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9)

1. 治肺臟痰毒壅滯諸方

前胡(去蘆頭),紫菀(洗去苗土),訶黎勒皮,枳實(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不計時候。以溫水調服。

白話文:

治療肺部痰毒阻塞的各種方法:

藥方組成:前胡(去除蘆頭)、紫菀(洗淨泥土)、訶黎勒皮、枳實(麩炒至微黃),各一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一錢,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

2. 治肺臟壅熱吐血諸方

夫肺居膈上。與心臟相近。心主於血。肺主於氣。氣血相隨。循環表裡。若臟腑久積熱毒。則胸膈壅滯。血與氣逆行。上注於肺。肺壅不利。故令吐血也。又有體虛勞損。酒食過度。愁憂思慮。恚怒氣逆。傷於肺者。亦皆吐血不止也。

治肺壅熱。吐血不止。宜服紅藍花散方。

紅藍花(一兩),犀角屑(三分),茅根(三分銼),麥門冬(三分去心),伏龍肝(半斤以水五大盞浸濾取汁)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浸伏龍肝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壅熱。吐血不止。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半兩),川升麻(半兩),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羚羊角屑(半兩),青竹茹(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生乾地黃(一兩),甘草(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都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五服。不計時候。

治肺臟壅熱吐血。心膈煩悶。宜服天竺黃散方。

天竺黃,人參(去蘆頭),側柏葉(微炙),川大黃(銼碎微炒),鹿角屑,黃耆(銼),赤茯苓,馬兜鈴(以上各半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暖生地黃汁。調下一錢。

治肺壅熱氣逆。吐血。宜服蒲黃散方。

蒲黃(三分),當歸(半兩銼微炒),人參(半兩去蘆頭),天門冬(半兩去心焙),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甘草(半兩生用),黃耆(一兩銼),赤芍藥(半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肺壅熱。吐血後咳嗽虛勞少力。宜服百花煎方。

白蜜(五合),生地黃汁〔三分(合)〕,生薑汁(一合),黃牛乳(五合),藕汁(三合),秦艽(一兩去苗),白茯苓(一兩),柴胡(一兩去苗),乾柿(五枚煮軟細研如糊),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明膠(五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與蜜及諸藥汁。兼乾柿。同於銀鍋子內。以慢火煎成膏。別收於合器中。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茶匙。

治肺壅熱極。肺脹喘。吐血不止。宜服此方。

生藕汁(二合),生地黃汁(二合),刺薊根汁(二合),牛蒡根汁(二合),生蜜(一合),生薑汁(半合)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盞。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黃明膠〔一合(兩)搗碎炒令黃燥〕,桑葉(一兩),伏龍肝(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生地黃(四兩研取汁),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一中盞。於銀器中。下地黃汁及膠末。攪令勻。煎三兩沸。分溫三服。

白話文:

肺位於膈膜上方,靠近心臟。心臟主管血液,肺臟主管氣息,氣血相互依存,循環於內外。如果臟腑長期積聚熱毒,就會導致胸膈阻塞,氣血逆行,上衝至肺部,肺部阻塞不通,因此導致吐血。此外,體質虛弱勞損、飲酒飲食過度、憂愁思慮、憤怒氣逆等損傷肺部的情況,也會造成吐血不止。

治療肺部壅熱、吐血不止,宜服用紅藍花散:

紅藍花一兩、犀角屑三分、茅根三分(切碎)、麥門冬三分(去心)、伏龍肝半斤(用五碗水浸泡,過濾取汁)。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浸泡伏龍肝的藥汁一中盞,加入竹茹一分,煎煮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肺部壅熱、吐血不止,宜服用刺薊散:

刺薊半兩、川升麻半兩、鹿角膠半兩(搗碎炒至黃燥)、羚羊角屑半兩、青竹茹半兩、當歸半兩(切碎微炒)、生地黃一兩、甘草一分(生用)。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水二大盞半煎煮至一大盞半,去渣,分五次溫服,不限時間。

治療肺臟壅熱吐血、心膈煩悶,宜服用天竺黃散:

天竺黃、人參(去蘆頭)、側柏葉(微炙)、川大黃(切碎微炒)、鹿角屑、黃耆(切碎)、赤茯苓、馬兜鈴(以上各半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熱的生地黃汁調服一錢。

治療肺部壅熱氣逆、吐血,宜服用蒲黃散:

蒲黃三分、當歸半兩(切碎微炒)、人參半兩(去蘆頭)、天門冬半兩(去心焙乾)、麥門冬半兩(去心焙乾)、甘草半兩(生用)、黃耆一兩(切碎)、赤芍藥半兩、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生地黃一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粥湯調服一錢。

治療肺部壅熱、吐血後咳嗽、體虛乏力,宜服用百花煎:

白蜜五合、生地黃汁三分、生薑汁一合、黃牛乳五合、藕汁三合、秦艽一兩(去苗)、白茯苓一兩、柴胡一兩(去苗)、乾柿五枚(煮軟細研成糊)、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明膠五兩(搗碎炒至黃燥)。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與蜂蜜及其他藥汁、乾柿糊一起,用銀鍋小火煎成膏,收存於容器中。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粥湯調服一茶匙。

治療肺部壅熱極度嚴重、肺脹喘息、吐血不止,宜服用以下藥方:

生藕汁二合、生地黃汁二合、刺薊根汁二合、牛蒡根汁二合、生蜜一合、生薑汁半合。將以上藥汁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小盞,不限時間溫服。

另一個藥方:

黃明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桑葉一兩、伏龍肝一兩半。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糯米粥湯調服一錢。

另一個藥方:

生地黃四兩(研取汁)、鹿角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研成粉末)。用童子尿一中盞,在銀器中加入生地黃汁和鹿角膠粉末,攪拌均勻,煎煮三沸,分三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