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三 (6)
卷第十三 (6)
1.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諸方
夫傷寒初受病時。毒氣熱盛。多服冷藥。已自瀉下。病瘥以後。熱勢既退。冷氣乃動。故使心下愊牢。噫噦食臭。腹內雷鳴而不能飲食。四肢無力。此由脾胃氣虛冷故也。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吃食全少。四肢乏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話文:
當傷寒剛發病時,毒氣和熱氣旺盛。如果服用過多寒涼的藥物,會導致腹瀉。病癒後,熱氣退去,寒氣就會乘虛而入。因此,會出現心口絞痛、噁心嘔吐、腹中雷鳴、不想吃東西,以及四肢無力的症狀。這些症狀是由於脾胃虛寒造成的。
白朮(一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芎藭(半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桂心(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檳榔(半兩),大腹皮(半兩銼),草豆蔻(一分去皮),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高良薑(一分銼)
白話文:
白朮:1 兩 陳橘皮:0.5 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烤) 芎藭:0.5 兩 當歸:0.5 兩(切碎,微炒) 桂心:1 兩 附子:0.5 兩(烤裂,去皮和肚臍) 厚朴:0.5 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烘烤至香熟) 檳榔:0.5 兩 大腹皮:0.5 兩(切碎) 草豆蔻:0.1 兩(去皮) 川大黃:0.1 兩(切碎,微炒) 高良薑:0.1 兩(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胃氣不和。宜服和氣益脾胃思飲食大腹皮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三顆棗子,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體積。濾去藥渣,不分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療傷寒後遺症,胃氣不和,應服用調和氣機、增益脾胃、促進食慾的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草豆蔻(半兩去皮),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茯苓(半兩),白朮(一兩半),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白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
白話文:
材料:
- 大腹皮:1 兩,切碎
- 草豆蔻:半兩,去皮
- 人參:半兩,去蘆頭
- 白茯苓:半兩
- 白朮:1 兩半
- 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白瓤,焙乾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厚朴:半兩,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 枳殼:半兩,用麩炒至微黃,去白瓤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胃氣不和。心腹妨悶。四肢少力。不欲食飲。宜服木香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分生薑和三顆棗,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體積。去掉渣滓,不論時間,溫熱後服用。 治療傷風感冒導致的胃氣不和,心腹部不適,四肢無力,不想吃東西,應該服用木香散。
木香(半兩),訶黎勒皮(三分),草豆蔻(半兩去皮),人參(三分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益智子(半兩去皮),白朮(一兩),白茯苓(三分)
白話文:
木香(半兩),訶黎勒皮(三分),草豆蔻(半兩去皮),人參(三分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益智子(半兩去皮),白朮(一兩),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胃氣不和。吃食痰逆。兩脅妨悶。四肢少力。宜服丁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碗,加入生薑半分,棗子兩顆,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體積,濾去渣滓,不論時間稍溫熱時服用。 治療傷寒後遺症,如胃氣不和,食後痰逆,兩側肋骨下方脹滿不適,四肢無力,應服用丁香散。
丁香(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檳榔(半兩),赤茯苓(三分),草豆蔻(半兩去皮),白朮(一兩),大腹皮(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三分),紫蘇莖葉(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材料:
- 丁香:20 克
- 人參(去蘆頭):6 克
- 檳榔:20 克
- 赤茯苓:6 克
- 草豆蔻(去皮):20 克
- 白朮:40 克
- 大腹皮:40 克
- 前胡(去蘆頭):40 克
- 厚朴(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到香熟):40 克
- 陳橘皮(用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烘焙):40 克
- 訶黎勒皮:40 克
- 桂心:6 克
- 紫蘇莖葉:6 克
- 半夏(用水清洗七次,去除滑性):20 克
- 甘草(炙烤至微紅,磨碎):20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腹脹氣滿。噎悶食少。宜服人參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體積,濾去藥渣,不論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治療傷寒後遺症,如脾胃氣不和、腹部脹滿、氣滯胸悶、食慾不振,應服用人參散。
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赤茯苓(一兩),神麯(一兩炒令微黃),麥糵(一兩炒令微黃),白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皮(半兩),檳榔(一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人參(一兩,去除根須) 陳橘皮(半兩,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 赤茯苓(一兩) 神曲(一兩,炒至微黃) 麥芽(一兩,炒至微黃)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訶黎勒皮(半兩) 檳榔(一兩) 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烘烤至香氣四溢)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不思食飲。心膈痰逆。宜服半夏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成粗粉,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渣滓,不論時間稍熱時服用。 治療傷寒後脾胃不和,不想吃東西,心口有痰逆的情況,應該服用半夏散。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高良薑(半兩銼),桂心(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話文:
半夏:半兩,用湯水洗七遍去除滑液 陳橘皮:三分,用湯水浸泡去除白瓤,然後焙乾 枳殼:半兩,用麩子炒至微黃,去除果瓤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高良薑:半兩,切碎 桂心:半兩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腹脅氣滯。痰逆不納飲食。四肢乏力。宜服木香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棗子兩顆,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渣滓,不論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用於治療傷寒後脾胃不和、腹部脅肋氣滯、痰多反胃、不欲飲食、四肢無力,應服用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茯苓(三分),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檳榔(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丁香(一分),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訶黎勒皮(三分),甘草(半兩麩炒微黃),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白話文:
木香(3克),人參(15克,去蘆頭),赤茯苓(3克),白朮(30克),陳皮(30克,湯浸去白瓤後焙乾),桂心(15克),檳榔(15克),草豆蔻(15克,去皮),丁香(1.5克),厚朴(30克,去粗皮,塗生薑汁炙烤至香熟),半夏(15克,湯洗7遍去滑),訶黎勒皮(3克),甘草(15克,麩炒微黃),附子(15克,炮裂去皮臍),枳實(15克,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胃氣不和。食即心腹妨悶。四肢少力。宜服人參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加入半分生薑,兩顆棗子,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渣滓,不論時間稍溫熱時服用。 治療傷寒後遺症,胃氣不和,吃東西後感到心腹脹悶,四肢無力,應服用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桂心(一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乾薑(一兩炮裂銼),赤茯苓(二兩),麥糵〔一(二)兩炒令黃色〕,白朮(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草豆蔻(一兩去皮)
白話文:
人參(2 兩,去除蘆頭) 桂心(1 兩) 陳年橘皮(2 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瓤,再烘烤) 厚朴(2 兩,去除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味濃鬱) 乾薑(1 兩,烤裂後切碎) 赤茯苓(2 兩) 炒麥芽(2 兩,炒成黃色) 白術(2 兩) 甘草(1 兩,烘烤微赤後切碎) 草豆蔻(1 兩,去除外皮)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吃食減少。四肢乏力。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大棗一枚,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不分時間趁熱服用。 治療傷寒後脾胃不和,食慾減退,四肢無力,應服用白豆蔻散。
白豆蔻(三分去皮),白朮(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半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高良薑(半兩銼),白茯苓(三分),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訶黎勒皮(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話文:
白豆蔻: 三分,去皮 白朮: 三分 甘草: 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厚朴: 半兩,去除粗皮,塗抹上薑汁,炙烤至香熟 枳殼: 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桂心: 半兩 陳橘皮: 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瓤,烘乾 高良薑: 半兩,切碎 白茯苓: 三分 半夏: 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黏滑 訶黎勒皮: 三分 人參: 三分,去除根鬚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心腹滿悶。四肢乏力。吃食減少。桔梗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滿,濾去渣滓,不論時間稍微溫熱時服用。 治療傷寒後脾胃氣不和,心腹部感到脹滿悶痛,四肢無力,食慾減退。此為桔梗丸的配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白朮(三分),桂心(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檳榔(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兩湯洗去白瓤焙),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桔梗(60 克,去除蒂頭) 吳茱萸(30 克,用湯浸泡後焙乾,再炒至微熟) 白朮(18 克) 桂心(18 克) 人參(60 克,去除蒂頭) 檳榔(30 克) 甘草(30 克,炙烤至微赤,切成小段) 陳橘皮(60 克,用湯洗去白瓤後焙乾) 枳殼(18 克,用麩炒至微黃,去除瓤) 乾薑(30 克,炮製後切成小段) 厚朴(60 克,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治傷寒後脾胃不和。不思飲食。或如痰逆。宜服人參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搗製三百到五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在飯前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
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桂心(三分),白茯苓(半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三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人參(三分,去掉蘆頭)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白茯苓(半兩) 木香(半兩) 訶黎勒果皮(三分) 陳皮(半兩,用湯浸過去掉白瓤,再烘乾) 甘草(半兩,烘烤至微紅,研成細末) 乾薑(半兩,炮製裂開,研成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