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六 (7)

1. 治諸疰諸方

凡疰者。言住也。謂邪氣住人身內。故名為疰。此由陰陽失守。經絡空虛。風寒暑濕飲食勞倦之所致也。其傷寒不時發汗。或發汗不得真汗。三陽傳於諸陰。入於五臟。不時除差。留滯宿食。或冷熱不調。邪氣流注。或感生死之氣。卒犯鬼物之精。皆成此病。其變狀多端。乃至三十六種。九十九種。其方不皆顯其名也。

治諸疰。及冷痰痰飲。宿酒癖疰悉主之。宜服藜蘆丸方。

藜蘆(一兩去蘆頭微炙),皂莢(三分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桔梗(三分去蘆頭),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丸。利下惡物即住服。

治諸疰病。及中惡。鬼邪客忤。及一切不利之病。並宜服此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桔梗(半兩去蘆頭)藁本(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巴豆(半兩去皮心別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二)丸。

治諸疰。邪鬼客忤萬病。龍牙散方。

龍牙(半兩),赤茯苓(半兩),雄黃(一分細研),赤芍藥(一分),生乾地黃(一分),羌活(一分),胡燕糞(半兩微炒),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真珠(一分細研),銅鏡鼻(半兩細研),鬼箭羽(一分),曾青(一分細研),露蜂房(一分炙黃),蜈蚣(一枚微炙去足),防風(一分去蘆頭),桂心(一分),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及雙仁麩炒微黃),桃奴(一分),鬼臼(一分去須),鶴骨(一分塗酥炙微黃),人參(一分去蘆頭),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色),芎藭(一分),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遠志(一分去心用),鱉甲(一分塗酥炙令黃去裙襴),鬼督郵(一分),白朮(半兩),貍目(一分炙微黃),紫蘇子(一分炒微色赤),石斛(一分去根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暖酒調下半錢。當有蟲從大便中出為效。

治諸疰入腹。胸膈急痛。鬼擊客忤。傳屍垂死者。藥入喉即愈。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甘遂(半兩煨微黃),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豉〔六七(十)粒〕,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丸。

治諸疰。鬼擊客忤。心痛上氣。壓夢蠱毒。硃砂丸方。

白話文:

治諸疰諸方

所謂「疰」,指的是邪氣停滯在人體內。這是因為陰陽失調,經絡虛弱,受到風寒暑濕、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因素所導致。例如,傷寒沒有適時發汗,或者發汗後未能排出真汗,陽氣不能順利運行,反而入侵五臟六腑;食物積滯、冷熱不調、邪氣入侵,甚至受到陰邪鬼物侵擾,都會導致這種疾病。疰病的症狀變化多端,種類繁多,這裡的方劑並非都能一一列舉其名稱。

治療各種疰病,以及寒痰、痰飲、宿酒、癖疰等病症,都可以服用藜蘆丸。

藜蘆丸組成:藜蘆(一兩,去蘆頭,微炙)、皂莢(三分,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桔梗(三分,去蘆頭)、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細,用紙裹壓去油)。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

用法:空腹服用,每次用溫酒送服二丸,瀉下惡物後即停服。

治療各種疰病、中惡、鬼邪作祟、以及一切不利於健康的疾病,都可以服用雄黃丸。

雄黃丸組成:雄黃(一兩,研細,水飛過)、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桔梗(半兩,去蘆頭)、藁本(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川椒(半兩,去蟲蛀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細,用紙裹壓去油)。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

用法:不限時間,每次用溫酒送服三(或二)丸。

治療各種疰病、邪鬼作祟、萬病,可以使用龍牙散。

龍牙散組成:龍牙(半兩)、赤茯苓(半兩)、雄黃(一分,研細)、赤芍藥(一分)、生乾地黃(一分)、羌活(一分)、胡燕糞(半兩,微炒)、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真珠(一分,研細)、銅鏡鼻(半兩,研細)、鬼箭羽(一分)、曾青(一分,研細)、露蜂房(一分,炙黃)、蜈蚣(一枚,微炙去足)、防風(一分,去蘆頭)、桂心(一分)、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及雙仁,麩炒微黃)、桃奴(一分)、鬼臼(一分,去須)、鶴骨(一分,塗酥炙微黃)、人參(一分,去蘆頭)、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色)、芎藭(一分)、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乾)、遠志(一分,去心)、鱉甲(一分,塗酥炙令黃,去裙襴)、鬼督郵(一分)、白朮(半兩)、貍目(一分,炙微黃)、紫蘇子(一分,炒微赤色)、石斛(一分,去根,銼碎)。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

用法:飯前,用溫酒調服半錢,藥效為蟲從大便排出。

治療各種疰病入侵腹中,胸膈急痛,鬼擊、客忤,以及危重病人,藥物入口即能見效,可以使用雄黃丸。

雄黃丸組成:雄黃(一兩,研細,水飛過)、硃砂(一兩,研細,水飛過)、甘遂(半兩,煨至微黃)、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豉(六七或十粒)、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細,用紙裹壓去油)。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

用法:不限時間,每次用粥飲送服三丸。

治療各種疰病、鬼擊、客忤、心痛、上氣、壓夢、蠱毒等症,可以使用硃砂丸。

硃砂丸組成:硃砂(半兩,研細)、白礬(半兩,燒成灰)、藜蘆(半兩,去蘆頭,炙)、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雄黃(半兩,研細)、蜈蚣(一枚,微炙去足)、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細,用紙裹壓去油)。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

用法:不限時間,每次用溫酒送服二丸。

治療各種疰病停滯人體,出現寒熱、氣短、兩脅疼痛牽引至背腰、體力不足、食慾不振、面黃肌瘦、小便不利、頸項強直不能俯仰、腹部堅硬、臍下疼痛等症狀,可以使用牛黃丸。

牛黃丸組成:牛黃(一分,研細)、麝香(一分,研細)、川椒(一分,去蟲蛀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雄黃(一分,研細)、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當歸(一分,銼碎,微炒)、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硝石(一分)、人參(一兩或一分,去蘆頭)、川芒硝(一分)、桂心(一分)、硃砂(一分,研細)、細辛(一分)、乾薑(一分,炮裂,銼碎)、蜥蜴(一枚,微炙)、巴豆(五十枚,去皮心,研細,用紙裹壓去油)。

製法: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杵,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

用法:不限時間,每次用溫酒送服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