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二 (20)

1. 治久瘧諸方

夫久瘧者。皆由傷暑及傷風所為也。熱盛之時。發汗吐下過度。臟腑空虛。榮衛傷損。邪氣伏藏。所以引日不瘥。故止而復作。一歲發至三歲。或連日發不解。脅下有痞。治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虛其津液。先其時發。其汗後。服其湯。湯小寒。寒者引衣溫覆。汗出小便自利。利即愈也。

(缺方名及主治)

野狐肝(一兩臘月者),雄黃(一兩細研),阿魏(半兩),硃砂(半兩細研),猢猻頭骨(一兩生用),天靈蓋(一兩生用),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五月五日午時。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男左女右。以青絹系一丸於中指上。嗅之。其病即瘥。難可者。更以醋湯服一服。

治久瘧不瘥。羸瘦無力。寒熱不能飲食。宜服此方。

烏梅內(一兩微炒),恆山(一兩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虎頭骨(一兩半塗酥炙黃)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香豉(一合炒乾),麝香(一分細研),桂心(一兩),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瘧累年不瘥者。宜用此方。

安息香(一兩),白芥子(一兩),桃奴(二七枚),道人頭(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但於發時。男左女右。手把一丸。永瘥。

治遠年勞瘧不瘥。宜服此方。

恆山(半兩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薄荷根(半兩),麝香(一錢細研),阿魏(一分麵裹煨面熟為度)

上件藥。搗羅為末。和阿魏麝香。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瘧久不瘥。神效方。

蜘蛛(五枚大者去腳研如膏),蛇蛻皮(一條全者燒灰),蝙蝠(一枚炙令微焦),麝香(半兩細研),鱉甲(一枚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五月五日午時。以蜘蛛膏。入煉蜜。同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五丸。小兒以茶下二(三)丸。

治瘧久不瘥。或止或發。繼月連年。諸藥無效者。宜用此方。

狗頭骨(半兩),鼠頭骨(半兩),蛇頭(一枚),牛頭骨(半兩),虎頭骨(半兩),兔頭骨(半兩),貍頭骨(半兩)龍角(半兩),猢猻頭骨(半兩),馬頭骨(半兩),天靈蓋(半兩),鱉甲(半兩),龜甲(半兩),雄黃(一兩細研),硃砂(一兩細研),阿魏(半兩細研),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並生用。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雞頭實大。以青絹裹。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系一丸。如未定。即以醋茶下一丸。

白話文:

【治療長期瘧疾各種處方】

患有長期瘧疾,多是由於受暑和風邪侵害所致。在高熱期間,若過度發汗、催吐或瀉下,會導致臟腑虛弱,身體防禦系統受損,病邪潛伏,因而病情久久無法痊癒,反覆發作。有時一年發作至三年,或連續數日發作而不間斷,伴有脅下硬塊。治療時,不能直接攻擊該硬塊,而應補充津液,提前預防發作。發作後服用藥湯,藥湯性質偏涼,需保暖出汗,若小便順暢,則有助於病情好轉。

接下來列出了多種針對不同情況的長期瘧疾治療處方,包括利用特定草藥、動物部位等混合製成藥丸,以不同方式服用或使用。例如,將野狐肝、雄黃、阿魏、硃砂、猢猻頭骨、天靈蓋、麝香等磨成粉末,加入煉蜜製成藥丸,男性左手、女性右手,將藥丸綁在中指上,聞其氣味,若病情難以緩解,可用醋水服用。另一個處方,使用烏梅、恆山、附子、虎頭骨、桃仁、香豉、麝香、桂心、肉蓯蓉等製成藥丸,每天空腹服用,晚飯前再服一次。

這些處方涵蓋了從簡單到複雜的配方,以及從外用到內服的各種方法,旨在針對不同類型的長期瘧疾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

每一個處方均詳細描述了製作藥丸的步驟,使用的藥材,以及如何服用或使用藥丸的方法,以期達到治療效果。包括使用蜘蛛、蛇蛻皮、蝙蝠、麝香、鱉甲等特殊材料,或是將多種動物骨骼與藥材混合使用,以增強療效。

此外,還有一些處方特別強調了在特定時間點,如午時或發作前使用,以提升治療效果。有的藥丸需要綁在手指上,有的需要在特定時間服用,甚至有的處方建議使用醋茶或冷水送服,以增強藥效。

這些處方顯示了古人對於長期瘧疾的深入理解和豐富治療經驗,通過綜合運用各種自然界的資源,試圖找到最適合患者病情的治療方案。