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20)
卷第五十六 (20)
1. 治屍厥諸方
夫屍厥者。是陰陽氣逆也。此由陽脈卒下墜。陰脈卒上升。陰陽難居。榮衛不通。真氣厥亂。客邪乘之。其狀如死。猶微有息而不恆。脈尚動。而形無知。聽其耳內。修修有如嘯聲。而股間暖者是也。耳內雖無嘯聲。而脈動者。故當以屍厥治之。診其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即為實。
滑即為氣。實氣相搏。身溫而汗。此為入腑。雖卒厥不知人。氣復則自愈。若唇面青。身冷。此為入臟。亦卒厥不知人。即死候。其左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厥陰手少陽俱虛也。病苦恍惚。屍厥不知人。妄有所見也。
治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如死。聽其耳中修修有如嘯聲。而股內暖者是也。不治三日當死。宜服硃砂丸方。
硃砂(三分細研),雄黃(三分細研),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半(一兩)〕,巴豆(二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不利更下二丸。若利多即止之。
治屍厥不語。返魂丹方。
生玳瑁(一分),硃砂(一分),雄黃(二分),白芥子(一分),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於瓷器中溶安息香和丸。如綠豆大。或沖惡不語。不計時候。以小便下五丸。核子熱風只一丸。
治中惡暴死方。
菖蒲(二兩)
上搗細羅為散。取半錢著舌底。又吹入兩鼻孔中。及下部中。更吹入兩耳內。即活矣。
又方。
捧兩手莫放。須臾即活。
又方。
握兩大拇指令固。即活。
又方。
上以竹管吹下部。數人更易吹之。氣滿即活。
又方。
吹皂莢末入鼻中令嚏。即活。
又方。
以竹管令人更易吹兩耳中。不過良久即活。
又方。
酒磨桂心灌之。即活。
又方。
研麝香一錢。醋和灌之。即活。
又方。
取床下土。小便研灌之。瀝入口鼻。即活。
白話文:
屍厥的治療方法
屍厥是因為陰陽之氣逆亂造成的。這是由於陽氣突然下降,陰氣突然上升,陰陽失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真氣紊亂,外邪乘虛而入,症狀如同死亡,雖然還有微弱的呼吸,但不穩定,脈搏尚能跳動,但病人卻沒有知覺。可以從耳朵裡聽到類似嘯叫的聲音,同時大腿內側感覺溫暖,便是屍厥。即使耳朵裡沒有嘯叫聲,但脈搏還在跳動,也應當按照屍厥來治療。診脈時,如果寸口脈沉而大且滑,沉則為實證,滑則為氣證,實氣互相搏結,身體溫熱並出汗,這是邪氣入腑的表現,雖然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但只要氣血恢復,就能自行痊癒。如果病人嘴唇和臉色青紫,身體冰冷,則是邪氣入臟的表現,也是死亡的徵兆。如果左手中關脈陰陽俱虛,則表示足厥陰經和手少陽經同時虛弱,病人會感到神志恍惚,昏迷不醒,還會出現幻覺。
治療屍厥:如果脈搏跳動但沒有氣息,氣機閉塞不通,靜止如死,耳朵裡能聽到像嘯叫一樣的聲音,而大腿內側溫暖,這就是屍厥。如果不治療,三日內就會死亡,應該服用硃砂丸。
硃砂丸配方:硃砂三分(研細)、雄黃三分(研細)、炮製去皮臍的附子三分、桂心一兩半(或一兩)、去皮心並研細後用紙包好壓榨去油的巴豆二枚。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煉蜜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藥不限時間,用粥送服五丸,如果藥效不好,再服二丸,如果腹瀉過多就停止服藥。
治療屍厥不語的藥方:返魂丹
返魂丹配方:生玳瑁一分、硃砂一分、雄黃二分、白芥子一分、麝香一錢。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安息香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如果病人昏迷不語,不限時間,用小便送服五丸。如果是因中暑引起的昏迷,只服一丸即可。
治療中惡暴死的藥方:
菖蒲二兩,搗碎研磨成細粉。取半錢藥粉放在病人舌下,再將藥粉吹入兩個鼻孔、下腹部以及兩個耳朵裡,病人就能活過來。
其他治療中惡暴死的藥方:
- 緊握病人的雙手,片刻之後就能活過來。
- 緊握病人的兩個大拇指,就能活過來。
- 用竹管吹入病人的下腹部,多人輪流吹氣,氣滿之後就能活過來。
- 將皂莢粉末吹入病人的鼻中,使其打噴嚏,就能活過來。
- 用竹管輪流吹入病人的兩個耳朵裡,不久就能活過來。
- 用酒磨碎桂心灌入病人體內,就能活過來。
- 將研磨成粉末的麝香一錢用醋調和後灌入病人體內,就能活過來。
- 取床下的泥土,與小便一起研磨後灌入病人體內,再滴入病人口鼻,就能活過來。
2. 治卒死諸方
夫卒死者。由三虛而遇賊風也。所為三虛者。謂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時之和三也。人有此三虛。而為賊風所傷。使陰氣偏竭於內。陽氣阻隔於外。二氣壅閉。故暴絕如死也。若腑臟氣未竭者。良久乃蘇。然亦有挾鬼邪之氣而卒者。皆有鬼。邪退乃活也。凡中惡及卒忤。
卒然氣絕。其後得蘇。若其邪氣不盡者。即停滯心腹。令心腹痛。或身體沉重。不能飲食。而成宿疾。而變成疰也。
治卒死。但有微氣。心上稍暖者。服此五神返魂丹方。
硃砂(半兩),牛黃(半兩),安息香(半兩),砒霜(半兩),大蜘蛛(五枚重午日採袋內盛通風勿令死)
上先細研四味。方入蜘蛛。又研令勻。用不蛀皂莢三寸。去黑皮。以水三合挼汁。便入少粟米飯。煮令水盡和丸。如梧桐子大。如中惡卒死。及急風者。但有微氣。以新汲水研下一丸。如昏迷。連加一丸立活。無疾常服一丸。至老無病。
治卒死及感忤。口噤不開者。宜服此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乾薑(半兩炮裂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卒死中惡。及屍厥方。
上以蔥刺其耳中鼻中。血出者。是活候也。其欲蘇時。當捉兩手莫放之。須臾。死人自當舉手撈人。言痛乃止。男左女右。鼻內令蔥入五寸為則。立效。
又方。
上以綿漬好酒。手挼汁令入鼻中。並持其手足。莫令驚動。
又方。
半夏搗為末。如大豆許。吹其鼻中。
又方。
搗韭取汁以灌口中。
又方。
取豬膏如雞子大。以醋一合煮沸。灌喉中。良。
又方。
卒死而壯熱者。用白礬半斤。以水二斗煮消。以漬腳即活。
又方。
截豚尾取血灌之。並縛豚以枕之。死人須臾活矣。
又方。
視其上唇裡弦弦者。白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
又方。
上用小便灌其面數。即能回語。此是扁鵲法。
又方。
以雄雞頭取血。以塗其面。干復塗之。
又方。
上以女青搗。細羅為散。用一錢。發開口納喉中。以水及醋下之。立活。
治忤打死。心田暖。宜用此方。
取蔥白納於下部中。及鼻中。須臾即活。
白話文:
治卒死諸方
猝死的原因,是因為三種虛弱狀態遇上惡劣的風邪。所謂的三種虛弱,指的是:年齡衰老;逢到月經期身體虛弱;以及作息失常、氣血失調。 人若有這三種虛弱,再被風邪侵襲,就會導致體內陰氣衰竭,陽氣阻滯於外,陰陽二氣阻塞不通,因此突然昏迷不醒,像死了似的。如果臟腑之氣尚未完全耗盡,過久之後或許能甦醒,但也有些是因鬼邪之氣導致猝死,只有等到鬼邪之氣退去才能活過來。凡是中惡或突然昏厥,猝然氣絕,事後甦醒的,如果邪氣沒有完全清除,就會停滯在心腹,導致心腹疼痛,或全身沉重,不能飲食,形成慢性疾病,甚至演變成久病。
治療猝死,如果病人尚存微弱氣息,心口略微溫暖,服用五神返魂丹:
硃砂、牛黃、安息香、砒霜各半兩,大蜘蛛五枚(必須是重午日採集,裝在袋子裡,保持通風,勿使其死亡)。 先將前四味藥細細研磨,再加入蜘蛛,研磨均勻。取不蛀的皂莢三寸,去除黑皮,用水三合研磨取汁,加入少量米飯,煮至水乾,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如果遇到中惡猝死或急風,只要尚存微弱氣息,用新汲取的水送服一丸;若昏迷不醒,則連續服用一丸,很快就能活過來。沒有疾病的人,經常服用一丸,可以延年益壽,無病無痛。
治療猝死及中惡,口緊閉合無法張開的,服用此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起來壓榨出油),乾薑半兩(炮裂、銼碎),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末,用棗肉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五丸,行走十里路程後再服用。
治療猝死、中惡及屍厥:
用蔥插入耳朵和鼻子裡,出血則表示有活的希望。當病人將要甦醒時,要抓住他的雙手,不要放開。一會兒,死者就會自己舉手抓人,說痛了就停止。男性左側,女性右側,蔥插入鼻孔五寸為宜,效果很快。
另一方:
用棉花浸泡好酒,用手擠出汁液滴入鼻中,並握住他的手腳,不要讓他受驚動。
另一方:
將半夏搗碎成粉末,如大豆般大小,吹入鼻中。
另一方:
將韭菜搗碎取汁,灌入口中。
另一方:
取豬油如雞蛋大小,用一合醋煮沸,灌入喉嚨。效果很好。
另一方:
猝死而伴有壯熱的,用白礬半斤,加水二斗煮沸溶解,用此水浸泡腳,就能活過來。
另一方:
截取豬尾巴,取血灌入死者口中,並用豬尾巴枕在死者頭下,死者很快就能活過來。
另一方:
觀察死者上嘴唇內側,是否有像黍米般大小的白色條紋,用針挑破它。
另一方:
用小便灌溉死者的臉幾次,就能讓死者說話。這是扁鵲的方法。
另一方:
取雄雞頭的血,塗抹在死者的臉上,乾了再塗,反覆塗抹。
另一方:
將女青搗碎,細細研磨成粉末,取一錢,打開死者的嘴巴,放入喉嚨,用水或醋送服,立刻就能活過來。
治療被打死,心口溫暖的,用此方:
取蔥白插入下體和鼻中,很快就能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