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九 (9)
卷第五十九 (9)
1. 治久赤白痢諸方
治久赤白痢不止。腹痛。不食。龍骨丸方。
龍骨(三分),地榆(一兩銼),赤石脂(三分),沒石子(三分),艾葉(三分微炒),黃柏(三分微炙銼),橡實(半兩),當歸(三分銼微炒),芎藭(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久赤白痢。日夜無數。腹痛不可忍。代赭丸方。
代赭(二兩),黃柏(二兩塗蜜炙微赤),黃耆(一兩半銼),龍骨(一兩),赤石脂(一兩燒赤投醋中濾出),艾葉(一兩),狗頭骨灰(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久赤白痢不瘥。日夜度數無恆。神效硃砂丸方。
硃砂(一分),定粉(一分),粉霜(一分),巴豆(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面。用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空心。以冷酒湯下二丸。忌食熱物。
治久患赤白痢。抵聖丸方。
硫黃(半兩),密陀僧(一分燒通赤),白礬灰(半兩),寒水石(二兩燒通赤)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冷水下五丸。
治久赤白痢不瘥。羸困。雲實丸方。
雲實(二合),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龍骨(一兩末),女萎〔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又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龍骨(三分),白礬(一兩燒令汁盡),胡粉(二分燒令黃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赤烏腳(四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十五丸。
又方。
白礬(二兩),黃丹(二兩),
上件藥。先搗白礬為末。布在銚子內。便以黃丹覆之。武火燒至沸定。卻研為末。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又方。
黃柏(三兩微炙銼搗羅為末)
上煨獨頭蒜令熟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鼠尾草花
上搗末。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久赤白痢。及瀉水方。
川烏頭(二枚一枚豆煮一枚生用為末)
上以黑豆半合。入水同煮。黑豆熟為度。與豆同研爛。丸如綠豆大。每服。以黃連湯下五丸。
白話文:
治久赤白痢諸方:
針對久治不癒的赤白痢疾(腹瀉,伴有血便或黏液便),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有多種藥方:
-
龍骨丸方:治療久治不癒的赤白痢,腹痛,不食。 將龍骨、地榆、赤石脂、沒石子、艾葉、黃柏、橡實、當歸、川芎等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粥送服,不拘時辰。
-
代赭丸方:治療久治不癒的赤白痢,日夜腹痛難忍。將代赭、黃柏、黃耆、龍骨、赤石脂、艾葉、狗頭骨灰等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粥送服,不拘時辰。
-
神效硃砂丸方:治療久治不癒的赤白痢,日夜腹瀉次數不定。將硃砂、滑石粉、明礬、巴豆等藥材研磨成粉,用水浸泡蒸餅後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空腹服用,每次兩丸,用冷酒送服,忌食熱物。
-
抵聖丸方:治療久患赤白痢。將硫黃、密陀僧、白礬灰、寒水石等藥材研磨成粉,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冷水送服。
-
雲實丸方:治療久治不癒的赤白痢,導致身體消瘦虛弱。將雲實、附子、龍骨、女萎等藥材研磨成粉,用煮熟的棗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粥送服,不拘時辰。
-
另一藥方:將黃連、龍骨、白礬、胡粉等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粥送服,不拘時辰。
-
另一藥方:將赤烏腳、附子、乾薑等藥材研磨成粉,用醋煮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粥送服。
-
另一藥方:將白礬和黃丹一起燒製,研磨成粉,用軟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粥送服,不拘時辰。
-
另一藥方:將黃柏研磨成粉,與煨熟的獨頭蒜一起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粥送服,不拘時辰。
-
另一藥方:將鼠尾草花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粥送服,不拘時辰。
-
治療久治不癒的赤白痢及水瀉:將川烏頭(一部分豆煮,一部分生用)與黑豆一起煮熟,研磨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黃連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