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五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五 (18)

1. 瘧黃證候

瘧黃者,面色萎黃,增寒壯熱,頭痛不止,口乾多渴,四肢羸瘦,不能飲食,或好或惡,進退不定。烙肺俞二穴、百會穴、風府穴、天窗穴、太陽二穴、玉枕穴及耳尖上五分。

治瘧黃,恆山散方。

恆山(一兩),茵陳(一兩),赤茯苓(一兩),知母(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四十九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瘧黃症狀表現為面色蒼白發黃,時而畏寒時而發熱,頭痛劇烈不止,口乾舌燥,四肢消瘦,食慾不振,病情時好時壞,反覆無常。治療方法可用艾灸肺俞穴、百會穴、風府穴、天窗穴、太陽穴、玉枕穴及耳尖上五分處。

治療瘧黃的藥方為恆山散:恆山、茵陳、赤茯苓、知母、鱉甲(醋塗炙至微黃,去裙襴)、炙甘草(微炙至赤色,切碎)各一兩,炙甘草用半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杯(約150毫升),加豉49粒,煎至六分,濾去藥渣,溫服,不拘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