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10)
卷第五十六 (10)
1. 治鬼疰諸方
治鬼疰氣痛方。
芫青(二七枚糯米炒令黃色去翅足),雄黃(半兩細研),阿魏(半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至七丸。立愈。
治三十六種鬼疰。不問男子女人皆主之方。
白芥子(一升),陳米醋〔二升二(三)年者〕,韭子(一升燒令煙出為度)
上以瓷瓶盛醋。納芥子於中。以物蓋瓶頭。封之。勿令泄氣。其合藥日時分明記之。七日為滿。還以合藥時開。納淨臼中搗如泥。用生布絞取汁。納韭子末和丸。如綠豆大。服藥之時。不食夜飯。明旦以粥飲下三十丸。溫酒亦得。至辰巳時當有大利。如不利。更吃熱粥飲一盞投之。當利下惡物。及有蟲如蒜瓣大出。即以粥飲壓之。
治鬼疰相染方。
豬肝(一具薄切炙乾)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
桃仁(四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研為膏。每服不計時候。以酒調下半匙服之。
白話文:
治鬼疰諸方:
治療鬼疰氣痛:
將芫青(27枚,用糯米炒至黃色,去除翅膀和腳)、雄黃(半兩,研磨成細粉)、阿魏(半兩,用麵粉包裹煨熟)、當歸(半兩,切碎略炒)、附子(半兩,炮製去皮和臍)以及桂心(半兩),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數量不限,用溫酒送服5-7丸,即可痊癒。
治療三十六種鬼疰(男女皆可):
取白芥子(一升)、陳年米醋(二升,陳放二到三年)、韭子(一升,燒烤至冒煙)。將白芥子放入盛有陳醋的瓷瓶中,蓋好瓶口密封,避免洩氣,並記錄好配藥時間。七天后,在原配藥時間開啟,將瓶中物倒入乾淨的臼中搗成泥狀,用生布絞取汁液,與韭子粉末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服用時,晚上不食,次日清晨空腹服用30丸,溫水或溫酒送服。辰時(上午7-9點)或巳時(上午9-11點)應有明顯效果。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一杯熱粥。服藥後應排出惡物和蟲子(如蒜瓣大小),用熱粥壓制即可。
治療鬼疰傳染:
將豬肝(一個,切薄片烤乾)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量不限,用新鮮水送服2錢。
另一方:
將桃仁(四兩,用溫水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研磨成膏。每次服用量不限,用酒送服半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