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六 (5)

1. 治風屍諸方

夫風屍者。在人四肢。循環經絡。其狀淫躍去來。沉沉默默。不知痛處。若衝風則發。故名風屍也。

治風屍。及中惡賊風。寒氣入腹㽲痛。飛屍遁屍。發作無時。搶心脅如刀刺。口噤。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茯苓(一(二)兩),細辛(一兩),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梔子(一十五枚),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屍。及卒賊風。遁屍。邪鬼五疰。心腹刺痛。宜服川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當歸(一兩半銼微炒),赤芍藥(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蜜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屍疰忤。鬼氣。心腹刺痛。金牙散方。

金牙(一分細研),由跋(一分),犀角屑(一分),黃芩(一分),麝香(一分細研),牛黃(一分細研),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真珠(半兩細研),桂心(半兩),細辛(三分),雄黃(半兩細研),乾薑(半兩炮裂銼),黃連(二(三)分去須),蜈蚣(一枚微炙去足)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以暖酒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服。

治風屍。及飛屍。鬼疰。風痹。身上痛如針所刺。嘔逆痰癖。除五勞七傷萬病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川烏頭(炮裂去皮臍),硃砂(細研),芫青(糯米拌炒令黃色去翅足)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雄黃(細研),乾薑(炮裂銼),人參(去蘆頭),細辛莽草(微炙),鬼臼(去須),以上各半兩,蜈蚣(一枚微炙去足),蜥蜴(一枚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

白話文:

治風屍諸方

風屍症狀出現在人的四肢,沿著經絡遊走,症狀表現為肢體抽搐、活動不定,或靜止不動,患者感覺不到疼痛。如果遇到外邪(如風)的侵襲就會發作,因此稱為風屍。

治療風屍、中惡、賊風、寒邪入侵腹部絞痛、飛屍、遁屍等症,這些疾病發作時間不定,胸口和脅肋部疼痛如刀刺般,口噤(嘴巴緊閉),宜服用甘草散。

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切碎)、生地黃(一兩)、乾薑(一兩,炮製後裂開,切碎)、當歸(一兩,切碎,微炒)、赤茯苓(一到二兩)、細辛(一兩)、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梔子(十五枚)、吳茱萸(一兩,用熱水浸泡七遍,烘乾,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風屍、突然發作的賊風、遁屍、邪鬼五疰等症,伴有心腹部刺痛,宜服用川大黃散。

川大黃(一兩半,切碎,微炒)、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切碎)、當歸(一兩半,切碎,微炒)、赤芍藥(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桂心(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生薑半錢,蜂蜜半合,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風屍、疰忤、鬼氣,伴有心腹部刺痛,宜服用金牙散。

金牙(一分,研磨細粉)、乳香(一分)、犀角屑(一分)、黃芩(一分)、麝香(一分,研磨細粉)、牛黃(一分,研磨細粉)、川椒(一兩,去除蟲蛀和閉口者,微炒,去汗)、天雄(半兩,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真珠(半兩,研磨細粉)、桂心(半兩)、細辛(三分)、雄黃(半兩,研磨細粉)、乾薑(半兩,炮製後裂開,切碎)、黃連(二到三分,去除鬚根)、蜈蚣(一隻,微炙,去除足)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將研磨細粉的藥材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服,不拘時間。

治療風屍、飛屍、鬼疰、風痹等症,症狀表現為全身疼痛如針刺般,伴有嘔吐、逆氣、痰飲,以及五勞七傷等各種疾病,宜服用除五勞七傷萬病散。

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川烏頭(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硃砂(研磨細粉)、芫青(用糯米拌炒至黃色,去除翅膀和足)、川椒(去除蟲蛀和閉口者,微炒,去汗)、雄黃(研磨細粉)、乾薑(炮製後裂開,切碎)、人參(去除蘆頭)、細辛、莽草(微炙)、鬼臼(去除鬚根),以上各半兩,蜈蚣(一隻,微炙,去除足)、蜥蜴(一隻,微炙)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不拘時間,用溫酒調服半錢。

2. 治屍疰諸方

夫屍疰者。則是五內之屍疰。而挾外鬼邪毒之氣。流注身體。令人寒熱淋瀝。沉沉默默。不的知所苦。或腹痛脹滿。不得氣息。上衝心胸。傍攻兩脅。或磥塊踴起。或攣引腰脊。或舉身沉重。精神錯雜。常覺昏謬。每節改變。輒致大惡。積月累年。漸就頓滯。以至於死。死後復易傍人。乃至滅門。以其屍病注易傍人。故云屍疰也。

治屍疰。及惡氣中人。令人心胸滿悶。神思昏迷。宜服此取吐。杜衡散方。

杜衡(一兩),豉(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菘蘿(一分),瓠子仁(二七枚),赤小豆(二七枚炒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平旦時。以溫酒調下一錢。得吐多為妙。

治屍疰。鬼邪毒氣。流注身體。令人寒熱淋瀝。腹痛脹滿。精神錯亂。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鬼臼(半兩去須),莽草(半兩微炙),巴豆(十四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蜈蚣(一枚微炙去足)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三丸。

治屍疰。發作無時。心胸痛。喘息急。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鬼箭羽(三分),桂心(三分),生乾地黃(半兩),川升麻(三分),木香(半兩),芎藭(半兩),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屍疰。邪氣流注悶絕。時復發作。寒熱淋瀝。或腹痛脹滿。鶴骨丸方。

鶴骨(一分塗酥炙微黃),桂心(三分),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麝香(半兩細研),硃砂(一分細研),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蜈蚣〔一分(條)微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桃枝湯下二十丸。

治屍疰。寒熱。不思食味。心腹刺痛。宜服虎掌丸方。

虎掌(半兩湯洗七遍銼生薑汁拌炒乾),赤茯苓(一兩),龍齒(一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當歸(三分銼微炒),阿魏(一兩),蓬莪朮(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酒煎阿魏成膏。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烏梅湯下二十丸。

治屍疰惡氣。寒熱悶絕。宜服此方。

鸛鵲皮(方三寸炙令焦黃),桂心(三寸),虻蟲(十四枚炒令微黃),斑蝥(十四枚糯米拌炒令微黃去翅足),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又方。

亂髮灰(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研如脂。煉少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日三四服。

白話文:

治屍疰諸方

屍疰是五臟內部的疾病,同時夾雜外來的邪惡毒氣,流竄全身,讓人發冷發熱,小便頻數,渾身沉重、昏昏沉沉,不知道哪裡不舒服。或者肚子疼痛脹滿,呼吸困難,胸口鬱悶,兩脅疼痛,或有腫塊隆起,或腰脊攣縮疼痛,或全身沉重,精神恍惚,經常感到頭昏眼花,每當病情變化,就病情加重,病程累積數月甚至數年,病情日益加重,最終導致死亡。死後還會傳染給旁人,甚至滅門。因為屍疰容易傳染給旁人,所以叫做屍疰。

治療屍疰以及惡氣入侵導致心胸鬱悶、神志不清的,可以用這個方子催吐:杜衡散方。

杜衡一兩、豉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菘蘿一分、瓠子仁二十七枚、赤小豆二十七枚(炒熟)。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清晨用溫酒送服一錢,吐得越多越好。

治療屍疰,邪惡毒氣流竄全身,讓人發冷發熱,小便頻數,肚子疼痛脹滿,精神錯亂的,可用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研細,水飛過)、雄黃一兩(研細,水飛過)、鬼臼半兩(去須)、莽草半兩(微炙)、巴豆十四枚(去皮心,研碎,用紙包好壓榨去油)、蜈蚣一枚(微炙去足)。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蜜和成丸,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三丸。

治療屍疰,發作時間不定,心胸疼痛,呼吸急促的,可用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當歸半兩(銼碎,微炒)、赤芍藥半兩、鬼箭羽三分、桂心三分、生乾地黃半兩、川升麻三分、木香半兩、芎藭半兩、桃仁三分(湯浸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

治療屍疰,邪氣流竄導致昏迷,時常發作,發冷發熱,小便頻數,或肚子疼痛脹滿的,可用鶴骨丸方。

鶴骨一分(塗酥炙至微黃)、桂心三分、雄黃一兩(研細,水飛過)、麝香半兩(研細)、硃砂一分(研細)、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蜈蚣一分(微炙)。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五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煎好的桃枝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屍疰,發冷發熱,不想吃東西,心腹部刺痛的,可用虎掌丸方。

虎掌半兩(湯洗七遍,銼碎,用生薑汁拌炒至乾燥)、赤茯苓一兩、龍齒一兩(研細)、硃砂半兩(研細)、當歸三分(銼碎,微炒)、阿魏一兩、蓬莪朮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酒煎阿魏製成膏,混合均勻,反覆搗一百餘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煎好的生薑烏梅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屍疰惡氣,發冷發熱,昏迷的,可用此方。

鸛鵲皮三寸(炙至焦黃)、桂心三寸、虻蟲十四枚(炒至微黃)、斑蝥十四枚(糯米拌炒至微黃,去翅足)、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碎,用紙包好壓榨去油)。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勻,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用粥送服三丸。

又一方:

亂髮灰半兩、杏仁半兩(湯浸泡去皮尖,雙仁)。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膏狀,加少許煉蜜和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五丸,每日服用三四次。

又一方:

桃仁五十枚(湯浸泡去皮尖,雙仁,研碎)。

用一大盞半水煎煮至一盞,分三次溫服。服後應當嘔吐,如果沒吐,就不是屍疰。

治療親近死屍,惡氣入腹,久治不愈,醫生也束手無策的,可用此方。

阿魏三兩(研細)。

每次取一分,做成十幾枚餛飩餡,煮熟食用,每日服用二次,連服七日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