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四 (11)
卷第五十四 (11)
1. 治水氣身面卒浮腫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後四味湯下三十丸。日三服。
下丸藥湯方。
木通(一兩銼),桑根白皮(一兩銼),百合(一兩),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下前丸藥。
治頭面四肢卒浮腫。小便澀。及陰腎腫。宜服此方。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海蛤(一兩細研),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甘遂(二兩煨令微黃),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木通湯下十丸。以利為度。
又方。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牽牛子(二兩微炒),海藻(一兩洗去鹹味),昆布(一兩洗去鹹味),豬苓(二兩去黑皮),澤瀉(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大麻子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卒頭面浮腫。小便澀方。
苦瓠瓤(一枚細切)
上以水一斗。煮一兩炊久。去滓。煎汁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日三服。當小便利。利後。便爛煮赤小豆粥食之。
治頭面遍身卒浮腫。腹脹滿方。
上取苦瓠白瓤實。捻如大豆大。以麵裹。煮令熟。空腹吞七枚。至午時。當出水三五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內慎口味也。苦瓠須好無黶點者。不爾有毒。
白話文:
治療水腫、面部突然浮腫等症的處方:
第一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後搗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下方的湯藥送服,每日三次。
下方湯藥:木通、桑根白皮、百合、郁李仁(需湯浸泡去皮,微炒)等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煎至六分,去渣後服用藥丸。此方適用於頭面四肢突然浮腫、小便澀滯、以及陰部或腎臟腫脹的患者。
第二方:甜葶藶(隔紙炒至紫色)、海蛤(細研)、川大黃(銼碎微炒)、甘遂(煨至微黃)、杏仁(湯浸去皮尖及雙仁,麩炒至微黃)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棗肉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服用十丸,用木通湯送服,以利尿為度。
第三方:甜葶藶(隔紙炒至紫色)、牽牛子(微炒)、海藻(洗去鹹味)、昆布(洗去鹹味)、豬苓(去黑皮)、澤瀉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後搗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大麻子湯送服,每日三到四次。
第四方:將苦瓠瓤切碎,加水煮至濃稠,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水送服,每日三次,直至小便通暢。小便通暢後,食用煮爛的赤小豆粥。
第五方:取苦瓠白色瓤,搓成大豆大小,用麵粉包裹後煮熟,空腹服用七枚。中午時分,應排出大量水分(三到五升)。三四天內會持續利尿,身體消瘦後即可痊癒。三年內需謹慎飲食,苦瓠必須新鮮無黴點,否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