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六 (23)

1. 治鬼魅諸方

夫鬼魅者。是鬼物所魅。則好悲。或心亂如醉。如狂言驚怖。面壁悲啼。夢寐喜魘。或與鬼神交通。病苦。乍寒乍熱。心腹滿。短氣不能食。此魅之所致也。

治五臟六腑。氣少。亡魂失魄。五臟不安。忽喜忽悲。恐怖如有鬼物。皆發於大驚。及當風。從高墮下落水所致。悉治之。雄黃散方。

雄黃(一兩細研),黃芩(半兩),黃連(一分去須),黃柏(一分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耆(半兩銼),桂心(半兩),細辛(半兩),黃環(半兩),澤瀉(半兩),山茱萸(半兩),蒲黃(一分),麻黃(半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日三服。不瘥。稍增至二錢服。

絕一切魑魅魍魎。大殺鬼丸方。

虎頭骨〔三十兩(三兩)〕,雄黃(一兩細研),鬼臼(一兩去須),天雄(一兩去皮臍),皂莢(一兩去皮及子),蕪荑(一兩),藜蘆(六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杏核大。主伏屍惡為患者。燒一丸安室四角。熱疾時氣。燒一丸安床頭邊。牛馬疫疾。一丸安鼻中。

治狂邪鬼魅。妄語狂走。恍惚不識人。殺鬼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雄黃(一兩細研),白龍骨(一兩),犀角屑(半兩),鬼臼(一兩去須),赤小豆〔半(一)兩〕,鬼箭羽(一兩),芫青(二十枚),桃仁(五十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更研令勻。以蠟和丸。如彈丸大。絳囊盛之。係臂上。男左女右。小兒系項頸下。合藥之時。勿令婦人雞犬見。

又方。

虎爪,硃砂(細研),雄黃(細研),鱉爪,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松脂消和丸。如蓮子大。每夜堂中燒一丸。

治鬼魅方。

由跋根(一分),金牙(一分),防葵(一分),莨菪子(一分水淘去浮者水煮令出芽曝乾炒令黃黑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一錢。欲令病者見其鬼。增防葵一分服之。

治患鬼氣。出鬼毛方。

獨顆蒜〔十(一)枚〕,雄黃(一錢),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都研為丸。如麻子大。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丸。靜坐少時。鬼毛自爪甲中出矣。

白話文:

治鬼魅諸方

所謂鬼魅,是指鬼怪作祟導致的疾病。患者常表現為悲傷、心神不寧恍惚如醉,或語無倫次、驚恐不安,甚至面壁哭泣。睡眠時常做噩夢,或感覺與鬼神溝通。病情反覆,時冷時熱,心腹脹滿,呼吸短促,食慾不振,這些都是鬼魅作祟的徵兆。

治療五臟六腑虛弱、氣息不足、魂魄散失、五臟不安、情緒起伏不定,時而喜時而悲,以及恐懼,感覺有鬼怪纏身等症狀,這些大多是由於受到重大驚嚇、吹風受寒、從高處墜落或落水等原因導致。以下藥方皆可治療:雄黃散

雄黃一兩(研磨細粉),黃芩半兩,黃連一分(去鬚),黃柏一分(切碎),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黃耆半兩(切碎),桂心半兩,細辛半兩,黃環半兩,澤瀉半兩,山茱萸半兩,蒲黃一分,麻黃半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一錢,不拘時辰,溫酒送服,每日三次。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增加劑量至二錢。

徹底驅除一切妖魔鬼怪:大殺鬼丸

虎頭骨三十兩(原文應為三兩,此處疑為筆誤),雄黃一兩(研磨細粉),鬼臼一兩(去鬚),天雄一兩(去皮和根部),皂莢一兩(去皮和籽),蕪荑一兩,藜蘆六兩(去蘆頭)。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藥,大小如杏核。用於治療屍鬼作祟、患有熱病以及時疫的患者。可燒一丸放在房間四角,患熱病時燒一丸放在床頭,牛馬患病則將一丸放入鼻中。

治療狂躁、鬼魅作祟,患者胡言亂語、狂奔亂跑、神志不清、不認識人的症狀:殺鬼丸

硃砂一兩(研磨細粉),雄黃一兩(研磨細粉),白龍骨一兩,犀角屑半兩,鬼臼一兩(去鬚),赤小豆半兩(原文疑為一兩,此處疑為筆誤),鬼箭羽一兩,芫青二十枚,桃仁五十枚。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研磨均勻,用蠟調和成丸藥,大小如彈丸。用紅色布袋盛裝,繫在手臂上,男子繫在左臂,女子繫在右臂,小孩繫在脖子上。配製藥丸時,避免讓婦女、雞犬看見。

又一方

虎爪、硃砂(研磨細粉)、雄黃(研磨細粉)、鱉爪,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用松脂熬化後調和成丸藥,大小如蓮子。每晚在堂屋內燒一丸。

治療鬼魅的藥方

由跋根一分,金牙一分,防葵一分,莨菪子一分(用水淘洗去除浮物,用水煮至發芽,曬乾後炒至黃黑色)。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溫酒送服。如果想讓患者看見鬼怪,可以增加防葵的用量至一分。

治療鬼氣,驅除鬼毛的藥方

獨頭蒜十枚(原文疑為一枚,此處疑為筆誤),雄黃一錢,杏仁一分(湯浸泡,去皮尖和雙仁)。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丸藥,大小如麻子。每日空腹,用粥送服三丸。靜坐片刻,鬼毛就會從指甲中出來。

2. 治貓鬼諸方

夫貓鬼者。云是老貍野物之精。變為鬼惑。而依附女人。人蓄事之。如聚蠱也。以毒害人。其病狀。結心腹刺痛。蝕人五臟。吐利血而死也。

治貓鬼。眼見貓貍。及雜有所聞。相思丸方。

相思子(一枚),蓖麻子(一枚),巴豆(一枚去皮心),硃砂末(一字),蠟(一分)

上件藥。合搗令熟。先取麻子許大含之。即以灰圍患人前頭。旋吐藥於灰中。吐盡即止。灰上作十字。其貓鬼皆死。

治貓鬼野道病。歌哭不自由方。

上以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燒作灰。研令細。平旦用井華水服二(一)錢。

又方。

上臘月豬脂。小兒頭髮灰相和。熱酒調下一錢。

白話文:

貓鬼,據說是老貓野獸的精氣變化成的鬼魅,迷惑附著在女人身上。人們飼養它,如同聚集蠱蟲一般,用毒害人。患者會感到心腹部刺痛,五臟被腐蝕,吐瀉血液而死。

治療貓鬼的方法:見到貓或聽到相關傳聞,可用相思丸。

相思子一粒,蓖麻子一粒,巴豆一粒(去皮去心),硃砂末少許,蠟一分。將以上藥物搗碎混合均勻。先含一小粒麻子大小的藥丸,然後用灰圍繞在患者的額頭前,再將藥吐在灰中,吐盡為止。在灰上畫個十字,則貓鬼便會死去。

治療貓鬼引起的怪病(歌哭不受控制):

取五月五日自然死亡的赤蛇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清晨用井水送服一到兩錢。

另一方:

將臘月豬油與小兒頭髮灰混合,用熱酒調服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