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八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八 (16)

1. 治脬轉諸方

夫脬轉者。是脬屈闢。小便不通。名為脬轉。其病狀臍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應下。便強忍之。或為寒熱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氣還上。氣迫於脬中。屈闢不得充脹。外水應入不得其入。內溲應出不得其出。致內外相壅塞。故令不通也。此病至四五日乃有致死者。

飽食訖。應小便而忍之。或飽食訖而走馬。或小便急因疾走。忍尿入房。亦皆令脬轉。或脬落。並致於死矣。

治脬轉。不得小便。鬼箭散方。

鬼箭羽(三兩),蘧麥(一兩),葵子(一兩),石葦(一兩去毛),滑石(三兩),木通(一兩銼),榆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琥珀(一兩細研),車前葉(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三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車前子(一兩),雀糞(半兩微炒),滑石(一兩),赤芍藥(一兩),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亂髮(半兩燒灰),滑石(二兩),鯉魚齒(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又方。

琥珀(一兩細研),蔥白(五莖切)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半。去蔥。分為三服。不計時候服。

又方。

亂髮(三兩燒灰),滑石(二兩),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細研令勻。用桃白皮一斤。搗。以水絞取汁二升。不計時候。以汁一小盞。調下二錢。

又方。

梁上塵(一錢),蒲黃(一錢)

上件藥。同研勻。都為一服。食前。以溫水調下。

又方。

雞子〔一枚敲破去(取)黃〕

上以溫水調服之。不過三服。

又方。

浮萍草(曝乾)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冷水調下二錢。若小便不通利。流膿。服之亦佳。

治脬轉。小便不得。經三四日困篤欲死方。

滑石(二兩),蒲黃(一兩)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又方。

鹽(半斤熬令熱)

上以囊盛。熨小腹。須臾熱徹便通。

又方。

車前草(一握銼)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為二服。

白話文:

膀胱脹痛諸方

膀胱脹痛,指的是膀胱彎曲阻塞,小便不通,稱為膀胱脹痛。症狀是肚臍下腹部劇烈疼痛,無法排尿。這種病可能是因為該排尿卻忍著,或是因為寒熱之邪入侵導致。這兩種情況都會使水氣逆流向上,氣體壓迫膀胱,導致膀胱彎曲無法充盈,外來的尿液無法進入,膀胱內的尿液也無法排出,造成內外阻塞,因此無法排尿。這種病如果拖延四五天,甚至可能致命。

飽餐後該排尿卻忍住,或者飽餐後騎馬奔跑,或者因為尿急卻快速奔跑,或者忍尿後進入房間,都會導致膀胱脹痛,甚至膀胱下垂,危及生命。

治療膀胱脹痛,無法排尿的方劑:鬼箭散

鬼箭羽三兩、瞿麥一兩、葵子一兩、石葦一兩(去毛)、滑石三兩、木通一兩(銼碎)、榆白皮二兩(銼碎)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六分,濾去藥渣,不拘時溫服。

其他方劑:

方二: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琥珀一兩(細研)、車前葉二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粗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三根蔥白一起煎煮至六分,濾去藥渣,不拘時溫服。

方三:車前子一兩、雀糞半兩(微炒)、滑石一兩、赤芍藥一兩、木通一兩(銼碎)

將以上藥物搗碎粗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六分,濾去藥渣,不拘時溫服。

方四:亂髮半兩(燒成灰)、滑石二兩、鯉魚齒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製成散劑。不拘時,用溫水調服二錢。

方五:琥珀一兩(細研)、蔥白五莖(切碎)

將以上藥物用兩杯水煎煮至一杯半,濾去蔥白,分三次服用,不拘時服用。

方六:亂髮三兩(燒成灰)、滑石二兩、川芒硝一兩

將以上藥物細研磨均勻。取一斤桃白皮搗碎,絞取二升汁液。不拘時,用一小杯汁液調服二錢藥粉。

方七:梁上塵一錢、蒲黃一錢

將以上藥物研磨均勻,共為一劑。飯前用溫水調服。

方八:雞蛋一枚(敲破取蛋白)

用溫水調服,最多服用三次。

方九:浮萍草(曬乾)

將其搗碎細篩,製成散劑。不拘時,用冷水調服二錢。如果小便不通暢,並伴有膿液,服用此藥也有效。

治療膀胱脹痛,小便不通,經三四天病情危重將死之方:

方十:滑石二兩、蒲黃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製成散劑。不拘時,用溫水調服二錢。

方十一:鹽半斤(熬熱)

用布包好,熨貼小腹,片刻見效。

方十二:車前草一握(銼碎)

用一杯水煎煮至七分,濾去藥渣,分二次服用。

2. 治遺尿諸方

夫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冷。不能制約於水故也。膀胱為足太陽。腎為足少陰。二經為表裡。腎主水。腎氣下通於陰。小便者水液之餘也。膀胱為津液之府。府既虛冷。陽氣衰弱。不能制約於水。故令遺尿也。診其脈。來過寸口入魚際者。遺尿。肝脈微滑者。遺尿。左手關上脈沉為陰。

陰絕者。無肝脈也。若遺尿。尺脈實。腹牢痛。小便不禁。尺中虛。小便不禁。腎病。小便不禁。脈當沉滑而反浮大。其色當黑。而反黃者。此土之剋水。為逆不可治也。

治遺尿恆澀。戎鹽散方。

戎鹽(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蒲黃(一兩),白礬(三分燒令汁盡),龍骨(一兩),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煎棗湯調下二錢。

治遺尿。尿血。宜服此方。

牡蠣(二兩燒為粉),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色),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桑木耳(一兩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遺尿。小便澀。澤瀉散方。

澤瀉(一兩),牡丹(一兩),牡蠣(一兩燒為粉),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桑螵蛸(一兩微炒),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赤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酒調下二錢。

又方。

桑耳(一兩微炙),牡蠣(一兩燒為粉),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漢防己(一兩),葵子(一兩),防風(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遺尿不禁方。

上用羊肚系盛水令滿。急系兩頭。煮爛。開。取水頓服。

又方。

雞膍胵(十枚炙令微黃)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雄雞腸(一具炙黃)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漿水調下一錢。云向北鬥服之更良。

又方。

上用小豆葉。搗取汁。空腹溫服一小盞。

又方。

當歸(一兩銼)

上以酒二大盞。煎取汁一盞。頓服。

白話文:

治遺尿諸方

遺尿是因為膀胱虛寒,無法控制尿液所致。膀胱屬於足太陽經,腎屬於足少陰經,兩者表裡相通。腎主水,腎氣下通於下焦,小便是水液的剩餘部分。膀胱是貯藏津液的地方,膀胱虛寒,陽氣衰弱,無法約束尿液,所以就會遺尿。診斷時,脈象在寸口脈出現,並延伸到魚際穴的,就是遺尿;肝脈微弱滑利的,也是遺尿。左手關上脈沉弱為陰虛,陰虛極度者,則無肝脈。若遺尿,尺脈實,伴隨腹部脹痛,小便不禁;尺脈中虛,小便不禁,這都是腎臟疾病導致小便失禁。脈象應該沉而滑,卻反而是浮大,顏色應該黑色,卻反而是黃色,這是土剋水,屬逆證,無法治療。

治遺尿且尿液澀滯的戎鹽散:

戎鹽三分、炙甘草半兩(切碎)、蒲黃一兩、白礬三分(燒至水分蒸乾)、龍骨一兩、鹿角膠二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煎好的棗湯送服二錢。

治遺尿、尿血的方劑:

牡蠣二兩(燒成粉末)、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至微黃)、阿膠二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桑耳一兩(微炙)。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粥湯送服二錢。

治遺尿、小便澀滯的澤瀉散:

澤瀉一兩、牡丹皮一兩、牡蠣一兩(燒成粉末)、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至微黃)、桑螵蛸一兩(微炒)、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赤茯苓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酒送服二錢。

其他方劑:

桑耳一兩(微炙)、牡蠣一兩(燒成粉末)、白礬一兩(燒至水分蒸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錢。

其他方劑:

防己一兩、葵花子一兩、防風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治遺尿不禁的方劑:

用羊肚盛滿水,紮緊兩端,煮爛後打開,取水頓服。

其他方劑:

雞肫十枚(炙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錢。

其他方劑:

雄雞腸一隻(炙至黃色)。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用溫漿水送服一錢。據說向著北斗星服用效果更好。

其他方劑:

取小豆葉搗汁,空腹溫服一小盞。

其他方劑:

當歸一兩(切碎)。

用兩大盞酒煎取一盞藥汁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