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2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六 (21)

1. 治卒忤諸方

夫卒忤者。亦名客忤。謂邪客之氣。卒忤犯人精神也。此是鬼厲之毒氣。中惡之類也。人有魂魄衰弱者。則為鬼氣所犯忤。喜於道間門外得之。其狀。心腹㽲痛。腹滿氣衝心胸。或即悶絕不識人。肉色變異。與腑臟虛竭者。不即治。乃至於死。然其毒氣有輕重。輕者微治瘥。重者侵克臟腑。雖當時救療。餘氣停滯。久後猶乃變成疰也。

治卒中忤。礜石丸方。

礜石(半兩黃泥裹燒細研),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雄黃(半兩細研),真珠(半兩細研)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藜蘆(半兩去蘆頭),蜈蚣(一枚微炙去足),麝香(一分細研),犀角屑(半兩),細辛(三分),斑蝥(七枚糯米拌炒微黃去翅足)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一丸。日二服。蛇蜂蠍所中。以藥摩之效。

治卒感忤。鬼擊飛屍。諸奄忽氣絕。無復覺知。或已死口噤。即發口下湯。湯入口不下者。捉病人發。左右搖動引之。藥下復增。取盡一升。須臾立蘇。還魂散方。

麻黃(二兩去根節),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客忤。有似卒死方。

上搗生菖蒲根。絞取汁三二合。灌下立愈也。

治卒客忤不能言方。

桔梗末(一兩),麝香末(一分)

上二味更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服之。

又方。

臘月野狐腸燒灰。研為末。水調一錢服之。又死鼠燒灰。細研水服一錢。亦效。

白話文:

治卒忤諸方

所謂卒忤,也叫客忤,指的是邪氣突然侵犯人的精神。這是一種鬼魅厲氣、中惡之類的病症。魂魄衰弱的人容易被鬼氣侵犯,多在路邊或門外發病。症狀包括心腹絞痛、腹部脹滿、氣衝胸臆,有的甚至會昏迷不醒、面色異常。腑臟虛弱的人,若不及时治疗,就會危及性命。這種邪氣的輕重程度不一,輕者稍加治療即可痊癒,重者則會侵犯臟腑,即使當時治癒,殘餘的邪氣也會停留在體內,日後可能演變成其他疾病。

治卒中忤,用礜石丸方:

礜石(半兩,用黃泥裹住燒成灰,研磨成細粉)、附子(半兩,炮製去皮和臍)、雄黃(半兩,研磨成細粉)、真珠(半兩,研磨成細粉)、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油)、藜蘆(半兩,去掉蘆頭)、蜈蚣(一隻,微炙後去掉足)、麝香(一分,研磨成細粉)、犀角屑(半兩)、細辛(三分)、斑蝥(七枚,用糯米拌炒至微黃,去掉翅和足)。

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蜜調和,反覆搗勻三百到五百下,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不拘時辰,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二次。如果被蛇、蜂、蠍子蜇咬,可用此藥研磨塗抹患處,也有效。

治卒感忤,鬼擊飛屍,以及突然氣絕昏迷,或已死亡口噤的症狀,應立即灌服下述湯劑。如果藥液灌不下去,就抓住病人的頭髮,左右搖晃引導藥液進入,直到服下一升藥液。很快就能甦醒過來。此方名為還魂散:

麻黃(二兩,去掉根和節)、杏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尖和麩皮,炒至微黃)、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選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客忤,有如卒死之症,可用下法:

搗碎生菖蒲根,絞取汁液二三合,灌服即可痊癒。

治卒客忤不能言語,可用下法:

桔梗末(一兩)、麝香末(一分)。

將以上兩種藥物研磨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溫水調服。

另有方:

臘月野狐的腸子燒成灰,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水調服。或者用死老鼠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水調服,也同樣有效。

2. 治鬼擊諸方

夫鬼擊者。謂鬼厲之氣。擊著於人也。得之無漸。卒著。如人以刀矛刺狀。胸脅腹內㽲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為鬼排。言鬼排觸於人也。人有氣血虛弱。精魂衰微。忽與鬼神通相觸突。致為其所排擊。輕者因而獲病。重者即多死矣。

治鬼打鬼排鬼刺。心腹痛。下血欲死。不知人。及臥多魘。諸惡毒氣。宜用此方。

礜石(一分黃泥裹燒),皂莢(一分去皮子),雄黃(一分細研),藜蘆(一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大豆許。納竹管中吹鼻得嚏。則氣便活。未嚏更吹。以嚏為度。

治鬼擊之病。得之無漸。卒如刀刺狀。胸脅腹內㽲急切痛。不可即按。或即吐血下血。或鼻中出血。一名鬼排。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獨活(一兩),犀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立愈。

又方。

桂心(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川升麻(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溫酒調下二錢。立瘥。

治卒鬼排鬼刺。下血方。

麝香,皂莢(去皮子),雄黃(細研),藜蘆(去蘆頭),瓜蒂(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大豆大。以竹管吹入鼻中。得嚏則氣通。便活。若未嚏復吹之。得嚏為度。

治鬼神所擊諸術不治吹鼻散方。

特生礜石(一分以水和赤土裹之炭火三斤燒兩炊久取出去赤土),雄黃(半分),皂莢末(一分),藜蘆(一分去蘆頭),硃砂(半分),麝香(半分)

上件藥。都研勻細。每取少許。以細竹管吹入鼻內。得嚏即愈。及重病者亦可以吹矣。

又方。

熟艾如鴨子大一枚。水一盞。煮取五分。去滓頓服。

又方。

用醇醋滴兩鼻中。

又方。

取白犬血一合。熱飲之。

又方。

割雞冠血以瀝口中。令人咽內。仍破此雞以榻心下。冷乃棄之於道邊。得烏雞佳矣。

治卒中鬼擊。及刀兵所傷。血滿腸中不出方。

雄黃(一兩細研如粉)

上以溫酒調一錢。服。日三服。血化為水。

又方。

雞糞白(一兩微炒),青花麻(一握)

上用酒三升。煮取一升。熱服。須臾汗出。若不汗。即以火炙兩脅下。使熱得汗出。即愈。

又方。

上服豬脂如雞子大即瘥。未瘥再服之。

白話文:

治鬼擊諸方

鬼擊,指的是鬼怪邪氣侵襲人體。發病悄無聲息,突然發作,如同刀矛刺傷一般,胸脅腹部劇痛難忍,無法按壓,可能伴隨吐血、鼻出血或便血。也稱為鬼排,意思是鬼怪撞擊人體。若體弱氣虛,精魂衰弱,突然遇到鬼神,就會遭受撞擊。輕者致病,重者則可能致死。

治療鬼打、鬼排、鬼刺,症狀為心腹疼痛,便血危急,神志不清,臥床易受驚嚇,以及其他邪氣侵襲的疾病,可用以下處方:

礜石(黃泥包裹燒製,一份)、皂莢(去皮,一份)、雄黃(研細,一份)、藜蘆(去蘆頭,一份)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每次取少量如黃豆大小,放入竹管中吹入鼻孔,打噴嚏後氣血就會順暢。若未打噴嚏,則繼續吹,以打噴嚏為度。

治療因鬼擊而發病,悄無聲息突然發作,如同刀刺一般,胸脅腹部劇痛難忍,無法按壓,並可能伴隨吐血、便血或鼻出血,也稱為鬼排,可用升麻散:

川升麻(一兩)、獨活(一兩)、犀角屑(半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二錢,即可痊癒。

另一方:

桂心(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川升麻(半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用溫酒調服二錢,即可痊癒。

治療突然發作的鬼排、鬼刺,伴隨便血的處方:

麝香、皂莢(去皮)、雄黃(研細)、藜蘆(去蘆頭)、瓜蒂(以上各一份)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取如黃豆大小,用竹管吹入鼻中,打噴嚏後氣血就會順暢。若未打噴嚏,則繼續吹,以打噴嚏為度。

治療鬼神侵襲,各種治療方法無效的吹鼻散:

特製礜石(一份,以水和赤土包裹,用三斤炭火燒煮兩次,取出去除赤土)、雄黃(半分)、皂莢末(一份)、藜蘆(去蘆頭,一份)、硃砂(半分)、麝香(半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均勻,每次取少量,用細竹管吹入鼻內,打噴嚏即愈。即使是重症患者也可使用。

另一方:

取熟艾一個(如鴨蛋大小),加水一盞,煮至五分,去渣服用。

另一方:

用純醋滴入鼻中。

另一方:

取白狗血一合,加熱服用。

另一方:

割雞冠血,滴入口中,讓患者咽下,然後將雞破開,放在患者腹部(心窩處),待冷卻後丟棄於路邊,最好是烏雞。

治療中風、鬼擊以及刀傷,腸內積血不出的處方:

雄黃(一兩,研成細粉)

用溫酒調服一錢,每日三次,可使積血液化。

另一方:

雞糞白(一兩,微炒)、青花麻(一把)

用酒三升,煮至一升,趁熱服用,片刻後出汗即可。若不出汗,則用火烤兩脅,使其出汗,即可痊癒。

另一方:

服用豬油如雞蛋大小即可痊癒,若未痊癒則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