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八 (5)
卷第五十八 (5)
1. 治勞淋諸方
夫勞淋者。謂勞傷腎氣。而生熱成淋也。腎氣通於陰。其候尿留於莖內。數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勞倦即發也。
治勞淋。小便澀滯。脬中滿。急痛。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石葦(一兩去毛),王不留行(一兩),滑石(一兩),白朮(一兩),蘧麥(一兩),雞蘇(一兩),葵子(一兩),赤茯苓(一兩),木香(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勞淋。每小便。莖中痛。卒不能出。引小腹急脹。淋瀝痛不止。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葵根(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當歸(三分銼微炒),白茅根(三分銼),石葦(三分去毛),木香(三分),榆白皮(三分銼),木通(三分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勞淋。心腹煩壅。臍下妨悶。宜服此方。
葵子(一合),滑石(三分),川芒硝〔三分(合)〕,桂心,旱蓮子(三分),白茅根(三分銼)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勞淋。膀胱熱盛。津液結澀。小腸脹滿便溺不通。宜服雞蘇飲子方。
雞蘇(一兩半),木通(一兩),葵子(一兩),白茅根(一兩),蘧麥(一兩),木香(半兩)
上件藥。細銼。拌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勞淋澀。脬中痛。不得小便。滑石散方。
滑石(一兩),葵子(一兩),鍾乳粉(一兩),桂心(半兩),木通(半兩銼),王不留行(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勞淋。小便恆不利。陰中痛。日夜數起。此皆勞損虛熱所致。宜服此方。
石葦(一兩去毛),滑石(一兩),蘧麥(一兩),王不留行(一兩),葵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蔥白湯調下二錢。
治五勞。七傷。八風。十二痹。結為勞淋。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不可忍者。宜服此方。
滑石(一兩),王不留行(三分),葵子(三分),桂心(三分),車前子(三分),甘遂(三分煨令黃),木通(三分銼),石葦(三分去毛)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大麻子研絞取汁。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勞淋諸方
勞淋是指因勞損傷了腎氣,導致腎臟產生熱氣而引起的尿路疾病。腎氣與陰經相通,症狀表現為尿液滯留於尿道內,多次想排尿卻排不出來,伴隨小腹疼痛、排尿困難,且勞累後症狀加重。
治療勞淋,若小便澀滯,膀胱脹滿,伴隨劇烈疼痛,宜服用木通散:木通、石葦、王不留行、滑石、白朮、瞿麥、雞蘇、葵子、赤茯苓、木香、當歸、赤芍藥等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勞淋,若每次排尿時尿道疼痛,突然排不出尿,伴隨小腹脹痛,尿液排出困難且疼痛不止,宜服用柴胡散:柴胡、葵根、炙甘草、當歸、白茅根、石葦、木香、榆白皮、木通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勞淋,若心煩胸悶,腹部脹滿,臍下堵塞感,宜服用以下方劑:葵子、滑石、芒硝、桂心、旱蓮子、白茅根、大黃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勞淋,若膀胱熱盛,津液不足導致尿液澀滯,小腸脹滿,大小便不通,宜服用雞蘇飲子:雞蘇、木通、葵子、白茅根、瞿麥、木香等藥材,切碎拌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勞淋澀痛,膀胱疼痛,無法排尿,宜服用滑石散:滑石、葵子、鍾乳粉、桂心、木通、王不留行等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治療勞淋,若小便總是排不出,陰部疼痛,日夜多次起夜,這是由於勞損導致虛熱引起的,宜服用以下方劑:石葦、滑石、瞿麥、王不留行、葵子等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飯前用蔥白湯調服二錢。
治療因五勞七傷、外感風邪、痹證等導致的勞淋,小便不通,小腹劇痛難忍,宜服用以下方劑:滑石、王不留行、葵子、桂心、車前子、甘遂、木通、石葦等藥材,搗碎成細粉。不限時間,用研磨的大麻子汁調服二錢。
2. 治熱淋諸方
夫熱淋者。由三焦有熱。氣搏於腎。流入於脬。而成淋也。其狀。小便赤澀。亦有夙病淋。今得熱而發者。其熱甚則變尿血也。
治心熱氣壅。澀滯成淋。臍下妨脹。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滑石(二兩),木通(一兩銼),赤芍藥(一兩),葵子(一兩),川芒硝(一兩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二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心臟煩熱。臍下妨脹。小便淋澀。宜服此方。
葵子(一兩),滑石(一兩),木通(一兩銼),蘧麥(一兩),白茅根(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熱淋。小腹脹滿。數澀疼痛。榆白皮散方。
榆白皮(半兩銼),甘遂(半兩煨令黃),蘧麥(半兩),犀角屑(半兩),赤茯苓(三兩),木通(半兩銼),山梔子(半兩),川芒硝(一兩),子芩(半兩),滑石(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熱淋澀痛。熱極不解。蘧麥散方。
蘧麥(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木通(一兩銼),滑石(一兩),赤芍藥(一兩),子芩(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榆白皮(一兩銼),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滑石(半兩),芭蕉根(半兩),蓮子草(一兩),白茅根(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以利為度。
治熱淋。小腹疼痛不可忍。宜服此方。
黃連(半兩去須),苦參(半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焙),龍膽(半兩去蘆頭),土瓜根(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熟水下三十丸。
治熱淋。小便澀痛。宜服滑石散方。
滑石(二兩),石葦(一兩去毛),榆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蔥白七寸。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熱淋。心神煩悶。小腹滿脹。石葦散方。
石葦(一兩去毛),蘧麥(一兩),滑石(二兩),車前子(一兩),葵子(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熱淋。小腹脹滿急痛方。
麻皮(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食前分為三服。
治熱淋。小腸不利。莖中急痛。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赤茯苓(一兩)
白話文:
治熱淋諸方
熱淋是因為三焦(人體上焦、中焦、下焦)有熱,熱氣衝擊腎臟,再流入膀胱,因而形成小便不利。症狀是小便赤紅澀痛。也有些是原本就有淋症,現在因為感染熱症而發作。如果熱症很嚴重,還會出現尿血。
針對心火熾盛,氣機壅滯,導致小便澀痛、小腹脹滿的,可用麥門冬散:麥門冬(一兩,去心)、滑石(二兩)、木通(一兩,銼碎)、赤芍藥(一兩)、葵子(一兩)、芒硝(一兩半)。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蔥白兩莖、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針對心煩熱、小腹脹滿、小便淋澀的,可用此方:葵子(一兩)、滑石(一兩)、木通(一兩,銼碎)、瞿麥(一兩)、白茅根(一兩)、甘草(半兩,炙微黃,銼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針對熱淋伴隨小腹脹滿、小便頻數、澀痛的,可用榆白皮散:榆白皮(半兩,銼碎)、甘遂(半兩,煨至黃色)、瞿麥(半兩)、犀角屑(半兩)、赤茯苓(三兩)、木通(半兩,銼碎)、山梔子(半兩)、芒硝(一兩)、黃芩(半兩)、滑石(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或二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五分,去渣,飯前溫服。
針對熱淋澀痛,熱症嚴重難解的,可用瞿麥散:瞿麥(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碎)、木通(一兩,銼碎)、滑石(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微黃,銼碎)、榆白皮(一兩,銼碎)、芒硝(一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另一方:滑石(半兩)、芭蕉根(半兩)、蓮子草(一兩)、白茅根(一兩半,銼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以小便通暢為度。
針對熱淋,小腹疼痛難忍的,可用此方:黃連(半兩,去須)、苦參(半兩,銼碎)、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龍膽(半兩,去蘆頭)、土瓜根(半兩)。將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三十丸。
針對熱淋,小便澀痛的,可用滑石散:滑石(二兩)、石葦(一兩,去毛)、榆白皮(一兩,銼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入蔥白七寸、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針對熱淋,心神煩悶,小腹脹滿的,可用石葦散:石葦(一兩,去毛)、瞿麥(一兩)、滑石(二兩)、車前子(一兩)、葵子(一兩)、甘草(三分,炙微黃,銼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飯前用粥調服二錢。
針對熱淋,小腹脹滿、急痛的:麻皮(一兩)、甘草(三分,炙微黃)。將藥材切碎,用兩大杯水煎成一杯三分,去渣,飯前分三次服用。
針對熱淋,小腸不暢,尿道急痛的,可用木通散:木通(一兩,銼碎)、甜葶藶(一兩,隔紙炒至紫色)、赤茯苓(一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飯前用溫熱的蔥白水調服二錢。
另一方:滑石(二兩)、木通(一兩,銼碎)、葵子(一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飯前用蔥白水調服一錢,以小便通暢為度。
另一方:烏麻子(五合)、蔓荊子(五合)。將藥材炒至黃色,研磨成粉,用紅絹布袋盛裝,用三升井水浸泡,飯前溫服一小杯。
另一方:車前子(一合)、葵根(一兩半,銼碎)。用一杯半水煎成一杯水,去渣,飯前分二次或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