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六 (11)

1. 治轉疰諸方

夫轉疰者。死又易傍人。轉註之狀。與諸疰略同。以其在於身內。移轉無常。故以為轉疰也。

治鬼物前已。轉相染易。夢寐氛氳。肌體羸瘦。往來寒熱。默默煩悶。欲寤不能。手足熱。不能食。或欲向壁悲啼。或喜笑無常。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半兩細研),鬼箭羽(半兩),王不留行(半兩),徐長卿(半兩),遠志(半兩去心),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石葦(半兩去毛),五味子(半兩),黃芩(半兩),赤茯苓(半兩),桂心(一分),代赭(半兩細研),菖蒲(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酒一小盞。入生薑汁少許。地黃汁一合。暖令溫。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服。

治轉疰絕門。族族盡。轉逐中外。復易親友。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天門冬(一兩去心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莽草(半兩微炙),鬼臼(半兩去須),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丸。

治人久疰相傳。乃至滅族。宜服此方。

雄黃(一兩半細研水飛過),鬼臼〔一(二)兩去須〕,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莽草(一兩微炙),藜蘆(一兩去蘆頭微炙),巴豆(四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真珠(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丸。當吐利下惡物。即住服。

治勞病轉疰相染。或霍亂中惡客忤。病者宜服此獺肝丸方。

獺肝(半兩微炙),雄黃(半兩細研),莽草(半兩微炙),硃砂(半兩細研),鬼臼(半兩去須),犀角屑(半兩),麝香(半兩細研),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牛黃(一分細研),蜈蚣(一枚微炙去足),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丸。若中病不計時候服。

白話文:

治轉疰諸方

轉疰是一種容易傳染的疾病,症狀與其他疰病相似,因為病邪在體內不斷移動轉變,所以稱為轉疰。

治療鬼物侵襲導致的轉疰,症狀包括:互相傳染,夢中渾身發熱,身體消瘦,寒熱往來,煩悶寡言,想醒卻醒不過來,手腳發熱,食慾不振,或哭鬧不止,或喜怒無常。宜服用牛黃散:牛黃、鬼箭羽、王不留行、徐長卿、遠志(去心)、乾薑(炮裂)、附子(炮裂去皮臍)、石葦(去毛)、五味子、黃芩、赤茯苓、桂心、代赭、菖蒲、麥門冬(去心焙)。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小盞酒,加入少許生薑汁和一合地黃汁,溫熱後調服一錢,不限時間服用。

治療嚴重到幾乎滅門的轉疰,互相傳染,蔓延到家人和朋友,宜服用雄黃丸:雄黃、麥門冬(去心焙)、天門冬(去心焙)、皂莢(去黑皮,塗酥炙至微黃焦,去子)、莽草(微炙)、鬼臼(去須)、巴豆(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油)。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二丸,溫酒送服。

治療長期疰病傳染,甚至滅族的疾病,宜服用此方:雄黃(水飛)、鬼臼(去須)、硃砂(水飛)、莽草(微炙)、藜蘆(去蘆頭,微炙)、巴豆(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油)、皂莢(去黑皮,塗酥炙至焦黃,去子)、真珠。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二丸,溫酒送服,服用後會嘔吐瀉下排出邪惡之物,即可停止服用。

治療因勞累導致的轉疰,或霍亂、中惡、客忤等疾病引起的轉疰,宜服用獺肝丸:獺肝(微炙)、雄黃、莽草(微炙)、硃砂、鬼臼(去須)、犀角屑、麝香、川大黃(銼碎微炒)、牛黃、蜈蚣(微炙去足)、巴豆(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油)。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五百杵,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三丸,溫酒送服。若病情嚴重,不限時間服用。

2. 治惡疰諸方

夫惡疰者。是惡毒之氣也。人體虛者受之。毒氣入於經絡。遂流移心腹。其狀往來擊痛。痛不一處。故名惡疰也。

治惡疰。邪氣往來。心痛徹胸背。或入皮膚。移動不定。四肢煩疼。羸乏短氣。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蜈蚣(一枚微炙去足),硃砂(一兩細研),細辛(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鬼臼(半兩去須),黃芩(一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麝香(一分細研),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惡疰扱肋連心痛。宜服此方。

當歸(二兩銼微炒),木香(一兩),檳榔(二兩),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童子小便調下三錢。

治惡疰心痛悶絕欲死。宜服此方。

鬼督郵(一兩末),安息香(一兩酒浸細研去滓慢火煎成膏)

上件藥。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十丸。

治卒得惡疰腹痛方。

釜底墨(一合),鹽(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

又方。

獨頭蒜(四顆),伏龍肝(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入少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惡疰腹痛不可忍。宜服此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惡疰入心欲死。宜服此方。

安息香半兩搗末。分為二服。以熱酒和服之。

又方。

阿魏末(一分),分為二服。以熱酒調服之。立瘥。

又方。

獨顆蒜一頭。香墨如棗大。並搗。以醬汁一合和。頓服立瘥。

白話文:

治惡疰諸方

惡疰是一種惡性毒氣,體虛的人容易受到侵害。毒氣侵入經絡,蔓延到心腹,症狀表現為疼痛反覆發作,疼痛部位也不固定,因此稱為惡疰。

治療惡疰,如果邪氣往來,心痛徹至胸背,或侵入皮膚,部位游移不定,四肢煩痛,體虛乏力,呼吸短促,宜服用牛黃散。

牛黃散配方:牛黃(一分,研細)、蜈蚣(一枚,微炙去足)、硃砂(一兩,研細)、細辛(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鬼臼(半兩,去須)、黃芩(一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麝香(一分,研細)、附子(半兩,炮製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製銼碎)。 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惡疰,肋部疼痛連及心臟,宜服用此方:

當歸(二兩,銼碎微炒)、木香(一兩)、檳榔(二兩)、麝香(一錢,研細)。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不拘時辰,用童子尿調服三錢。

治療惡疰,心痛、胸悶,感覺快要死了,宜服用此方:

鬼督郵(一兩,研末)、安息香(一兩,用酒浸泡,研細去渣,慢火熬成膏)。將安息香膏與鬼督郵末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不拘時辰,用醋湯送服十丸。

治療突然發作的惡疰腹痛:

釜底墨(一合)、鹽(半兩)。用一杯水煎至七分,去渣,分兩次溫服。

另一方:

獨頭蒜(四顆)、伏龍肝(一兩,研細)。搗碎,加少量水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惡疰腹痛難忍:

吳茱萸(半兩,用湯浸泡七次,焙乾微炒)、桂心(一兩)。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不拘時辰,用熱酒調服二錢。

治療惡疰入心,危及生命:

安息香(半兩),研成末,分兩次用熱酒送服。

另一方:

阿魏末(一分),分兩次用熱酒送服,立即見效。

另一方:

獨頭蒜一頭,香墨(如棗子大小),一起搗碎,用一合醬汁調和,一次服下,立即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