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8)
卷第五十六 (8)
1. 治諸疰諸方
硃砂(半兩細研),白礬(半兩燒為灰),藜蘆(半兩去蘆頭炙),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雄黃(半兩細研),蜈蚣(一枚微炙去足),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二丸。
治諸疰在人體。寒熱短氣。兩脅下痛引背腰。少力不能行。飲食全少。面目萎黃。小便澀。項強不得俯仰。腹中堅癖。臍下痛。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雄黃(一分細研),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當歸(一分銼微炒),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硝石(一分),人參〔一兩(分)去蘆頭〕,川芒硝(一分),桂心(一分),硃砂(一分細研),細辛(一分),乾薑(一分炮裂銼),蜥蜴(一枚微炙),巴豆(五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三丸。
白話文:
治各種疑難雜症的藥方:
第一方:將硃砂、白礬、藜蘆、附子、雄黃、蜈蚣、巴豆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蜜調和,揉搓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兩丸。
第二方(牛黃丸):此方用於治療寒熱交加、氣短、兩側肋下疼痛牽引至背腰、乏力、食慾不振、面色萎黃、小便不利、頸項僵硬難以俯仰、腹部堅硬痞塊、臍下疼痛等症狀。將牛黃、麝香、川椒、雄黃、川大黃、當歸、天雄、川烏頭、硝石、人參、川芒硝、桂心、硃砂、細辛、乾薑、蜥蜴、巴豆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蜜調和,揉搓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三丸。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