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八 (15)
卷第五十八 (15)
1. 治尿血諸方
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熱。血滲於脬故也。血得熱而妄行。故因熱流散。滲於脬內而尿血也。
治小便出血。心神煩熱。口乾。眠臥不安。柏葉散方。
柏葉(二兩微炙),黃芩(二兩),車前子(二兩),甘草(二兩炙微赤銼),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半兩。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尿血。水道中痛不可忍。茅根散方。
白茅根(三兩銼),赤芍藥(一兩),滑石(二兩),木通(二兩銼),子芩(一兩半),葵子〔二兩(合)〕,亂髮灰(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小便尿血。皆因膀胱有虛熱所致。宜服此方。
柏葉(一兩微炙),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暖生地黃汁一小盞。調下二錢。
治因勞損。尿血不止方。
生地黃汁(五合),車前葉汁(五合),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將二味汁相和。每服食前。暖一小盞。調下膠末二錢。
治虛損。膀胱有熱。尿血不止。宜服蒲黃丸方。
蒲黃(一兩),生乾地黃(二兩),葵子(一兩),黃耆(一兩銼),麥門冬(二兩去心焙),荊實(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赤茯苓(一兩),車前子(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大麻子根(三兩銼),亂髮灰(研令細)
上以水二大盞。煎麻根取一盞三分。去滓。每於食前。暖一小盞。調下發灰一錢。
又方。
蒲黃(二兩),鬱金(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生地黃汁(五合),生藕汁(五合),蜜(一合)
上三味相和。暖令溫。食前分為三服。
白話文:
治尿血諸方
尿血是因為膀胱有外來的熱邪,導致血液滲漏到膀胱裡。血液因為熱而異常運行,因此熱邪流竄,滲入膀胱內而出現尿血。
治小便出血、心煩熱、口乾、睡眠不安:柏葉散
柏葉(二兩,微炙)、黃芩(二兩)、車前子(二兩)、甘草(二兩,炙至微赤,切碎)、阿膠(二兩,搗碎,炒至黃燥)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約100ml),加入生地黃半兩、竹葉二七片,煎煮至六分(約60ml),去渣。飯前溫服。
治尿血、尿道疼痛難忍:茅根散
白茅根(三兩,切碎)、赤芍藥(一兩)、滑石(二兩)、木通(二兩,切碎)、黃芩(一兩半)、葵花子(二兩)、亂髮灰(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治小便尿血(因膀胱虛熱):柏葉湯
柏葉(一兩,微炙)、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至微赤,切碎)、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飯前,用溫熱的生地黃汁一小盞,調服藥粉二錢。
治因勞損導致尿血不止:生地車前鹿角膠方
生地黃汁(五合)、車前葉汁(五合)、鹿角膠(三兩,搗碎,炒至黃燥)
將兩種汁液混合。每次飯前,溫熱一小盞,加入鹿角膠末二錢服用。
治虛損、膀胱有熱、尿血不止:蒲黃丸
蒲黃(一兩)、生乾地黃(二兩)、葵花子(一兩)、黃耆(一兩,切碎)、麥門冬(二兩,去心,焙乾)、荊芥實(三分)、當歸(三分,切碎,微炒)、赤茯苓(一兩)、車前子(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三十丸。
另一方:麻根亂髮灰方
大麻子根(三兩,切碎)、亂髮灰(研磨成細粉)
用兩大盞水煎煮麻根,取一盞三分(約75ml),去渣。每次飯前,溫熱一小盞,加入亂髮灰一錢服用。
另一方:蒲黃鬱金散
蒲黃(二兩)、鬱金(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二錢。
另一方:生地藕汁蜜方
生地黃汁(五合)、生藕汁(五合)、蜂蜜(一合)
將三種汁液混合,溫熱後,飯前分三次服用。
2. 治小便色赤如血諸方
夫小便色赤如血者。此由憂愁驚恐。心氣虛熱。客邪之氣。與客熱搏於心。所以小便色赤也。心主南方火。在四月五月六月其色赤。因驚恐動於心心不受邪。邪熱即敷於小腸。入脬中。所以小便色赤如血也。
治腎熱脬囊澀。小便色赤如血。宜服榆皮散方。
榆白皮(四兩銼),葵子(四兩),車前子(四兩),木通(四兩銼),滑石(四兩),蜜(六兩)
上件藥。都搗。以水一斗。煮取二升。綿濾去滓。下蜜更煎五七沸。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
治小便色赤如血。心神躁。水道中痛。宜服此方。
生乾地黃(二兩),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車前子(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小便如血色。小腹脹滿疼痛。宜服麥門冬丸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黃耆(一兩銼),茯神(半兩),栝蔞根(一兩),子芩(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芍藥(半兩),蒲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車前子(一兩),木通(一兩銼),生乾地黃(一兩),滑石(二兩),石葦(一兩去毛),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小便赤色。澀痛。茅根飲子方。
白茅根(二兩),赤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生乾地黃(二兩),木通(二兩銼),葵子(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小腸壅熱。小便如紅花汁。宜服此方。
木通(二兩銼),葵子(一兩),滑石(二兩),石葦(一兩去毛),子芩(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白話文:
治小便色赤如血諸方
小便顏色鮮紅如血,是憂愁驚恐、心氣虛熱,或外邪之氣與體內熱邪互相搏結於心臟所致。心臟屬火,在四、五、六月,其氣旺盛,顏色偏紅。若因驚恐,心神受損,邪熱就會蔓延到小腸,再進入膀胱,導致小便顏色鮮紅如血。
治腎熱膀胱澀痛,小便色赤如血,宜服榆皮散:
榆白皮四兩(切碎)、葵子四兩、車前子四兩、木通四兩(切碎)、滑石四兩、蜂蜜六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加水一斗,煮成二升,過濾去渣,加入蜂蜜,再煎煮五到七沸。每次飯前溫服一小盞。
治小便色赤如血,心神煩躁,水道疼痛,宜服此方:
生地黃二兩、黃芩一兩、炙甘草一兩(切碎)、車前子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芒硝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過濾去渣,飯前溫服。
治小便如血色,小腹脹滿疼痛,宜服麥門冬丸: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乾)、黃耆一兩(切碎)、茯神半兩、栝蔞根一兩、黃芩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芍藥半兩、蒲黃一兩、炙甘草半兩(切碎)、車前子一兩、木通一兩(切碎)、生地黃一兩、滑石二兩、石葦一兩(去毛)、當歸一兩(切碎,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至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三十丸。
治小便赤色,澀痛,茅根飲子:
白茅根二兩、赤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生地黃二兩、木通二兩(切碎)、葵子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加水一大盞,煎煮至五分,過濾去渣,飯前溫服。
治小腸積熱,小便如紅花汁,宜服此方:
木通二兩(切碎)、葵子一兩、滑石二兩、石葦一兩(去毛)、黃芩一兩、炙甘草一兩(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過濾去渣,飯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