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2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六 (24)

1. 治熱暍諸方

夫夏月炎熱。人冒涉途路,熱毒入內,與五臟相併,客邪熾盛,郁瘀不宣,致陰氣卒絕,陽氣暴壅,經絡不通,故奄然悶絕,謂之暍。然此乃外邪所擊,真臟未壞,若便遇救療,氣宣則蘇也。夫熱暍不得太冷將息,得冷即困,此謂外卒以冷觸其熱,熱毒蘊積於內,不得宣發,故悶絕而死也。

治熱暍心悶方

上以溫湯與飲之。亦可以橘皮、甘草等分煮飲。稍稍咽之,勿頓使多。但以熱土及熬熱灰土壅其臍上佳。

又方。

上濃煮蓼,取汁一大盞,分二服飲之,愈。

又方。

上生地黃汁一中盞,溫暖服之。

又方。

上取面一兩,以溫水一中盞,攪和服之。

又方。

上服地漿一盞即愈。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之。

白話文:

夏天炎熱,人們在路上奔波,熱毒侵入體內,與五臟互相影響,外邪盛行,氣血瘀滯不通,導致陰氣突然耗盡,陽氣暴漲阻塞,經絡不通暢,因此突然昏迷不醒,這就是中暑。但這只是外邪侵襲,臟腑並未受損,如果及時治療,氣血通暢就能恢復。中暑不能用太冷的東西來處理,一碰到冷的東西就會加重病情,這是因為外來的寒氣觸碰到體內的熱毒,導致熱毒積聚在體內無法排出,所以昏迷而死。

治療中暑心悶的方劑:

用溫水給患者喝,也可以用橘皮和甘草等量煮水喝,少量多次飲用,不要一次喝太多。用熱土或燒熱的灰土敷在患者的肚臍上方效果最好。

另一個方劑:

用蓼草濃煎,取汁一大杯,分兩次服用,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劑:

服用生地黃汁半杯,溫熱服用。

另一個方劑:

取麵粉一兩,用溫水半杯調和後服用。

另一個方劑:

服用地漿水一杯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劑:

黃連(半兩,去除鬚根),加水一杯,煎至五分之一,過濾藥渣,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