熱侵襲了心臟。心臟掌管血液和神志。血液流動紊亂,神氣也會不穩定。所以會導致驚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或時妄語。四肢煩熱。肌體羸瘦。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出現的心虛、驚悸,有時候會胡言亂語,四肢感到煩熱,身體消瘦,適合服用白茯苓散。
白茯苓(一兩),遠志(三分去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石膏(一兩),黃芩(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熟乾地黃(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
白話文:
- 白茯苓:一兩
- 遠志:三分,去核
- 半夏:半兩,用湯清洗七次去除滑液
- 石膏:一兩
- 黃芩:半兩
- 人參:一兩,去鬚
- 桂心:半兩
- 熟地黃:一兩
- 麥門冬:半兩,去核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下飴糖一分。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藥粉。每次服用 4 錢。用一中盞水,放入半片生薑和兩枚紅棗。煎至剩下六分。過濾掉渣滓。加入一分飴糖。攪拌均勻。不限制服藥時間,溫熱飲用即可。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煩悶。及咽喉不利。面目忽赤忽黃。虛羸少力。宜服紫石英散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心臟虛弱、驚恐不安、煩躁不適、以及喉嚨不暢、臉色時紅時黃、身體虛弱無力,適合服用紫石英散。
紫石英(一兩細研),桂心(一兩),紫菀(一兩洗去苗土),白茯苓(二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一兩銼),熟乾地黃(二兩)
白話文:
- 紫水晶(1 兩,研磨成粉)
- 桂皮(1 兩)
- 紫菀(1 兩,洗淨根部的泥土)
- 白茯苓(2 兩)
- 麥門冬(1.5 兩,去核、烘焙)
- 人參(1 兩,去掉鬚根)
- 甘草(0.5 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 黃耆(1 兩,切碎)
- 熟地黃(2 兩)
上件搗羅為散。入石英和勻。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不安。人參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石英粉攪拌均勻。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生薑片半兩、棗子三顆。熬煮到只剩下五分之一。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人參(一兩去蘆頭),茯神(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 茯神:一兩
- 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瓤皮,並烘烤
- 杏仁:一分,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尖和雙仁麩,並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煩熱口乾。頭項時疼。宜服龍齒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棗子三顆,煎煮至六分滿,濾去殘渣,不論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後心虛驚悸、煩熱口乾、頭頸時有疼痛,應服用龍齒散。
龍齒(一兩),子芩(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茯神(三分),川升麻(半兩),大青(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石膏(一兩)
白話文:
龍齒(60 克),知母(18 克),防風(18 克,去蘆頭),茯神(18 克),川升麻(30 克),大青(30 克),人參(18 克,去蘆頭),石膏(60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把上列藥材搗碎成粉。每次取三錢。加入一小湯碗水。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將藥渣濾掉。加入半合竹瀝。攪拌均勻。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多忘。或夢驚魘。及諸不足。宜服遠志散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多忘、或者夢中受驚、以及各種身體虛弱的情況,適合服用遠志散方。
遠志(去心),人參(去蘆頭),龍齒,茯神,紫石英(細研),赤石脂,當歸(銼微炒),桂心,甘草(炙微赤銼),白朮,白芍藥,紫菀(洗去苗土),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話文:
遠志(去除中央的空心) 人參 (去除頂端的蘆頭) 龍齒 茯神 紫石英 (細細研磨) 赤石脂 當歸 (切碎並微炒) 桂心 甘草 (烤至微紅並切碎) 白朮 白芍藥 紫菀 (清洗乾淨,去除莖部泥土) 防風 (去除蘆頭) 麥門冬 (去除中央空心,烘乾,用量為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入石英。相和令勻。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文提到的藥材搗成粗末。加入石英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盞水,放入三顆紅棗。煮沸後煮至剩五分之一的量。將渣滓濾掉。不限時間,溫熱時服用。
治傷寒後虛羸。心氣乏弱。驚悸。多忘。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白芍藥(半兩),黃耆(一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遠志(三分去心),菖蒲(一兩)
上件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伏熱在心。心虛驚悸。宜服龍齒丸方。
白話文:
傷寒痊癒後,體虛乏力,心氣不足,容易驚悸,記憶力減退,可以服用茯神散。茯神一兩,白芍藥半兩,黃芪一兩切片,人參半兩去掉蘆頭,遠志三分去掉心,菖蒲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三個大棗,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若傷寒痊癒後,伏熱留在心臟,導致心虛驚悸,可以服用龍齒丸。
龍齒(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遠志(半兩去心),鐵粉(半兩細研),防風(三分去蘆頭),茯神(一兩),生乾地黃(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黃連(二分去須),馬牙硝(三分細研),麝香(半分細研)
白話文:
- 龍齒(60 克)
- 人參(60 克,去根須)
- 遠志(30 克,去心)
- 鐵粉(30 克,細磨)
- 防風(18 克,去根須)
- 茯神(60 克)
- 生乾地黃(60 克)
- 麥門冬(90 克,去心,烘焙)
- 黃連(12 克,去須)
- 馬牙硝(18 克,細磨)
- 麝香(3 克,細磨)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金銀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再搗三、兩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藥,不限時機,用竹葉金銀湯送服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精神昏亂。煩悶。四肢沉重。不能飲食。宜服防風丸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出現的心虛、驚悸、精神混亂、煩悶、四肢沈重、無法正常飲食的情況,適合服用防風丸。
防風(一兩半去蘆頭),茯神(一兩半),人參(一兩半去蘆頭),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黃連(半兩去須),豉(一合),白朮(二兩)
白話文:
防風(15克,去除根莖尖端) 茯神(15克) 人參(15克,去除根莖尖端) 天門冬(15克,去除中心部位) 黃連(5克,去除根須) 豉(一碗) 白朮(3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臥起不安。吃食全少。宜服人參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混合後再搗兩三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論時辰,以粥湯送服二十粒。 治療傷寒後心虛驚悸、睡不安穩、食慾不振的情況,應服用人參丸。
人參(三分去蘆頭),茯神(三分),黃連(一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焙),白朮(三分)柏子仁(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黃耆(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龍齒(三分)
白話文:
人參(三分,去除鬚根) 茯神(三分) 黃連(一兩,去除鬚根) 麥門冬(一兩,去除中心,烘烤) 白朮(三分) 柏子仁(三分) 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 黃耆(三分,切碎) 甘草(三分,烘烤至微紅,切碎) 陳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厚朴(半兩,去除粗皮,塗上薑汁炙烤至香氣四溢) 龍齒(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或用心力勞倦。四肢煩弱。心虛驚悸。翕翕短氣。宜服補虛定志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混合再搗數百次,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分時辰,用粥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傷寒後遺症,或是因心力勞累、四肢疲乏無力、心虛驚悸、呼吸短促等症狀,宜服用補虛定志丸。
茯神(一兩),遠志(半兩去心),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人參(三分去蘆頭),熟乾地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三分銼),桂心(半兩),牛膝(半兩去苗),澤瀉(半兩)
白話文:
茯苓(60克),遠志(30克,去心),麥門冬(90克,去心烘乾),人參(18克,去蘆頭),熟地黃(60克),甘草(30克,炙烤至微紅,切碎),黃耆(18克,切碎),桂心(30克),牛膝(30克,去葉),澤瀉(30克)
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發即恍惚不定。眠臥不定。酸棗仁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混合,再搗數百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粥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傷寒後心虛、驚悸,發作時精神恍惚不安,睡眠不穩。此為酸棗仁丸的配方。
酸棗仁(三分微炒),枸杞子(三分),甘菊花(三分),白茯苓〔三(二)分〕,遠志(半兩)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人參(三分去蘆頭),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赤石脂(一兩),龍齒(一兩),柏子仁(三分)
白話文:
酸棗仁(3錢,微炒) 枸杞子(3錢) 甘菊花(3錢) 白茯苓(6錢) 遠志(1兩) 天門冬(3兩,去掉心,烘焙) 人參(3錢,去掉蘆頭) 防風(3錢,去掉蘆頭) 桂心(3錢) 赤石脂(2兩) 龍齒(2兩) 柏子仁(3錢)
上件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恍惚不定。宜服黃耆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篩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混合,再搗數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粥或水送服三十丸。 治療傷寒後心虛、驚悸、精神恍惚不安定的情況,適合服用黃耆丸。
黃耆(半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龍齒(一兩),茯神(三分),鐵粉(一兩細研),金銀箔(各五十片細研),防風(半兩去蘆頭),遠志(半兩去心),熟乾地黃(三分)
白話文:
- 黃耆(10 克,切碎)
- 人參(10 克,去蘆頭)
- 龍骨(20 克)
- 茯苓(6 克)
- 鐵粉(20 克,細研)
- 金箔和銀箔(各 50 片,細研)
- 防風(10 克,去蘆頭)
- 遠志(10 克,去心)
- 熟地黃(6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入鐵粉金銀箔。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神氣不定。宜服龍齒丸方。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末,加入鐵粉、金箔和銀箔。將所有材料研磨均勻。用煉過的蜂蜜和藥粉一起搗打三五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限服用時間,每次服用 20 顆,用粥送服。
龍齒(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茯神(一兩),犀角屑(一兩),龍膽(一兩去蘆頭),鬼臼(三分去毛),桂心(一兩),防風(半兩去蘆頭),遠志(三分去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麝香(一錢細研)
白話文:
龍齒(60克),人參(60克,去除鬚根),虎睛(一對,用酒浸泡一夜,稍烤),茯神(60克),犀角屑(60克),龍膽(60克,去除鬚根),鬼臼(18克,去除毛刺),桂心(60克),防風(30克,去除鬚根),遠志(18克,去除內核),甘草(6克,炙烤至微紅,切碎),麝香(6克,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金銀湯下二十丸。
治傷寒後心肺壅熱。背膊煩悶。心虛驚悸。眼澀口乾。宜服羚羊角丸方。
白話文:
將上面所列的藥材研磨成細粉末,加入麝香並充分研磨均勻。再加入煉好的蜂蜜,反复研磨三、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時,不限時間,用金銀湯送服二十丸。
此方適用於傷寒之後,心肺積熱,背部及胸部感到煩悶,心神不安,容易驚悸,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的症狀。可以服用羚羊角丸來治療。
羚羊角屑(三分),川升麻(一兩),梔子仁(一兩),玄參(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龍齒(一兩半),金銀箔(各五十片與馬牙硝同研令細),茯神(一兩半),知母(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子芩(一兩),赤芍藥(一兩),大麻仁(一兩半別研如膏),馬牙硝(二兩細研)
白話文:
羚羊角粉(三分) 川升麻(一兩) 梔子仁(一兩) 玄參(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並烘培) 龍齒(一兩半) 金箔、銀箔(各五十片,與馬牙硝研磨成細粉) 茯神(一兩半) 知母(一兩) 防風(一兩,去除蘆頭) 蒼朮(一兩) 赤芍藥(一兩) 大麻仁(一兩半,研磨成膏狀) 馬牙硝(二兩,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金銀箔馬牙硝麻仁。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金箔、銀箔、馬牙硝和麻仁。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再搗三百到二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時不限時間,用竹葉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