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五 (3)

1. 治內黃諸方

夫內黃者,由熱毒之氣,在於脾胃,與穀氣相搏。熱蒸在內,不得宣散,先心腹脹滿氣急,然後身面悉黃,名為內黃也。

治內黃,遍身黃如橘色,心肋滿急,梔子散方。

梔子仁(一兩),黃芩(一兩),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一兩),龍膽(半兩去蘆頭),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栝蔞根(一兩),川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內黃,身、面、眼悉黃如黃金色,小便濃如黃柏汁,眾醫不能療,茵陳散方。

茵陳(二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升麻〔二(三)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龍膽(一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秦艽(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內黃,身體面目皆黃,宜服此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黃連(二兩去須),黃芩(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又方

柳枝(二兩銼)

上,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又方

川大黃(一兩銼)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黃栝蔞(一枚大者)

上以新汲水一大盞半,浸黃栝蔞,淘絞取汁,下蜜半合,入川朴硝二分,細研,攪令勻。分為三服,頻服之效。

白話文:

治內黃諸方

內黃是因為體內熱毒之氣停滯於脾胃,與食物的氣息相互搏鬥所致。內部熱氣鬱積,無法宣洩,一開始會出現心腹脹滿、呼吸急促,接著全身皮膚變黃,這就是內黃。

梔子散方 (治內黃,全身發黃如橘子顏色,心胸肋骨脹滿疼痛):

梔子仁、黃芩、柴胡(去苗)、川升麻、龍膽(去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栝蔞根、川芒硝各一兩,川芒硝加倍為二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茵陳散方 (治內黃,身體、臉、眼睛都發黃如金黃色,小便顏色濃稠如黃柏汁,其他醫生都治不好):

茵陳二兩,黃芩、梔子仁各一兩,川升麻二到三兩,川大黃(銼碎,微炒)、龍膽(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秦艽(去苗)各一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內黃,身體面目皆黃的方子:

川大黃(銼碎,微炒)、黃連(去須)、黃芩各二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二錢,溫水送服,不拘時辰。

另一方:

柳枝二兩(銼碎)。用一大盞半水煎至八分,去渣,分溫服兩次,不拘時辰。

另一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另一方:

大黃栝蔞一個(大的)。用一杯半新汲水浸泡大黃栝蔞,過濾取汁,加入半合蜂蜜,再加入二分川朴硝,研磨均勻。分三次服用,頻頻服用效果好。

2. 治勞黃諸方

夫勞黃者,由脾臟中風,風與瘀熱相搏,故令身體發黃,額上黑,微汗出,手足熱,薄暮發膀胱急,四肢煩,小便自利,名為勞黃也。

治勞黃,額上汗出,手足中熱,四肢煩疼,薄暮寒熱,小便自利,龍膽散方。

龍膽(二分去蘆頭),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牡蠣(一兩燒為粉),麥門冬(三分去心)柴胡〔三兩(分)去苗〕,川升麻(三分),犀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治勞黃,心脾熱壅,皮肉、面目悉黃,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半兩去苗),犀角屑(半兩),黃芩(三分),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半兩),茵陳(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以利為度。

治勞黃,手足煩熱,肢節疼痛,小腹拘急,時有虛汗,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柴胡(三分去苗),茵陳(三分),地骨皮(三分),赤芍藥(三分),黃耆(三分銼),梔子仁(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熱勞黃,口乾舌澀,皮肉面目俱黃,上氣喘急,宜服此方。

黑豆(一升淨揀,以水四升,煎取一升,去豆),生地黃汁(五合),麥門冬汁(三合),蜜(三兩),生藕汁(三合),栝蔞根汁(三合)

上件藥,並豆汁,以微火煎如膏,於瓷盒中盛。每服一茶匙,不計時候服。

白話文:

治勞黃諸方

勞黃是因為脾臟受風,風寒與瘀熱互相搏鬥所致,所以身體發黃,額頭發黑,輕微出汗,手腳發熱,傍晚時分膀胱急迫,四肢煩躁,小便自利,這就是勞黃。

龍膽散方(治勞黃,額上出汗,手腳發熱,四肢煩痛,傍晚寒熱,小便自利):

龍膽(二分,去掉蘆頭),甘草(三分,炙烤至微赤,切碎),牡蠣(一兩,燒成粉末),麥門冬(三分,去掉心),柴胡(三兩,去掉苗),川升麻(三分),犀角屑(三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除藥渣,加入生地黃汁半合,不拘時間溫服。

秦艽散方(治勞黃,心脾熱盛,皮膚、面目都發黃):

秦艽(半兩,去掉苗),犀角屑(半兩),黃芩(三分),柴胡(一兩,去掉苗),赤芍藥(半兩),茵陳(一兩),麥門冬(一兩,去掉心),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除藥渣,溫服,一天服用三到四次,以大便通暢為度。

鱉甲散方(治勞黃,手腳煩熱,關節疼痛,小腹拘緊,偶爾出虛汗):

鱉甲(一兩半,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柴胡(三分,去掉苗),茵陳(三分),地骨皮(三分),赤芍藥(三分),黃耆(三分,切碎),梔子仁(三分),麥門冬(三分,去掉心)。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心熱勞黃方(治心熱勞黃,口乾舌燥,皮膚、面目都發黃,上氣喘急):

黑豆(一升,清洗乾淨,用水四升煎至一升,去掉豆子),生地黃汁(五合),麥門冬汁(三合),蜂蜜(三兩),生藕汁(三合),栝蔞根汁(三合)。

將以上藥物與黑豆汁一起,用小火煎熬成膏狀,盛放在瓷盒中。每次服用一茶匙,不拘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