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四 (3)
卷第五十四 (3)
1. 治十水腫諸方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川朴硝(一分),大戟(一分銼碎微炒),甘遂(一分煨令微黃),芫花(一分醋拌炒令乾),椒目(一分微炒去汗),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十丸。當得快利。如未利。晚食前再服。
治十種水氣。遍身腫滿。喘急煩悶。心腹壅滯。大小便不利。宜服此方。
大戟(一分銼碎微炒),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芫花(一分醋拌炒令乾),甘遂(一分煨令微黃),澤漆〔一(二)分〕,桑根白皮(一分銼),赤小豆(一分炒熟),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澤瀉(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飲下三丸。
治十種水氣。通身浮腫。食不消化。心腹脹滿。宜服此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大戟(半兩銼碎微炒),甜葶藶(半兩生用),川大黃(銼碎微炒半兩),桂心(半兩),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炒別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杏仁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茶下七丸。如人行五里。以熱茶投。利下黏滑物。為效。
治十種水氣。小便出水瘥方。
大戟(一兩),甘遂(一兩)
上件藥。生搗羅為末。每服取大麥面一兩,藥末一錢,以水和作餅子。燒熟徐徐吃盡。以湯茶下之。五更後服。至曉下水極多。如病未退。隔日再服。
又方。
春大麥面(一兩),甘遂(一錢微炒)
上件藥。相和用水和作餅子。以慢火燒令黃熟。碾為末。分為二服。空心以蔥白湯調服之。取下水三二升自定。
治十種水病。極甚。腫從腳起入腹。證候雖惡。宜服此方。
大戟(半兩銼碎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夜臨臥腹空時溫服。
治水病瘥後。常服此藥。永不復發方。
大麻仁(二兩微炒研如膏),黑豆(三兩炒熟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十種水病。腫滿喘促。不得眠臥方。
生大戟末(一錢),蕎麥麵(二錢)
上件藥。以水和作餅子。慢火燒令黃熟。碾為末。空心。以茶清調下。相次以大小腸通利為效。
又方。
大戟(一兩銼碎微炒),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苦葫蘆子(一兩微炒),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陳大麥面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四分。每日空心。和滓溫服。良久腹內作雷聲。更吃熱茶投之。使大小腸通利。不過三服效。
白話文:
治十種水腫諸方
第一方:治療全身腫脹、呼吸急促煩悶、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的十種水腫。將川大黃、川朴硝、大戟、甘遂、芫花、椒目、甜葶藶等藥材等量磨成粉末,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十丸,用粥送服。若未見效,可在晚飯前再服用。
第二方:治療全身浮腫、消化不良、心腹脹滿的十種水腫。將大戟、甜葶藶、芫花、甘遂、澤漆、桑根白皮、赤小豆、巴豆、澤瀉等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巴豆拌勻,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三丸,用粥送服。
第三方:治療小便不利,水腫已稍有好轉的十種水腫。將巴豆、大戟、甜葶藶、川大黃、桂心、芫花、杏仁等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巴豆和杏仁拌勻,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七丸,用溫茶送服。若服用後步行約五里路程,再服用熱茶,有助於排出黏滑的物質,療效更佳。
第四方:治療十種水腫,尤其水腫從腳部開始,向上蔓延至腹部,症狀嚴重的患者。將大戟、甘遂等量磨成粉末。每次取大麥粉一兩,藥末一錢,加水和成餅,燒熟後慢慢食用,並用湯茶送服。最好在五更後服用,直到天明,可以排出大量水分。若病情未退,可隔日再服用。
第五方:治療十種水腫,症狀嚴重,水腫從腳部開始,向上蔓延至腹部,症狀雖惡劣,但仍適合服用的藥方。將春大麥粉一兩,甘遂一錢混合,加水和成餅,用慢火烤至黃熟,研磨成粉末,分兩次服用,空腹時用蔥白湯送服,直到排出大量水分。
第六方:治療十種水腫,症狀嚴重,水腫從腳部開始,向上蔓延至腹部,但病情較為嚴重。將大戟、當歸、陳橘皮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渣,晚上睡前空腹溫服。
第七方:水腫痊癒後,長期服用此方,以防止復發。將大麻仁、黑豆等藥材磨成粉末,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服用三十丸,用粥送服。
第八方:治療十種水腫,伴有腫脹、呼吸急促、失眠等症狀。將生大戟粉末、蕎麥麵等藥材加水和成餅,用慢火烤至黃熟,研磨成粉末,空腹時用茶送服,直到大小腸通暢為止。
第九方:治療十種水腫,伴有腫脹、呼吸急促、失眠等症狀。將大戟、芫花、苦葫蘆子、甜葶藶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加陳大麥粉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四分,每日空腹溫服。若服用後,良久腹內有雷鳴聲,再服用熱茶,促使大小腸通暢。一般服用三次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